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21-11-19 13:39谢迎春
天府数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谢迎春

摘 要:教学改革的推进与素质教育的开展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教师应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主动的学习中自觉地对数学知识形成更深入的掌握,并锻炼出良好的知识应用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扎实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就核心素养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引言:

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处于课堂的“主导者”位置,学生接受知识十分被动,更谈不上对各种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为培养学生全面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观念,将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让给学生,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得到数学知识储备与核心素养的双重提升。

一、结合生活实际,培养“问题意识”

数学自主学习是反复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正如卢梭所说“问题的意义,不在于告诉他真理,而是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由此可见,“提出问题”是自主学习的先决条件。教师应当在课堂中重视对学生“勤学好问”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并让学生在问题的带领下开展自主学习[1]。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会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教师不妨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提升数学知识的直观性,更易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发现问题。

以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现生活中常见的井盖,并提问学生:“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井盖为什么只有圆的,没有方形或者三角形?”学生纷纷表示疑惑。接着,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拿出圆规画圆,并标出圆的直径与半径,对直径与半径的特点展开自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恍然大悟:圆之中的每一条直径都相等,相比方形、三角形,作为井盖更不容易掉下去。自主学习结束后,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同时也对数学知识产生了更深的印象。

二、开展数学实验,激发探究能力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由此可见,在课堂中开展动手实验环节,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为学生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数学实验,让学生亲历验证知识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教学《圆的面積》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另辟蹊径,直接将圆的面积公式写在板书上,此时,学生就会十分困惑了:圆的面积公式相比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更加抽象了。此时,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开展数学实验,模拟数学家推导圆的公式的过程:将提前准备好的圆形纸片十六等分,拼成一个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在学生尚未反应过来时,教师应及时发挥课堂引导人的作用,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想想看,你们手中的平行四边形与一开始的圆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圆的哪一部分?高是圆的哪一部分?”学生恍然大悟,明白了圆的面积公式的由来,同时也产生了对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三、重视合作环节,开展自主学习

正如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合作探究是最为有效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环节。小学数学科目中能够为教师用来开展合作探究的知识非常之多,教师应当充分挖掘与运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敢想、敢说、敢做的氛围中完成合作探究的过程[2]。

以教学《圆柱与圆锥》一课为例,在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这样的合作活动:拿出教师提前准备好的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体、圆锥体,将圆锥体装满水,倒入圆柱体,看看要倒几次才能倒满,并做好实验记录。为体现合作活动的难度,教师可以为同学准备大小、体积不同的等底等高圆柱体、圆锥体组合,这样,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就会惊奇地发现虽然每一组的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有差异,但最终得出的结果却殊途同归,即圆锥体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的三分之一。最后,在学生基本完成合作探究后,教师可以邀请几名小组代表讲讲组员在合作探究中的心得,并邀请小组代表到黑板上写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比赛哪一组小组推导出的公式最为准确。在这样的合作环节中,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数学知识、推导数学公式的全过程,得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成就感,同时也锻炼了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有益。

四、及时总结归纳,深化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的自主学习环节并非是对学生的放任自如,教师应当重视自身“引导人”的作用,为学生更加高效地开展自主学习保驾护航。因此,教师应当以总结、归纳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份自主学习的框架,在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更加系统化的数学知识建构的同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设置科学的目标,让学生有的放矢、有效学习。

例如,教师在每堂课前,可以针对课程的内容展开细致的划分,为学生梳理具有层次性、渐进性的预习问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结合预习问题,展开对新课的自主预习。同理,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课堂中的内容系统地梳理出来,并打印成学习资料发给学生,供学生展开自主复习。另外,在课堂中,教师也应当重视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归纳能力,尤其是涉及一题多解、相似题目的知识内容,更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归纳能力,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始终在有迹可循的范围之内开展,在教师的引导中,逐渐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以及对自身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过程。

结语

综上所述,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教师除了应当运用以上四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外,还应当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出更适合学生个性特点、更符合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手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金花.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学科落实的有效途径研究[J].考试周刊,2021(33):71-72.

[2]马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索[J].学周刊,2021(17):103-104.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