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协同创新研究

2021-11-15 22:49李芳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5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创新策略小学

李芳

摘要: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能够在夯实小学生理论基础的情况下,提升其劳动实践技能,实现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形成。在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下,想要提升劳动教育的效率,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更多样化的劳动环境,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有秩序地完成劳动与技术教育项目,以此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着重探究基于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和协同创新策略,以期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小学;劳动教育;创新策略

劳动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目标的深化和具体落实,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不仅仅局限在劳技课堂中。在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下,小学生劳动教育不仅打破了以往劳动教育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同时也为劳动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基于此,要求教师能够有效提升对劳动教育的重视,落实探究性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劳动技术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从而让学生更有好地认识生活和改造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

一、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分析

(一)学生的地位未得到突出

以往的小学教育中,劳动教育是单独存在的,是小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地位非常关键。但是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劳动教育更有效地突出了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且独立的劳动技术空间。但是在课程发展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却没有得到有效的突出,不仅教学实践依然以传统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相吻合,难以突出时代性,而且与当前小学生的生活实践也严重不符,很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大量理论知识的堆砌下,很难有机会接触到动手操作的项目,不仅不利于课程改良的成效,而且也难以激发小学生主动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

(二)课程设置不科学

虽然当前很多学校和教师都已经认识到,基于综合实践课程框架下强化小学劳动与教育技术教育的重要价值,但是在具体的贯彻落实和实践的过程中,课程方面依然存在设置不合理的情况。依照相关的规定,小学综合实践劳动课程至少要保证一周有三堂课的课时,但是某些小学却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大大压缩了综合实践和劳动与教育的课时,不是综合实践内容过于陈旧死板,就是劳动手工作业过于困难,无法突出学生的实践技能。劳动与技术课程忽视了学生兴趣点的开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中劳动课程框架体系的建设,也难以突出教学的成效。

二、基于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协同创新研究

(一)明确劳动教育课程价值理念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重视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在此基础上,引导各级各类学校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性质与育人功能;要通过制度约束提高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学校校长的组织管理与执行能力,使他们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明确劳动教育独有的育人功能及特殊的课程地位[1]。其次,学校要深刻理解并贯彻落实劳动教育,积极采取校企合作、家校合作等方式,通过校内、校外的有机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实施劳动教育课程化的能动性,提升劳动教育的育人效果。最后,广泛利用社会媒介,充分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借助互联网等多媒体技术加强对劳动教育的介绍,为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引领人们冲破应试教育藩篱,正確认识和理解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功能。

(二)适时更新劳动教育课程内容

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调整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理念,不断更新,使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与社会、工业、职业等变革相协调,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但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大多停留在简单的知识传授阶段,实践环节也以简单的校内劳动、家务劳动等为主,缺少对社会问题、劳动意识、工匠精神的培养[2]。我们应结合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需要,为小学生未来进入社会、步入职业生涯而做准备,精心设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关注生产生活领域的热门问题,将趣味性和时代性融于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中,促进学生劳动知识、劳动能力的积累与发展。

(三)完善劳动教育教师培养体系

教师的个人素质及专业素养对于劳动教育课程的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劳动教育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立足于实践,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教育教师接受专门的师范教育,入职后也要不定期接受培训[3]。首先,我国应完善劳动教育教师的培养体系,突破固有的模式,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将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教师培养体系,并建立劳动教育教师考核标准,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其次,针对在职教师开展不定期的在职培训,提高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并促进各校劳动教育教师的交流与观摩。

(四)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课程配套设施

良好的教学环境及教学设备,也是劳动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小学的劳动教育经费不足,缺乏资金支持,设立劳动教育专用教室及完善配套设施的难度较大,严重影响了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学校应充分挖掘校内可利用设备和场地,积极与校外企业、工厂等开展合作,将劳动教育由课堂、校园拓展到校外、社会,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劳动教育体验;教育行政部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教育投资,为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五)因地制宜,联合开展田园劳动课程

田园劳动课程对于小学全面育人更有必要性。学校应着眼市区重点学校与乡镇薄弱学校一体化联盟校的互通、互助,有效发挥生态优势和本土优势,组织学生进行“手拉手”交流活动,与其他乡镇小学建立一体化劳动合作校。学生走向田地松土、播种、浇水、施肥、采摘,体验农民辛劳,收获劳动的幸福。

(六)统筹完善劳动教育政策保障体系

有效地开展劳动教育,必须有政策层面的保障。首先,要建立协调机制。作为提高学生基本素养的课程,劳动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需要社会、家庭的支持与配合。因此,要通过相应的协调机制,协调学校、社会、家庭的资源,使之共同推动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其次,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培训。教师是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根本保证。在小学,应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建立一支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聘请专职、有专长的教师和技术人员,共同推进劳动教育的实施。最后,建立劳动教育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建立劳动教育的激励机制,对劳动教育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学生、教师和学校进行激励和奖励。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总结各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经验,制定小学劳动教育的评价标准。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研究,了解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构建有效的劳动教育体系。

综上所述,新时代劳动教育与我们同频同行,我们将推进课程化、生态化、生活化的劳动教育与“五育”特色融合为一,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加快探究推进劳动教育路径和策略的步伐,努力形成劳动教育的范式,为振兴教育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倪娟.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变革及其发展[J].基础教育课程,2018,000(023):41-48.

[2]龚道敏.突破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瓶颈的建议[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9,000(003):13-14.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创新策略小学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