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的甜甜蜜蜜

2021-11-16 14:05练柔荑
中学生博览 2021年21期
关键词:糯米饭热气小吃

练柔荑

在榕城求学五載,“热”是这座城市给我的第一印象。且不论夏季如何灼热逗人,榕城最擅长一夜入冬。这里仿佛没有秋季,印象里都是暑热天,然后直接过渡到冬天,给你蒙头一棒。

苦于这样的季节,每当上课的日子,总是要想方设法从“天堂”般的宿舍飞奔到“天堂”般的教室,才能躲开一路上火焰般的热气下沉。校园就像清空的铝框行李箱,只剩下密闭的一个空壳子,在热雾和蝉声中“乘热”。

夏季炎热少风,空气中也带着灼烧的闷热,走在路上,脚底升腾的热气像隐藏的干冰一样笼罩着你。在这种天气里,我们天天吃西瓜,不然感觉自己的体热都遣散不了。

说起福州,总会想到“佛跳墙”,这道菜也成为了一个城市名片。但是,学生们平日里不会去吃。除肉燕鱼丸外,这里还有诸多小吃。我在师大读书的时候,经常会去学校附近的街区晃荡……

福州人嗜甜。以外地学生的口味来看,的确有这个“嫌疑”。我拐进一家老字号店铺,点了芋泥和花生汤。芋头既可做果腹的硬食,也能当解馋的小吃。在遍地奶茶店的福州,芋泥和芋圆更是深受喜爱。芋泥的具体做法我自是不晓,但是口感却能道出一二。粘附在小瓷碗里的芋泥好可爱,像个钵糕一样。浅紫色的芋泥上头撒着粒粒白芝麻,用汤匙挖上一角,送进嘴里,绵绵软软的芋头味道攀上舌尖,带着猪油的香气又不生腻味。芋泥的量不多,像我这般手脚快的馋嘴,五六下就收拾干净了。尽管如此,整个吃完还是会有点儿甜腻在嘴里。以我的亲身体会,这时万万不要“自讨苦吃”再喝一碗花生汤了。

花生汤,顾名思义,花生做的汤,此汤非肉汤,是像牛奶一样的汤。汤面雪白,里面颗颗花生粒,或仰头露面,或俯首沉睡,量也是不多的。照例是用汤匙舀起,送进嘴里,有点儿花生牛奶的熟悉感,甜、香、腻。吃完芋泥的我,只得怪罪花生汤了,得罪得罪!

所以,我斗胆妄言:福州嗜甜,有迹可循。但嗜甜之人或许是吃得惯且乐得很的,若来福州,不妨一尝。

夏季吃冰,更是一大乐事。冰饭是我来福州才知道的。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觉得并无特别之处。直到见了实物,才觉得卖相实在“怪异”,怎么可以在“吃”的饭上面加“喝”的东西?

大三奔大四那年,我留校备考,舍友实习。周末,她骑了小电动载着我出门觅食,夜晚热气散去,暮色笼罩,夜市也开张了。说是夜市,无非就是大马路和商店间的人行道已经陆陆续续摆了摊子,分散两旁,中间就留了个过人的道。有大排档,约莫三四家,聚拢在一块,油气四溅,雾灯朦胧。有烤冷面的,磕个鸡蛋在一片已经结块的冷面上,四下搅和而后翻面往上加料。

有煎土豆块的,店家举着孜然粉在那挥洒几番,撩起几粒就往纸盒里送。此类多多,不胜枚举。我只感叹了一句:唁,真呛!赶紧逃开了,我们俩是有目标的。

冰饭的位置难找,藏在夜市尽头,老板是一对夫妻。不知舍友如何发现这家隐蔽之店,实在佩服。夏季口生厌气,胃口也不好,冰饭真乃解救良药。既能解馋生津,也能稍填饿腹。第一次吃,显得生疏,逮着阿姨问七问八。阿姨答:既有蜂蜜底,也有奶茶底,还有椰浆底。我当时着实目瞪口呆,“吓”得不轻。实在不忍看白花花的糯米饭被覆盖,最后点了一份蜂蜜底冰饭,辅料加了西瓜、红豆和仙草冻。

冰饭冰饭,其实很像四果汤下面还藏着一层糯米饭。日常糯米饭用油翻炒,吃了难免生腻,而冰饭则不会。掀来一层冰沙,先把加的辅料吃点儿,再把最下层的糯米饭翻搅至上层,搭配蜂蜜糖水吃,软糯清甜,带有嚼劲。夏天辅料少不了西瓜、仙草、红豆等,在福州也可以加点儿芋圆,既可尝鲜也能怀旧。冰饭发源于闽地,常冠“长乐冰饭”的名号,下了飞机不妨也多迈个步子,吃吃正宗的长乐冰饭。

除了冰饭,福州吃冰的地也不少。有家叫暮雪亭的连锁冰店,我曾慕名前往,确实不赖。照着菜单点了一份红豆冰,友人点了泰茶冰。店里人多,只剩下角落的高脚凳还无人“占领”,可见大家的喜爱程度。

冰沙细腻,是一大亮点。冰沙或刨冰在福建谈不上特别,四果汤上头也有堆积的冰沙,却不是细腻绵绵的口感。这家冰店的冰沙够细,够绵,带着甜甜的后劲。红豆冰的冰沙上覆盖着一层黄豆粉,一圈红豆,几颗丸子。黄色脆麦片的泰茶冰上则覆盖一层浓浆奶盖,甜香而不厚重,细腻而不生厌。我们拿着勺子,从碗沿开始吃起,不忍心立马破坏了这冰的造型和吃冰的气氛,慢慢悠悠,细细品味,呆在店里,吹着空调,又觉得到了“天堂”。

外头热气逗人,坐在冰店也是一种“逃离”。

除了坐在店里享用,我时常买了几个粿类,边走边吃。粿这种米食品,也是点缀福州的一颗明星。只要在城里晃荡几圈,总能发现几家老字号还在卖着这类传统小吃。或是小店柜台,或是大店柜台,总能望见一层层、一摞摞的粿类,码得整整齐齐,外面人来人往,里头却还稳坐泰山,让人迷失了眼。

福州古刹故居众多,古朴幽静,在大厦高楼闻你却能窥见不高的砖墙,或青灰色或淡鲤色,今古相融,错落有致,一种恍惚而又庆幸的感觉涌上心头。新旧间,总能看到城市的嬗变痕迹;新旧间,也能看到那新式快餐的角逐和传统小吃的坚守,或许这也是榕城的另一种意味吧。

我时常这样想,不知再过10年,这榕城是否又换了模样。来这里,或许会融到城市氛围里,也会陷入乡里亲切中,且看大家如何品尝了。来看看,总是不赖的。

编辑/广丽

猜你喜欢
糯米饭热气小吃
被窝里的热气
开胃小吃“丝娃娃”
糯米饭
Fireflies’ Light萤火虫的光& Chameleon变色龙
跟踪导练(一)2
家乡的糯米饭
怕冷的小吃货 等
厦门品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