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邢台非遗文创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

2021-11-18 13:11范静杨培杨燕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6期
关键词:邢台非遗品牌

范静 杨培 杨燕

摘要: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提出,邢台应不断加强对非遗文创品牌的重视,出新招、探新路,深入挖掘非遗地域特色,打造本土文创品牌体系;打造非遗+模式,助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创新非遗+文创品牌,促进邢台乡村振兴释放更大的活力。

关键词:邢台;非遗;文创;品牌;乡村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好、利用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义重大。文化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载体和资源。非遗为文创产业提供素材和源泉,文创产业也为非遗带来发展机遇和平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就要充分发挥农村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资源优势,发展非遗和文创深度融合的特色产业,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邢台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梅花拳、沙河藤牌阵、隆尧秧歌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个,包括内丘牛郎织女传说、广宗太平道乐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7个。这些非遗大部分根植于农村。它们凝结着邢襄先辈的生活智慧,承载着邢州儿女的深情记忆,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文化、教育价值。全面打造、升级邢台农村非遗文旅新业态,探索文创与非遗的融合之路,既是对非遗保护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邢台实施以继承非遗文化、探索文创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开发品牌、发现亮点,最终带动邢台经济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背景下,邢襄文创也取得了一些发展成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依然存在对本区域的非遗文化挖掘深度不够、创新理念不足、文创产品重复率高、品牌意识缺乏等问题,上述现象导致邢台文创不能和非遗承传深度融合真正形成富有特色的品牌。想要发展邢台乡村非遗文创品牌就需要更新理念,着力从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打造非遗+模式、构建品牌体系等方面拿出切实可行的推进措施,构建邢台非遗文创品牌,振兴乡村经济发展。

一、深入挖掘非遗地域特色,打造本土文创品牌体系

非遗能为文创产品提供素材和灵感,文创产业对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为乡村经济振兴带来强大驱动力。如何才能实现对邢台本土非遗资源的充分利用呢?

第一,以生活化的传承保护为基本路径。非遗作为文创的基础性资源,始终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注重将非遗传承人、表现形式、传统技艺尤其是精神内涵等纳入保护对象。比如土布纺织、手工挂面制作等技艺的传承,死守老办法是行不通的,要在保持非遗的活态性特征基础上,融入本土人们的日常生活。

第二,以创意化的生产制作为重点路径。平衡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既吸收传统工艺精髓,体现产品的非遗本真和特色,又利用现代化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质量。比如宁晋泥坑酒酿造技艺,作为省非遗近年来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的同时,不断改进了工艺,与现代先进的微生物技术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酿酒工艺。产品远销十多个省市,深受消费者青睐。

第三,以数字化的市场营销为突破路径。依托非遗景点、非遗园区、非遗作坊、非遗博物馆等平台展销线下产品,有效利用直播带货、网购APP等载体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实现"云游""网购"融合,举办非遗云购物,推送短视频,邀请非遗传承人进入直播室,面对面与潜在消费者(或者传统艺术爱好者)进行交流,碰撞出开发灵感,获取了公众回馈等信息,对文创产品的研发改进有很大帮助,提速升级线上平台,提升非遗文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二、打造非遗+模式,助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挖掘整合邢台本土非遗资源,突破地理空间限制,打造非遗+模式,传承、弘扬邢襄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非遗保护社会氛围。

实现"非遗+游学"互动融合,带动更多人走进非遗村落、走近非遗传承人、感受非遗魅力,实现乡村振兴与非遗传承的双赢。深挖非遗资源品类与精髓,提升非遗研学旅游的文化内涵,为游学者提供高质量资源。大中小学进行研学游学。立足邢台隆尧、广宗、威县、沙河等地的特色资源,开辟独具特色、富有趣味的游学路线。同时各管理部门要共同做好质量和安全管理。

实现"非遗+民宿"的有机融合,既能满足游客体验特色文化的消费需求,又能使乡村经济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焕发新的活力。配套政策、资金等支持非遗爱好者创业,吸引投资进军乡村非遗民宿业。紧密结合乡村自然风光和非遗资源改造或修建民宿:在设计上体现非遗主题和特色。通过开辟非遗展示区、邀请传承人宣传等方式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第三,实现"非遗+云馆"深度融合。运用VR全景技术打造云上邢襄非遗馆,实现线下展会线上举辦, 形成全天在线、全年不落幕的多维文化空间。云馆实现了技艺展示、产品销售集成化、一体化,通过非遗两微一端等方式入馆参观。逐步实现如威县乱弹、长信排鼓等多种非遗项目入馆上线,完善云互动等功能,建设依托5G技术的非遗VR数字体验场馆和网上博览会,全方位打造传统文化发展平台。

三、创新非遗文创品牌,迸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第一,推进以设计创意为基础的非遗品牌建设。大力引进、培育设计人才尤其是要充分利用本土的高校教育资源培养本土创意达人,深入挖掘、深刻领会、生动诠释非遗资源的精神内涵,设计出一系列"有特色、有功能、有市场"的文化创意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打开非遗文创品牌传播方式革新的局面。通过分析邢台本土的自然和地理上的优势、民俗文化的亮点、历史文化的名片,进一步挖掘,基于内涵提炼意境、情境,加以创意设计,赋予灵魂,促进其升级,借力互联网大数据的资源,进而整体塑造邢襄的特色文化品牌体系,在推广文创品牌的过程中,提高邢台人对本土文化的地域自信,最终目的是为了真正提升邢襄文创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为非遗传承和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平台。

第三,形成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文创新业态。在邢台乡村振兴工作战略中,主动融入非遗保护举措,充分给予政策支持,重点选取适于带动就业、有潜力的项目,打造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免费开展技术培训,把非遗项目送到贫困户身边。通过进行非遗文创产品的线上线下展示,加大推介和销售力度,助力脱贫户提高收入;统筹加大培训力度,完善非遗工匠技能评价办法,培育一批非遗特级技师,让传统文化遗产焕发持久产业活力,为文化邢襄建设和乡村振兴集聚势能,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和乡村振兴融合互促、同频共振。

参考文献:

[1]温鑫淼; 刘宗明; 李麟.基于非遗文创的品牌构建与探究——以湘西地区土家织锦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9):55-59

[2]李阿建; 邵万鑫.新时代背景下国家非遗梅花拳在地方高校的推广研究——以河北省邢台市高校为例[J].中国高等教,邢台学院学报2020(35):49-53.

[3]王靖.高职院校非遗双创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J]. 大众文艺2021,(16):168-169.

作者简介:范静,(1979-)女,汉族,河北邢台人,研究生,硕士,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组织部副部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邢台非遗品牌
A preliminary study on Whether binding theory is adapted to the reflexive pronouns in Chinese and ziji‘self’in Chinese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旅游经济
电子商务环境下品牌建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