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此时众生》

2021-11-17 17:45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1年33期
关键词:胚芽小点墨色

《此时众生》是作家、美学大师蔣勋的散文集,其中包括了50篇散文,记录随着时序变化的自然与人事。他观察大自然的细微改变,记录下晨昏光影、花香叶色、林风潮响、虫鸣蛙声等。许多生活中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场景和事物,都被放大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浅浅的小情绪包含了浓浓的情思。就好像暗夜里滋生的花朵,不经意间已芳香扑鼻,让人难舍。

【经典摘抄】

宋代以后,绘画里常常用到“渲染”一词。说到“渲染”,一般自然会联想到水墨的技法。

墨色凝固在绢帛或纸面上,原来是一块死黑。经过水的渗透,经过湿润的毛笔笔锋一次一次的晕染渲刷冲淡,墨色和纸绢的纤维渗透交融,颜色和质感都仿佛有水介入,发生了莹润的光的层次变化。

“渲染”是说水的渗透,“渲染”也是说时间一次又一次地经营琢磨。

许多好的宋画,无论色彩或水墨,都看得出来,层次的丰富至少要经过十数次“渲染”,才能如此晶莹华美。

我的大姐画工笔花鸟,画画的时候,一定有一支饱含清水的毛笔。上了颜色后,即刻用清水笔渲洗一次。再上色,再渲洗,一次一次,如此反复十余次至二十次。颜色褪淡成玉的质地,颜色不再是纸绢上一层表面的浮光,颜色渗沁成纤维里的魂魄,颜色被水漫漶散开……纸绢上一片叶子、一朵花,仿佛只是颜色回忆的痕迹。

艺术里的美,常常并不是现象的真实,却是真实过后的回忆。

“渲染”或许不只是绘画的一种方法吧,一个时代,有了“渲染”的审美,是开始懂得在时间里修行了。

——《渲染》

片段赏读

我们在写文章时,当遇到自己感兴趣或经历过的事时会特别投入,会感觉很有激情,思如泉涌。而遇到没有经历过的事时就会苦苦思索,绞尽脑汁。这就是所谓的灵感,也是情感。把你的情感投入写作中,会写出富有感染力的诗,自然而然就会有意境出来。可见,意境是渲染出来的。

渲染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有渲染的味道。任何人从一开始不过是一张白纸,你见了花,你的世界便有了色彩,姹紫嫣红。人活着,就是一种修行。修行并非简单地活着,而是要认真地活着、有质量地活着。

【经典摘抄】

他像一颗等待发芽的种子。

在坚硬果核保护的中心,柔软的胚芽把自己缩得很小很小,藏在最隐微的黑暗之中。胚芽知不知道,这么小的身体里,隐藏着要长成一棵大树的意志。

我看到他的身体蜷缩成一个小点,那个小点是一条线的开始。

好像王羲之练习书法最初的那一个点,叫作“高峰坠石”,从很高很高的山峰向下坠落的一块石头。从这个点开始,有了存在,有了速度,也有了向上飞起的梦想。

他蜷缩着,一动也不动,我看到了洪荒里石头的流动,我听到天崩地裂的声音。我看到了沉睡的蛹——孵化成漫天飞舞的蝴蝶。我看到一粒胚芽,长成枝叶扶疏的大树,在明亮的阳光里随风摇摆。我看到的是舞台上一个小小的点,那小小的点,却是一切的开始。

——《舞者》

片段赏读

一棵枝繁叶茂的树,在生命的最开始,也只是一颗小小的种子。所以,不要小看生活中的每一次尝试,第一次迈出坚实的一步,第一次登上万众瞩目的舞台,第一次用毛笔在宣纸上挥洒出墨迹……万千气象孕育其中,它们是生命的起笔。

【经典摘抄】

车子在山路上行驶,乌云大片遮蔽了天空,光线迅速暗下来。山壁上倒悬垂挂的蕨类植物的茎叶在风中惊慌地颤抖旋转。窒闷的沉静里听见大点雨滴嗒嗒打在车篷上。开始是点滴响脆、疏疏落落的单音,逐渐由疏而密,由缓而急,像点点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嗒嗒嗒嗒,越来越快,最后连成一片,大雨倾注而下,瀑布一样银白色的重重雨幕遮蔽了视线,雨刷疾速左右摇动,雨珠在车窗玻璃上飞溅四散,长久积抑的郁闷似乎终于可以尽情放声号啕大哭。

——《大雨》

片段赏读

一阵骤雨,就像在天地间敲起的响板,一瞬间,天地都为这剧烈的声响而瑟缩了一下。雨的形象很难描摹,所以,作者先写它的声响,由疏而密,由缓而急,再写颜色和“重量”,这种多层次的描写彰显了雨蓬勃的生命力,它不顾一切地倾注而下,给世界带来了颜色和动静,让人的沉闷和郁闷被涤荡一空。它让人想到,生命的精彩或许就在于酣畅淋漓地活过。

猜你喜欢
胚芽小点墨色
胚芽
基于小麦胚芽的稳定化技术研究进展
书签
观音送子图
小麦胚芽,天然的营养食品
永远的小点
《花开富贵》画题诗
吴小点的克星
变成小点
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