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论语》群文学习活动设计策略探索

2021-11-16 14:08张素炎
教育界·下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论语

张素炎

【摘要】为了更好地在选修教材教学中落实学习任务群理念,笔者以任务情境为支点来设计学习活动,实践探索了“有效建群,设置学习任务单”“設置学习情境,注重建构生成”“读写一体,培养思辨素养”等做法,以学习样态为参照调整实施策略。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学习样态;任务情境;群文学习活动设计

【基金项目】该论文为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高中语文单篇与群文复合式学习样态研究”成果,立项编号zdfz20064。

任务设计是当前高中语文学习的核心追求,恰当的活动是完成任务的有效手段。对照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高二下《先秦诸子选读》的学习涵盖了“文学阅读与写作”“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学习任务群。如何用旧教材贯彻新课程理念,如何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如何设计恰切的学习活动,成为一线教师落实新课程的重要课题。

笔者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高二下《先秦诸子选读》中的《当仁,不让于师》为例,尝试设计基于学情的群文学习活动,进而观察、研究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样态。

一、落实新课程理念,明确设计定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选修教材学习做出了这样的说明:“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提高文化修养。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文化专题研讨……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材的选文特点是主题组元,把《论语》中具有相关主题的章节组织在同一个主题下。所以教材虽为旧教材,但实际上教材的选文形式符合新课程理念,而且具备拿来作为群文学习的文本优势。

基于课标对教材的定位与选文特点,笔者将学习目标设定为“理解文中关于师生关系的名言警句,理解孔子与弟子的师生关系”“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孔子与弟子的师生关系”。

二、以任务情境为支点,设计实施学习活动

(一)以学情为起点,确定学习策略

学习本课之前,笔者向学生提供了小型问卷,问题包括“目前你学习过《论语》的哪些章节”“你理想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基本上停留在初中所学《论语》十二章,只有个别同学对《论语》的学习较为深入;对于第二个问题,绝大多数同学的回答是“亦师亦友”,这一点和孔子时代的师生关系差异不大。

鉴于学生的学习起点,笔者在学习策略上做出了调整。笔者准备了《论语》中的其他章节进行课堂补充拓展,建立起一个微型的群文教学文本资料库,让学生跳出有限的学习资料,串联起更丰富的语料,更加全面客观地建立起对《论语》的认识;在学习路径方面,确定以学习任务单作为支架组织学习活动。

(二)整合文本资源有效建群,设置学习任务单

新课程“学习任务群”的实施理念是任务导向,如王本华老师所说:“任务设计要做到整合性、结构化,把听说读写打通起来,要把过去我们所说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整合到一起,分中有合,共同服务于核心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分析选文特征。本课选文共有13章,分别来自《子张》《子罕》《述而》《阳货》《卫灵公》《雍也》《先进》。从师生关系的角度看,这13章选文可以分成以下几类:一是弟子心中的孔子,二是孔子对弟子的谆谆教导,三是孔子对弟子的关爱。

在梳理清楚选文内容并进行归类的基础上,根据学习目标整理出学习清单。这一课的学习任务清单如表1。

(三)设置学习情境,注重建构与生成

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始终以“学习任务群”的落实为基准,在课堂生态上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设置好学习情境,注重动态建构与生成。

比如,在完成“孔子对学生的谆谆教诲都有哪些?你对哪些感受最深?”这一开放性任务时,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呈现出了丰富的生成性。学生各抒己见,有的立足于孔子对学生德行的教诲,有的从治学方面阐明。尤其是对于“吾无隐乎尔”的探讨,针对选文设置情境式问题,如孔子到武城参观,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对于平等的师生关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主动勾连“割鸡焉用牛刀”的典故。学生的观点、思想发生碰撞,交织起了一个多方位、多角度的认识孔子的网络。

(四)适时拓展,丰富学习资源

在完成“孔子对学生的关爱与评价”任务时,除了选文中孔子对于颜渊“不改其乐”安贫乐道品质的高度赞誉,还有对伯牛之病、颜回之死的悲恸。如果单单以选文中的三则故事来看孔子关爱学生之心,文本就未免太单薄。于是笔者拓展了文本资源,比如援引“《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篇》)来反证孔子的悲恸至极。

(五)读写一体,落实思辨素养培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需要渗透在学习活动的每个细节。在学习任务中,笔者设置了一个“读写一体”的任务,目的是训练、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

以下是《孔子世家》节选,请你阅读孔子和弟子们的对话,揣摩他们话语的深意。

(孔子在陈蔡之间)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君子能修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从弟子的不同回答和孔子对三人的评价中,你有什么感悟?请将它写出来,可以结合正在学习的《论语》的思想。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有了充分的输入,就有精彩的输出。学生的写作任务完成得非常好,他们对儒家思想的见解变深刻了,这一课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成长。这里仅摘举几位学生的练笔语段。

赞美孔子:

在困境与弟子们的不解中他曾询问他的弟子们为何他们心怀远志与才华却仍沦为此地时,只有颜回的回答让他满意。大致可总结为:坚定自身,苦心钻研。他不愿改变其高远傲立的志向,去降低标准苟合取容,顺应君王的意愿。而这既是他得以传唱千古、永垂不朽的原因,也恰恰是他一生困厄、不被接受的高尚诅咒。

“君子固穷”既是诲人,也是诲己。孔子的一生挣扎于现实的困境与高远的志向中,而每当选择来临时,他都毅然奔向志向,无视困境。在我眼中,虽然孔子的知识与才华也是绝伦的,但这种一生中坚定不变的意志与高洁才是他得以万古长青,成为圣人之师的根本力量。

(人大附中深圳学校高二20班卢俊逸)

也有质疑孔子,支持子贡的,如:

实际上,这是一场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交锋。

诚然,君子哪怕在困窘时期也要坚守品性,但一味追求的,不是君子,是傻子。君子追求的正道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动态的,度人时,它的核心标准是让别人认可你的思想,让别人也能参悟到这个道;律己时,这个正道是你内心深处的道德标准,是你的本心,合乎你本心的,于你,即正道。而夫子或许未能完全理解这一点,或许,他心中道的标准太高太高。私以为,这就是夫子被后世称为圣人,却未能在他所在的时代,在春秋诸国中产生更大影响的原因吧。世俗有尘埃,容不得无垢之人。

(人大附中深圳学校高二20班欧阳亦宸《关于我老师是理想主义者我却是现实主义者这件事》)

三、及时观察学习样态,恰当采取学习策略

在学习活动的组织中,学生的学习样态是需要我们着重观察、關注并加以研究的内容。

学生面临的学习难度有《论语》选文的群文组元带来的阅读量的难度,阅读材料文意理解的难度,对儒家思想认识上的难度。针对群文组元的阅读量大及难以理解的问题,笔者采取了布置预习题的方法,让学生以查字典写批注的方式解决对大量选文及拓展材料理解上的问题;在阅读策略的选取上,则以速读或研读的方式完成对不同章节的理解;在对儒家思想的认识上,采取“观点对抗”式的学习方式,尤其用写作随笔使同学们对孔子思想的认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在不同观点的论辩中使得认识更深刻,培养了思辨性思维。

总之,《当仁,不让于师》的群文阅读学习活动实践高度重视并体现了新课程“任务”“活动”“情境”的要素,让语言建构、思辨性思维等素养要求有效落地,是一次较为成功的思考与实践。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关于“学习任务群”的几点忧思与期盼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