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健康居住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2021-11-18 08:54郎靖怡胡雨婷
居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户型流线卫生间

郎靖怡 胡雨婷 张 丹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每一次重大传染性疫情都会给建筑设计带来新的挑战,同时这也是理念与方法进步的机遇。目前,新冠疫情在我国已得到良好的控制,在防控疫情的期间,各行各业都在思考后疫情时代生活工作方式将如何改变,建筑规划领域也不例外。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居民对于健康的认知更加深入,对住宅的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有房而居的现状,而在住宅的环境优化、方便舒适、健康环保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建筑设计者,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新形势下的住宅建筑,思考健康的户型如何设计、健康的环境如何营造、健康的住宅技术开发如何增进等问题,全面、系统地提高住宅的品质。

1 防疫视角下的居住空间短板

当前,“非必要不出门”的宅生活已成为我们大多数人生活的主旋律,居家办公期间,居民对于住宅的品质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认识,同时也暴露了我们现有居住空间的一些短板,主要有住宅建筑一梯多户,户型日照不足、通风不良,达不到防疫要求;通风排烟系统不完备,卫生间排水系统有隐患,住宅系统性能低下;住宅功能单一,卫浴干湿混杂,空间实用性不高;建筑材料品质良莠不齐,智慧设施配置不齐全,智慧城建设与智慧社区建设严重脱节等问题。

健康是生活的第一要素,是住宅建筑设计的重要要求。传统居住空间暴露的短板在疫情的影响下亟待解决,作为规划建筑者,我们应该以健康要素为重点,以解决传统居住空间暴露的问题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更加系统地反思我国住宅建筑在疫情防控当下暴露出来的短板,系统、全面地提高住宅的品质,推动健康居住空间的建设和推广。

2 空间规划设计

2.1 健康户型设计

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生育二胎是多数家庭的选择。但是,传统住宅户型空间限制多,灵活可变性差,给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多困扰。与此同时,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重,使越来越多的老人提出来与子女共同居住的需求。家庭成员的增加、老龄化的危机、疫情的严峻,让大多数家庭形成了“4+2+2”的结构模式,给住宅建筑设计提出了更多的命题。从舒适、防疫、健康的角度可看出,居民所需要的是户型更合理、系统更完善的住宅,由此我们提出建设“N+1”式健康户型,即住宅户型内配备一个集餐厨、起居、阳台在内一体化的LDK式公共开放空间和N个根据需求可变化的功能空间的概念。为了更好地展现健康户型的优点,笔者以中高层住宅为例,将“N+1”式健康住宅与传统住宅进行对比,对其户型亮点、布局与流线设计进行分析,探讨后疫情时代健康住宅升级方向。

2.1.1 户型亮点分析

“N+1”式健康户型设计从提高住户舒适健康的居住体验出发,进深适中,南北通透(如图1)。两梯两户的超高电梯配比,减少了业主们在密闭空间内的直接接触概率,有效防止病毒的交叉感染。入户后玄关处设有洗消空间,多重防疫从进门开始。入户后可见老人房,并配备卫生间,必要时也可作为隔离房。起居室采用大横厅设计,结合餐厅形成一体化设计,让空间更加灵活多变,满足三代家庭成员的多种场景需求。主卧朝南,通风顺畅,配备独立的衣帽间和分离式卫生间,书房可合并也可独立,可作为隔离套间使用。两个次卧可实现灵活改造,不管是儿童房或者办公室,亦或是临时亲友客房,都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持家庭原有的生活节奏。此外,该户型还具备可囤菜的生活阳台和可充当临时洗消间的家政阳台。相较于健康住宅户型的灵活多变,传统住宅户型在防控疫情和家庭代际关系的处理上便存在不少问题(如图2)。户型进深较大,住宅内阳光射入较少,缺少灵活可变的空间单元。入户玄关处缺少洗消空间,卫浴空间干湿混杂,为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图1

图2

2.1.2 布局与流线设计

从布局来看,健康住宅户型动静分区合理。与传统户型不同的是,健康住宅户型增加了老人房的分区,起居室及餐厨空间将老人房与子女卧室区分,能够较好地保证双方的个人隐私,又能够通过起居及餐厨等公共空间实现交流,巧妙地处理了家庭代际关系(如图3)。传统住宅户型虽然也进行了动静分区,但是动区内餐厨空间与起居室错位,两个空间相对独立,不利于家庭氛围的营造(如图4)。在流线设计方面,健康住宅的居家活动流线主要围绕横厅起居室与餐饮空间,并可与餐厨路线形成洄游双出口,减少流线交叉,加强居家流线趣味。归家休息流线中,子女卧室与老人卧室分流,彼此独立,互不打扰(如图3)。在传统住宅户型中,功能流线虽简洁,但缺少洄游路线,起居室及餐厨空间都属于单程路线,厨余垃圾清理时可造成住宅内其他功能区的污染,不利于住户的健康(如图4)。

