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探索与思考

2021-11-16 14:08叶仁理
教育界·下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分层设计意义措施

叶仁理

【摘要】对学科作业进行多层次的设计,能够满足众多学生的需求,避免优等生对作业失去兴趣,同时能够给差等生带来更好的作业体验,增强学习自信心。教师要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设计分层作业,科学地将难易程度不等的作业布置给能力不同的学生,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关键词】物理作业;分层设计;意义;措施

初中物理知识大多与生活现象有关,较为简单,但是电学、磁学部分抽象程度较高,教学难度较大。由于初中生缺乏相应的学科能力教师,在学生刚接触物理学科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高难度的作业训练,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分层设计作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消化物理知识。

根据初中物理学科内容的特点,在分层设计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层次鲜明,突出难点与重点。针对优等生,减少作业量,但增加作业难度;针对中等生,保持正常的作业量和作业难度;针对差等生,要降低作业的难度,以递进式的训练为主要方式,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消化。

其次,注重作业的科学性和整体性,将学生的学习特质很好地与作业挂钩,发挥作业训练的巩固价值、评价价值和检验价值。

再次,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作业的深化和拓展,将作业的总时间量控制在半小时之内,因为初中生的学习量大,无法完成超额的作业量。还要丰富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消除对作业的抵触心理。

一、初中物理作业分层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进行作业分层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水平,那么学生在面对作业时会更加轻松。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科学的作业训练下,学生很容易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优等生能够发现该学科的挑战性,激发斗志,差等生则能够从分层设计作业中得到慰藉,激发积极向上的志气。总之,作业分层设计恰当展现了物理学科的魅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物理学习中。

(二)引导学生形成多元的思维

作业分层设计本身就是思维的多向转变,能够将知识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作业训练,能够掌握更多的思维技巧,形成多元化的思维习惯。物理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要求都很高。尤其是面对抽象的物理现象,学生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分层作业能够极大地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科学和缜密。在大量的作业训练下,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无限的发展空间。此外,分层作业在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培养学生合作分工的能力

在分层设计作业中,许多教师为了丰富作业的形式,往往会在一个主题的作业项目中对作业进行细致分配,让能力强的学生完成高难度的作业,让差等生只完成基本的作业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能力强的优等生能够从基本的理论知识中脱离出来,进行更高难度的实践学习,而差等生通过完成基础的作业能更好地巩固学科知识。一个作业项目的完成需要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配合。在共同协作的过程中,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还学会了团结,逐步形成了合作分工的能力,对于日后进入工作环境具有极大的帮助。

二、初中物理作业的分层设计措施

(一)根据不同教学对象采取不同量级

在进行作业分层设计前,教师必须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特性,包括学生的物理基础能力、对物理的学习热情、物理学习状态等,紧紧抓住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分层作业。一般来说,作业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面对能力强的学生、一般的学生和物理基础薄弱的学生。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教师设计不同的作业,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物理学科学习。

例如,在作业的完成时长上,优等生的作业量应尽可能少,但是要求高质量和高难度,一般耗时在25分钟为宜;能力一般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但是欠缺物理学科素养,为了更好地培养他们对物理的兴趣,可以设计内容拓展性强但生动有趣的作业,这类作业的量一般会更多,需要30分钟左右才能完成;差等生的基础薄弱,很難完成高难度的作业,因此教师要注重巩固其基础,作业量控制在合适的程度,使学生不至于产生厌学情绪,作业的训练时长控制在15到25分钟为宜。此外,为了强化学生的竞争心理,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中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小组共同完成一个作业项目,各小组之间相互竞争。在竞争机制的激励下,学生的学习动力大大增强。

(二)根据不同教学对象采取难度分层

前面提及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分层的原则是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将学生分层后,下一步就是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分层的基本原则是作业的难易程度要有所区分。初中物理教材在引导学生进入物理学科时首先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着手,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作业的分层设计也可以参考这一策略,对基础差的学生多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简单物理作业,用生活来启迪他们,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热爱。即,对于差等生,不仅要求知识内容基础简单,而且要与生活中的简单物理现象联系起来。

