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百姓故事 书写时代精神
——浅评青海平弦戏《嗨!拉面人》

2021-11-19 14:10
影剧新作 2021年4期
关键词:丽娜唱词拉面

马 敏

青海平弦戏《嗨!拉面人》是一部现代题材戏曲作品,聚焦青海“拉面经济”,讲述青海群众以敢闯敢干、勤劳奋进的拼搏精神,凭借“一碗拉面”走出大山、走遍全国、走向世界,最终带领家乡脱贫致富的故事。作为一部脱贫题材的现代戏,《嗨!拉面人》以生动朴实的笔法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将一个主旋律故事讲述得有声有色。同时作为戏曲创作中公认难度最高的现代戏,该剧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对于这部优缺点并存的原创剧本,本文尝试从题材立意、情节结构、人物塑造、文学性和表演性等方面进行评述。

一、题材立意

在戏曲创作中,现实主义题材无论是在内容的选择,还是程式的运用上,都是难度极高的。近年来,原创现代戏中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屈指可数,一方面是因为现代生活距离我们太近。戏曲讲究无奇不传,李渔曾说“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而在现代生活中,互联网的发达、信息的爆炸、通讯的便捷等因素,导致戏曲舞台上表现的现代生活很难具有传奇性。许多戏曲最擅长的创作手法,放在现代戏的情境中无法令人信服。另一方面是由于戏曲虚拟化、程式化的表现方式,与现代化的服装、背景、人物体态等难以贴合,导致许多戏曲现代戏最终成了“话剧加唱”,失去了戏曲最具魅力的艺术特质。

《嗨!拉面人》一剧敢于选择对于编剧来说最为棘手的现代题材,一方面体现出编剧对于现代生活的熟悉和把握程度,另一方面也展现出其关心当下生活,力图表现现代生活的责任感。在青海海东地区,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拉面经济”已成为独具特色的龙头产业,帮助青海十多万人口脱离贫困,走上致富路。选取这一题材,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来讲述中国故事,主题好,立意佳,符合当下时代需求。

但同时,现实主义题材也给剧目创作带来许多难点。“拉面经济”是青海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历经三十多年实践的结果,从三五人闯厦门到将拉面店开到国外,从“面一代”到“面二代”“面三代”,从开拉面店到转型升级其他行业。这三十余年的奋斗史如何浓缩到短短两个小时的戏曲舞台上,就要看编剧如何从选材中进行提炼、加工、锻造,最终获得专属于这一部作品的独特的艺术形象。而对于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主要体现在剧作的情节结构上。

二、情节结构

《嗨!拉面人》主要讲述了青海西部大山里的青年韩兆录因为贫困失学,又因为贫困失去了女友。痛定思痛,韩兆录与同乡走出大山,来到南方城市做拉面生意。在创业过程中,他与意大利姑娘丽娜相知相恋,两人经历了一系列波折终成眷属。在拉面生意做大做强后,韩兆录和丽娜回到家乡,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在剧作中,有两条较为重要的情节线索,一条是剧情主线,即韩兆录如何创业;另一条是情感副线,即韩兆录与丽娜的爱情。由于创业主线在舞台上较难表现,基于戏曲长于抒情的特点,选择情感线索作为副线烘托主线,是比较合理的做法。一般而言,主副线情节应当相辅相成,互相推动,并在结尾形成合力,将戏剧推向高潮。但在本剧中,这两条线索却没能达到相互作用的效果,创业主线缺少戏剧性情节,而情感副线又不够明朗,给人断续之感。

该剧的主题虽是创业,但剧中围绕创业展开的剧情并不多。其中第二场有做面卖面的内容,第五场提到要出国创业,其余场次的创业剧情寥寥,而且大部分只体现在台词中,作为主线剧情的信息量和覆盖面显然是不够的。既然主题选择了“拉面经济”,那就应该将何谓“拉面经济”展现给观众,主人公创业的具体过程不一定全部放在台前,但内在的逻辑动线应当十分明晰。而该剧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缺少一条“一线到底”的主要事件。主脑未立,主线不明,导致剧情起承转合的驱动力不足,每场的戏剧事件比较零散,场次与场次之间缺少必要的关联性。