图3

图4

2.2 空间功能设计

2.2.1 弹性可变空间

住宅是在城市扎根生长的保证,更是突发情况下保证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居所。在目前的形势下,固化的空间分割在现代社会已经落后,有留白并且具有一定的空间流动性的居所才是我们追求的方向。在住宅设计中,可以在玄关处预留足够的储存和洗消空间,让防疫从进门开始。入户后,家政阳台可与玄关、生活阳台及厨房等洗消空间串联,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可通过厨房—家政阳台—玄关的路线进行消杀,防止病毒进入起居及卧室空间。在休息区设计时,主卧套房和老人房均可设置卫生间,可以当作很好的居家隔离用房间,这样既方便家人照顾,也不会造成过多的接触,从而增加感染风险。此外,还应该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墙体,用家具、软装的形式代替固有的墙体分割空间,这样即能节省人力财力,也利于住宅内部空气流通,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2.2.2 分离式卫浴设计

卫生间是整个住宅空间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传统的卫生间会将盥洗、淋浴、如厕放置在同一空间当中,不方便家人同时进行淋浴和如厕。即便做到干湿分离,也只是简单地将淋浴的区域用玻璃屏隔开,水汽还是会漫到其他空间,从而威胁到居住者的健康安全。为了提高疫情期间居住者的生活品质,我们提倡在中小户型中设计四分离式卫生间(如图5)。分离式卫生间有两个独立的出入口,考虑到如厕的私密性,有一个独立的出入口,创造一个独立的空间,并且更加卫生、便于打扫,另一边是洗面、洗衣更衣、淋浴的空间,洗漱的空间使用率较高,放置在外侧,之后是洗衣机和淋浴前更衣的空间,单独划分出的这个空间可以防止衣物、毛巾被水汽浸湿,最后浴室的空间独立划分出来,有效地做到干湿分离,并且洗浴之后只需清扫这一小部分空间即可。分离式卫浴的四个功能区集中布置,又各自独立,可同时使用,不但可提高卫生间使用效率,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清洁工作,而且更安全、卫生,在疫情期间可缓解家务劳动的压力。

图5

3 物质系统设计

3.1 装配式住宅

当下,人们对于健康住宅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实用、美观,而应该合理布局,精简高效。在这样的需求下,装配式精装修体系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传统的施工方法一般是在工地现场进行,湿地作业、手工劳动,这种方式对建筑材料和人力的消耗都比较大,成本较高。而装配式精装修可以打破传统建筑的束缚,大幅地节约施工成本,减少污染物,提高建造效率与质量。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中会将作业的场地由工地现场改为工厂,工厂生产加工模数化的梁、柱、建造配件,甚至是按模数化生产加工好的卫生间、厨房这种独立小空间。

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更加有效率地应对疫情,它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山火、海啸、地震接踵而来,人们所创造的垃圾污染已经达到了地球所能承受的临界值。据统计,我国每年会生产数以万亿吨的垃圾,建筑垃圾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后期的垃圾处理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装配式建造装修方法在作业过程中没有湿作业,以干法拼接和安装为主,施工过程节能环保,少污染、少噪音;此外,装配式建筑在建造过程中还能够节约人工成本,通过智能工厂的统一生产加工会让室内装修的厨房、卫生间更加整体化、模数化,发挥整体装修的优势。在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中若能保证使用装配式零件的环保材料,就能间接地确保住宅建筑的环保性,从而符合疫情防控的需求。

3.2 智能家居

疫情对于居家生活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时代的到来,使智能化与住宅领域形成有机的融合,推动住宅品质的提升。在日常防疫生活中,“零接触”是我们对于交往和活动的基本要求。但传统的家居无法避免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不经意的触碰就会有感染的可能。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帮助下,智能马桶、智能冰箱、扫地机器人都不再罕见,家居实现了从“粗放型”向“精确个性化”的转变。疫情导致的居家隔离会给部分居民造成社会隔离的恐慌感,甚至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智能家居的灵活可变,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改善家庭代系关系、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在老龄化社会的后疫情时代,若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智能水壶、智能灯开关、智能窗帘还可以随时监测老人的生活情况,为家庭生活提供便利。

4 结 语

此次的全球疫情反映了以聚居密度和流动速度为特征的当代都市生活不利的一面,对未来人居环境的营造提出了挑战。作为建筑设计者,我们从问题出发,探究传统居住空间所暴露的短板,以健康要素为抓手,探讨如何创造一个适应当下时代的居住空间,提高居住空间的舒适性、健康性、人文关怀程度以及面对突发情况的韧性。但我们还需认识到,创造更加完善的空间设计,探索更加适宜的物质配置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达成的,在健康居住空间的营造上,我们还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设计更具有人文关怀的健康居住空间,促进住宅健康与人民健康安全宜居生活协调发展,助力“健康中国”的建设。

猜你喜欢
户型流线卫生间
长城脚下坐望山——C1户型&D3户型
侨城一号A&E户型
卫生间抢劫案
格局已变!最新数据揭示,广州楼市七成多户型超100m2!
PLC和触摸屏在卫生间控制系统的应用
我帮你上卫生间
几何映射
任意夹角交叉封闭边界内平面流线计算及应用
在卫生间里“玩一会儿”
老年住宅户型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