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021-11-19 13:27雷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19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小学数学教学作用

雷芳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使学生感觉乏味,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数学教学实现四个转变:将理性知识转化为感性知识、把“不愿学”转化为“我要学”、把思考问题转化为解决问题、把知识积累转变为创新能力。这四个转变凸显了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动手操作;作用

随着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推进与深入,作为小学教育阶段重头戏之一的数学课程则是重中之重。而数学学习又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这对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听不懂、不理解、不会做的难题。而动手操作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上提供了一个平台或者说是桥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学生只有亲自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小学数学的教学和学习应该向生活化、应用化的方向发展,而不仅仅是传统的书本化的记忆形式。但在实际教学中,数学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却存在很大问题,如形式化、简单化,甚至直接放弃。因此,我们应该让教师们充分认识到动手操作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下面,笔者从以下四点分别论述。

一、将理性知识转化为感性知识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其思维就得不到有效发展。”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可以使这种思维转变过程加速与提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动手操作这一“动作”与儿童的思维特点相结合,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将灌输性的、理性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可操作性的、感性的数学知识。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打电话”例题:雷老师要打电话通知到合唱队15名队员,队员间互有电话号码,情况紧急,请问你能否帮老师设计出更省时的打电话方案?学生就可以用图示法进行,摆一摆、画一画 、连一连、算一算,找到最佳的方案,从而体会华罗庚的优化思想在生活的应用。

二、把“不愿学”转化为“我要学”

数学知识属于理性知识的范畴,学起来比较枯燥。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抽象思维,与此同时,小学生又具有活波好动、学习时注意力保持时间有限等特征。小学生的这些特性会使其在数学课堂上感觉学习乏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推进。而动手操作活动则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利器”。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拿着学习用具,设计一些图案、画一些图形、看一些模型,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且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最重要的是,动手操作是学生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应用性、生活性。在动手操作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不愿学”转化为“我要学”,从而提高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效率与水平。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一课中,可以通过如下学习提纲,让学生手、眼、脑、口参与整个探索过程。

学习提纲:

1.长方体有几个面,你是怎样数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你是怎么知道的?

2.长方体有几条棱,你是怎么数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你怎么验证的?

3.长方体有几个顶点?请你来数一数。

(请在数一数、画一画、量一量、说一说后,将发现填写到表格中)

长方体的特征

三、把思考问题转化为解决问题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只要求学生能记住公式,能理解书面上的问题,能得高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则改变了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动手操作的数学学习过程,可以让学生调动身体上的多个器官,如手、眼、脑、口等综合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快乐和灵活的学习氛围,进而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谓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两端植树问题》:在100米长的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载),一共栽多少棵树?100米很长,学生可以用简单的数试试。把例题化繁为简,思想方法不变,让学生动手在12米长的路一边植树,要求两端都要植。请同学们帮忙设计植树方案,你能想出几种植树方案呢?

四、把知识积累转变为创新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只需要学生记住公式、记住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能教会学生如何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重新发现新问题,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新问题,无法培养学生知识的创新能力。而数学动手操作能力则实现了把积累的知识转变为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动手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灵活、动态的学习环境,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动手、创新思维。通过在动手操作中,观察、比较、分析问题,从而发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培养基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如,在五年级下册《探索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有关规律》中:

学生通过探索大正方体几面涂色问题,从而总结规律,探索各阶模方的涂色问题。

给学生创造更多合理的动手操作机会,让学生对新知的探索产生极大的兴趣,让学会体会“做数学”的愉快,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參考文献:

[1]欧阳新龙,肖川.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林百达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小学数学教学作用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