相较于创业主线,该剧的情感副线较为丰富和完整,也有着比较连贯的戏剧事件。但由于主线内容的不够丰满,使得副线失去了依托,没能起到相应的辅助作用,并且在全剧的结构安排上有着较为明显的问题。

在剧中,主人公韩兆录与女主角丽娜早在拉面店相遇之前,便在青海的大山中见过面,韩兆录还帮助过丽娜。但剧本在前几场除了几处点到即止的伏笔,一直将两人关系按下不表,直到第六场才通过闪回的方式揭露出来,男女主角也直到此时才相认。这种结构方法虽然营造了一定的悬念,但也导致了人物关系的不明朗,前半场的铺垫不足,造成后半场的情感难以推动。韩兆录和丽娜的感情生发得突然,升华得突兀,剧作靠着前女友的突然出现和突然离去,造成两人情感危机,这个转折略显生硬。人物关系交代不清还带来了不合理的剧情,如丽娜初次登场就是带着寻找恩人的任务来的,但在听到韩兆录的歌声觉得十分熟悉之后却并未深究;到了下一场,丽娜在听说韩兆录弄丢过羊皮袄后更加疑心他就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人,但在询问被打岔后,就没了下文。这都是不合情理之处。从观众欣赏心理的角度来说,戏曲并不擅长制造将观众蒙在鼓里的悬念,而更擅长让观众在知情的情况下观看被蒙在鼓里的主人公如何一步一步接近真相。假如能够将闪回剧情放到第一场,在舞台上直接展现,或是在铺垫时把两人的关系交代清楚,或许更能让观众带着期待欣赏后面的剧情,并在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得到充分的满足。

三、人物塑造

在剧本创作中,人物塑造可以说是主导部分,有了人物的雏形之后,孕育在编剧脑中的主题思想才有具体表现的可能。《嗨!拉面人》一剧中塑造了几位主要人物。应该说这几位主要人物的性格基本形成了,如韩兆录的勤劳善良、见义勇为,丽娜的热情大方,马乃的诙谐可爱。但这种性格特征更多地是通过台词,而不是通过动作性和戏剧性表现出来的。好的戏剧情节应当从人物性格里派生出来,剧本的结构则是为了刻画人物性格而存在的。而该剧的人物塑造缺少了一点人物弧光,不够立体和复杂。如主人公韩兆录,他的戏剧动作应当是直接促使剧情发展的推动力,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外部动作即在特定戏剧情境中的行为,内部动作即内心的矛盾斗争等心理冲突。第一场中韩兆录受到贫困的刺激毅然决定南下行商,这是主人公最具行动力的一场;第二场勇斗歹徒,又塑造了他见义勇为的一面。但之后随着剧情的发展,韩兆录的主动动作越来越少,对于剧情的推动力也越来越弱。这个人物在背井离乡、前路未卜的境况下,他的成长、变化和心路历程,没有得到充分展现。而在面对爱情时,铺垫的不足又使得他的矛盾纠结不知所起,缺乏感染力。我们常说戏剧就是要让主人公陷入绝境、遭受折磨,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暴露人物的真实内心,展现出人性的光辉面或是黑暗面。而在本剧中,主人公始终不曾面对重大危机,也没有遭遇太过激烈的冲突,也就无从展现出更为典型的性格特征。

女主角丽娜的行动线比韩兆录清晰,动作性也更强,但她的人物形象也有相似的问题:她为何来到中国,为何迷恋西部,她是如何爱上韩兆录的,种种问题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最终她只是作为一个被中国文化折服的西方人形象,起到一些点缀作用,而缺少一个典型人物的丰满血肉,容易沦为符号化的角色。

配角之中,马乃的塑造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这是一个具有喜剧色彩的人物,正所谓“无丑不成戏”,马乃的插科打诨在这部正剧中起到了很好的调剂作用。不足之处在于对他的描写也较为表层,对这个人物的来龙去脉交代不清。第四场开头马乃忽然要回老家,前文没有任何铺垫,这一场结束时又迅速解决了这一矛盾,随意性比较强。