中等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但是物理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物理基础知识不扎实,所以他们的作业要体现对物理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加强对物理知识的吸收和把握。

优等生的物理基础扎实,能力强,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为了使其夯实、内化理论知识,并学会应用知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回归生活,但是该作业设计不是简单的生活物理知识,而是难度较高的物理现象,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总之,分层设计作业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不同进行难度的区分,以不同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开展多层次的教学活动。

(三)实现作业形式多样化

初中物理内容较为固定,只会对高层次的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在有限的知识基础上分层设计作业,难度较大。教师如果能够从形式上突破,以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来丰富作业的层次,则能够使作业设计更深入人心。

例如,在学习“电功率”这一节内容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布置两道核心内容一致但是形式不同的题目。其一:“在220V的电压下,灯泡正常工作20分钟消耗了电功240千焦,那么在这段时间里,灯泡的电流和电功率各是多少?”这个问题的问法简单,给出的基本信息多,适合能力较差的学生完成。其二:“在家用电压下,某电器工作半小时后消耗了300千焦能量,请结合所学知识,对电器的相关物理元素进行计算。”这个问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电路计算,而且要求学生掌握与电相关的基础知识,难度较大,适合能力强的学生完成。这种不同形式的题目能够达到不同的训练效果,给学生带来更好的作业体验。

(四)推动作业评价多元化

在作业设计多元化的前提下,为了更好地突出作业分层的特色,需要实现作业评价多元化。这里的评价多元化不仅指的是评价形式多元化,更是指评价的内容要多元化。就评价形式多元化而言,可以采取学生互评、家长参评、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让分层作业发挥更大的作用。就评价内容而言,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作业分开评价,不能将高难度的作业与低難度的作业混为一谈,让学生觉得作业评价不公平。

例如,在某次“电磁感应”的作业评价中,教师先通过学生互评的方式来进行作业评价,然后根据学生的作业难度进行分层次评价,最后结合学生的能力进行总结评价。对能力差的学生仔细点评其错误的地方,但是不用否定的语言;对能力强的学生,发现其不足,同时勉励其再接再厉。

(五)根据学生学情进行作业分层设计

除学习能力上的差距会导致学生的物理学习状况有好有坏外,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成绩好坏。例如,有的学生虽然思维能力强,但是对物理学科不感兴趣,所以不认真学习物理,物理成绩总是不理想;有的学生虽然思维能力不好,但是认为物理学科具有很大的魅力,能够踏实学习,经过努力能够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为此,教师要深入观察,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例如,对于前一种状态的学生,教师要以展现物理学科的特色为主,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对于后一种状态的学生,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以内容为核心,逐步深化内容,给学生足够的挑战,让其保持对物理学科的热爱。

三、结语

教师在分层设计初中物理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作业训练的功能,促进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以及对物理知识的深化。分层作业能够逐步完善学生的物理知识体系,既不打击能力差的学生,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又不耽误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在更广阔的空间发展物理能力。作业的分层设计就是教学的分层设计,目的是给学生提供更适合发展的舞台,让他们在有限的学习条件下掌握无限的物理知识,进而形成良好的物理素养。在初中物理学科中分层设计作业,有效提高了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给学生带来了更好的学习体验,是新课标要求下教师对物理学科教学深刻反思的结晶。

【参考文献】

李勇,郑德友.新课改高中物理作业分层教学实践研讨[J].小作家选刊,2015,27(27):165.

蔡亮.浅谈物理作业分层布置的必要性[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7,2(02):16-17.

唐连芳.让作业为每位学生创造成长空间——初中物理星级分层作业初探[J].物理通报,2018,4(04):39-41.

潘晓云.因材施教 共同发展——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作业[J].成功(教育版),2018,7(07):154.

猜你喜欢
分层设计意义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评价的探索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