就业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1-11-15 22:49何陶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5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职学生

何陶

摘要: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光荣的道理,最终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一批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对学生的劳动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就业背景;高职学生;劳动教育

一、就业背景下高职院校进行劳动教育的意义

劳动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辛勤劳作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优渥的生产生活条件,精神文明也显著提升,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就业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充分意识到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才能自觉自愿地投入劳动,并发自内心地尊重所有劳动者和一切劳动行为。劳动教育对人产生的影响是全面且深远的,是影响我们一生发展的教育。高职院校可以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和生产技术劳动为载体进行劳动观念教育,通过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出汗,养成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良好品质,通过劳动提升职业技能和生活技能,进而提升综合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锻炼强健的体魄,养成良好的品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更好地学会做人、做事,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二、00后高职学生的特点及劳动价值观

(一)00后高职学生的特点

0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被家长视为掌上明珠,他们思想活跃、乐观自信、个性张扬,以自我为中心,抗挫抗压能力较弱,缺乏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处事方式和态度都比较现实,奉献精神、服务意识相对较弱,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自主的处事能力也相对较弱。

(二)00后高职学生的劳动价值观

虽然国家、社会和学校都大力倡导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发展,难以抵抗的诱惑因素越来越多,攀比消费,超前消费,贪图享乐、不愿劳动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劳动教育也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00后大学生的劳动意识普遍淡薄,他们不愿劳动,很多同学毕业后更不愿去与做与专业相关的生产一线的工作,不愿去条件艰苦的农村地区工作,慢就业不就业的现象普遍。总之,00后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取向相对功利化、享乐化和个性化。

三、就业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劳动教育与学生就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在追求就业质量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劳动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创业意识的培养,在提升劳动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磨练。但目前,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重视仍停留在表面,学校所开展的劳动教育仍局限于传统的理论知识灌输,缺少实训,没有严格按照学生就业创业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来开展,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学生毕业后就业创业的需求,使学生对当前理论性的劳动教育产生了抵触情绪。

(二)劳动教育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融合不够深入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院校要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高职院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劳动教育的内容没有具体体现,学生的劳动素养也没有纳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中,劳动教育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融合不够深入。由于劳动教育在高职院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明确具体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没有得到师生的足够重视,导致劳动教育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难以深度融合,制约了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三)劳动教育与高职生现实生活联系不够贴切

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仍是单纯的理论宣讲、传授劳动技能,或体力劳动,没有将劳动观念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和劳动精神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相关课程应结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开展一些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主题劳动活动,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认真分析学情,充分了解学生对劳动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多形态教学方法,就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精神等方面开展劳动知识教育。

四、改进和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措施

(一)提高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

劳动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劳动教育直接决定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高职院校要提高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将劳动教育作为每个学生都必修的一门课程,规定具体的教学课时,系统加强劳动教育,将理论性的劳动教育内容与实际的劳动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和趣味性。除必修的劳动课程外,其他课程也可以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的融入劳动教育相关内容。通过劳动实践,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劳动过程中,体会劳动带来的“苦与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优良的劳动品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豐富劳动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

高职院校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差异化的教学大纲和内容。通过劳动教育课程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主题的讲座、辩论赛等专题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辟专门的劳动育才宣传园地,营造“人人会劳动、人人爱劳动”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三)建立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需要,建立专兼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除配备校内劳动教育专任课老师外,还可以聘请各专业领域内的行业专家担任指导教师。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奋上进的劳动观念以及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树立劳动无高低贵贱之分和劳动创造财富的价值理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行业专家可以就企业需求人才所要具备的劳动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培养。

(四)健全劳动教育考核评价制度

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制度完善的劳动教育考核考评标准,组织开展学生劳动技能考核及学生劳动成果展示评比活动,完整客观的记录学生课内表现、课外劳动过程和最终劳动成果,并计入相应的综合素质测评成绩。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依据。

就业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要迅速调整、转变教育观念,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劳动教育,切实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师资队伍教育培训、考核考评体系建设上下功夫,立足高职学生的实际就业需求,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在劳动中增强学生的实干技能、提升职业荣誉感和职业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2]王伟.“双创”背景下高职学生劳动教育问题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11):177-179.

[3]文艳.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就业与保障,2020(06):133-134.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高职学生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