其他一些角色也是缺少鲜明的人物动机。如马老板夫妇,剧中提及马老板曾经是村支书,支书南下开面馆,背后一定有值得深挖的故事,是否可以在有限的戏份里强化此类人物的戏剧作用,突出他们的性格特征,同时加强这些配角与主人公之间的人物关系,让他们更好地为戏剧情节服务。又如最后一场才出现的村主任和冶老师,是否可以考虑让他们第一场就出现,这样首尾呼应,以免给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之感。

人物塑造方面的问题和剧情结构紧密相关,剧作若是无法从人物的性格里去挖掘、生发故事情节,就只能安排一些随意性过强的桥段来激化矛盾,推动剧情。而情节结构上的不足,又直接影响了人物形象的塑造,让人物显得不够饱满可爱。只要将人物性格塑造丰满了,剧情结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四、文学性和表演性

戏剧文学语言是高度艺术性的语言创造,好的戏剧语言贵真实、宜浅显、务含蓄、重机趣、易上口。戏曲剧本的文学性一般体现在唱词和念白上。《嗨!拉面人》的唱词和念白有不少亮点,人物对话生动、朴实、接地气,尤其是马乃这样的喜剧人物,有不少诙谐幽默的性格语言,一些方言的运用也突出了浓郁的地方风情。而在唱词的写作上,有不少大段唱词情景交融,韵律和谐,富含意蕴。如马老板在挽留马乃时的唱词:

祖辈生活山顶头,缺吃短穿少盼头。

晴天塘土能埋头,雨天胶泥栽跟头。

为求温饱转念头,一脚跨出山外头。

东奔西走找赚头,南来北往算手头。

跑运输失了兴头,挖金子吃了苦头。

倒虫草挨了楦头,做买卖着了榔头。

年年月月数日头,兜兜空空难抬头。

拉面生意尝甜头,全家动员有奔头。

美好日子刚开头,为何半路要掉头!

这段唱词简练而又形象地将祖辈过去的穷困、年轻时出门闯荡的决心、做生意挖金子遇到的挫折、卖拉面看到了希望等数十年的生活经历,浓缩在这一句句以“头”字结尾的唱词里。

又如韩兆录与丽娜产生矛盾,独自烦恼时所唱:

一瓢冷水暗伤怀,两情相悦长徘徊。

三生有幸遇真爱,似曾相识云天外。

雾里看花花不败,流水落花两分开。

琪花瑶草仙人栽,跋山涉水采不来。

纠结百肠难释怀,世事难料费疑猜。

百感交集春不再,千头万绪化尘埃。

唱词既反映出韩兆录对心上人爱慕又自卑的纠结心理,以数字藏头又富有趣味性,足见编剧功力。

同时《嗨!拉面人》也是一部具有表演性的剧本。戏曲剧本的最终归宿是舞台,一部好的剧作不能只为案头而作,更应为舞台搬演而作。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无声不歌,无动不舞”是戏曲最基本的抒情方式。戏曲剧本要求编剧在创作时不仅要注重剧情结构和人物塑造,还要为歌舞表演留下空间。在《嗨!拉面人》一剧中,拉面这一动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歌舞因素,完全可以结合戏曲程式和演员身段,在舞台上表演一段“拉面舞”。女主角丽娜想学拉面,这一剧情具备极佳的表演性。目前剧本并没有对此着墨,假如增加一段韩兆录教丽娜做拉面的对唱和双人“拉面舞”,或许能够为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生发增加一些铺垫,也能为剧作增强表演性和可看性。

综上所述,青海平弦戏《嗨!拉面人》在情节结构和人物塑造方面存在着一些原创现代戏常见的问题,但剧作拥有好的题材和立意,也具有出色的文学性和表演性。剧作现有的故事素材和人物关系,已经提供了一个成熟剧本所需的基本要素,还需剧作者更深入地开掘人物内心,更巧妙地编织戏剧情节,以集中的戏剧性事件塑造好“这一个”典型形象。剧本总是越磨越精彩,相信假以时日搬上舞台,这会是一部讲好人民自己的故事,书写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佳作。

猜你喜欢
丽娜唱词拉面
唱词(外一首)
那唱词本上,满是回忆
一碗拉面加个蛋
丽娜认钟表
广西文场的曲词艺术特征研究
四只老鼠和一只猫的故事
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