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析

2021-11-19 13:24陈济堂
天府数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教学应用小学数学

陈济堂

摘 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多个学科科目的重要教学方式,由于问题导学学习方式的大范围的运用,所以非常有必要对问题导学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分析。问题导学的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能够强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交流,问题导学能够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教师运用直观性、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培养自主探究能力;运用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培养数学理解能力;运用互逆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为数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问题导学;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问题导学”本质是引导小学生进行学习。在学科教师的引导下,小学生能够很好的发挥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并能通过独立思考研究或与其他同学讨论交流来获取和理解知识。“教”的关键是“导”,而“导”的本质在“学”。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将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数学课堂也一定会因“问”而多彩。

一、“问题导学”教学方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想

(一)学生为教学主体。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作为设计数学课程的出发点,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课堂主体意识。此外,数学教师还应该关注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清楚小学生之间个体学习水平的差异性,因材施教,设计能够符合个体差异性的教学方案,进而促进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师为教学主导。小学数学老师应当充分发挥教课的主导作用,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去有意识的去引导和启迪学生,这个引导除了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更应该引导兴趣、思路、学习数学的方法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效的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和习惯[1]。

(三)问题为主要内容。数学课堂需要听、懂、思、读、练和举一反三,在小学低年级段,主要以听、识、读为主,高年级段可逐步加强数学运算以及解题思维方面的提高。教师要精讲多练,以解答问题和思考问题训练的内容为重点,同时要重视分层指导,让各层次各水平段的学生都得到数学能力的提高。

(四)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之间经常会有大量的思维互动,教师应特别重视挖掘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提高了学生数学的综合能力。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导学的策略

(一)设计问题导学案,强化学习意识

设计科学的数学教学问题导学案作为小学教师创新教学模式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发挥教师教学指导和引导作用。在小学数学互动教学中,小学老师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在结合课程教学的内容与知识点,同时全面了解小学生,在设计问题导学教案的过程中互动导学思维,提高课程导入的质量。在问题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悬疑法、情景法、故事法等来导入新课内容。此外,也要重视内容的关联性,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对导入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比如在班级中向学生讲解《圆柱的体积》时,教师要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以及空间,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来探索出问题的最终答案。这节课的主要重点在于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在班级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导学案的方式,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推导,得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首先在导学案编制时,教师要让学生先写出圆柱的特点,之后再以长方体的体积推算公式为主要的基础进行有效的判断以及探究。学生在书写导学案時,会将圆柱体的体积转变为长方形的体积,通过两者之间的联系来解决问题。在学生完成推导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中来说一下自己的推导过程,其他同学可以向这名同学提问,之后,学生需要在自己数学导学案中进行一次的讲解,以此来在外周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当前的学习效率,还有助于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具备完善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当前的学习效果。

(二)设置问题情景,导学互动

数学学科的良好教学氛围能够让师生之间有效的交流互动,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时要转变教学方案,避免单纯的知识灌输。通过设置问题情景互动教学,形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一个双向交流机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将知识有效传授给学生。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指导者、引导者的作用,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

例如,在教授《负数》这一课程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环节中加一段天气预报,夏季和冬季的天气预报。在天气预报播报的过程中,小学生能够看到各类数字,同时也能够发现不同形式的数字表达,既有正还有负。之后数学教师就设置问题 0℃表示什么意思?-1℃和17℃各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在这一问题提出之后,这就设置了问题学习情景。此时,小学生会积极参与问题的思考,他们会翻看阅读教材试着找到与问题有关联的知识概念,这就初步让小学生主动了解与负数相关的概念。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又了解到负数的常用表现形式,而且会掌握出及的加减法运算规律。数学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设置问题,让小学生思考一下还有没有在其他生活场景中见过负数,通过问题情景创设,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更好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2]。

又比如说在班级中向学生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初步的感知,所以教师在班级教学中需要通过问题的层层递进,逐渐的加深学生对于长方形的正方形的理解,。课堂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当学生看到熟悉生活事物的时候,教师要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说一下这两个物品属于什么样的形状呢?”当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需要再次的提问:“同学们在常生活中见到这些物品时有没有想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和区别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身边的一些物品,来分析一下我提出的问题吧。”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来加深对知识内容的印象,还可以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的有效理解,再配合着自主性的探究,能够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提供良好的基础,以问题情境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设置问题悬念,引发自主探究

问题本身就很有激疑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来设置悬念,转变以往平铺直叙的授课方式,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设置问题悬念的过程中,教师将问题与教材相结合,同时也要考虑学生自身吸收知识理解知识水平。只有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兴趣需求,才能达到“悬念”的效果,才能使学生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展开自主探究。问题悬念的设置还要有启发性,转变以往的“是什么”、“为什么”等形式的提问,而是应该更具目标性和方向性,比如,在“先学”的基础上,针对小学生存在的问题再展开“后教”,带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并有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3]。

例如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在为学生讲解《可能性》这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让学生摸一下球来了解可能性的概率,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个红色小球、一个黄色小球和一个蓝色小球放在一个黑袋子中,随机选择几名同学进行摸球,让学生摸5次球,在每一次摸完球之后,需要将球放在口袋中繼续摸。在这名同学摸球时,班级中其他学生要负责数据的记录,比如这名同学摸了几次球,颜色分别是什么。在学生完成摸球之后,教师要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在摸球过程中每次任意摸一次球,那么每个颜色的概率是什么呢?2.假如让你来摸球的话,你认为在第1次摸球时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呢?3.从以上这些问题来看,在摸球时有哪些规律?由于学生在之前学习时已经接触到了教师所开展的教学内容,所以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体验来回答教师所提出来的问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制作不同的小球放在袋子中进行有效的实验,模仿教师让学生摸球整个过程进行深入性的思考以及研究。在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下大部分学生可以更加轻松的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也可以根据实际现象来得出最终的数学结论。

(四)注重创新探究,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开展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时,需要注重学生思维的有效创新,让学生通过开放性的角度加深对相关知识内容的印象,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以及质量,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属于螺旋上升体系,具备完整性和严密性的特点,教师需要充分把握学生当前的逻辑思维,使学生能够构建更加系统性的知识结构。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要深入的分析新课程标准教材中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学习效率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在班级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思维的有效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在思考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学习效率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

比如在班级中向学生讲解《三角形》,教师可以首先在多媒体课件中向学生展示一些三角形的图片,让学生利用手边的工具来绘制出图像中的三角形,一些同学会利用小棒摆出三角形,一些同学会用画笔摆出三角形。当学生绘制完成三角形之后,会对三角形有个初步的认识,之后教师要向学生提问:“请同学们试着说一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什么呢?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得到内角和?”在向学生提出这些问题之后,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实现操作的机会,通过问题引领指导学生操作过程的有序进行。一些学生在操作时会推测出三角形内角和很有可能是180度,在后续教学中教师要再次向学生提问:“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也是180度呢,请同学们开动自己的脑筋来验证自己推想是否是非常正确的?”通过设置一连串的问题链方式,让学生实现不同知识之间的有效对接,同时还可以攻克在以往理解方面中的难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认真的回答教师所提出来的问题。对于回答较为认真的同学来说,教师将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从而使学生可以积极的配合教师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问题导学的教学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实际上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问题的提出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有助于教学过程的优化、学生思维的活跃以及师生感情的增进,不管是教学方案的设计,还是设置问题情境,或者是设置问题悬念,都是在引导学生学习,提升自主探究能力、数学理解能力、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波.试论问题导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2021(7):280-281.

[2]杨燕女.导学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一),2020(11):629-631

[3]徐青青.问题导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20(28):360-361.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教学应用小学数学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