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认证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1-11-21 17:12
中国纤检 2021年11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质量企业

文/本刊记者 许 欢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总工程师韩毅在论坛致辞中指出,开展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90%以上的市场主体数量。所以,我国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就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为进一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文件精神,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期间,举办了“质量认证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意在扩大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影响力,推动我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要加强中小企业质量提升的意愿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总工程师韩毅在论坛致辞中指出,开展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90%以上的市场主体数量。所以,我国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就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自2019年以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针对中小企业存在的质量管理短板,组织开展了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运用质量认证将ISO 9001等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标准和方法引入中小企业,指导中小企业建立并运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一是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质量标准理解难和质量工具运用难的“两难”问题。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质量意识薄弱、人才缺乏等短板。通过提升行动,企业对科学、规范、严谨的管理体系有了更深层理解,员工质量意识和责任心能明显提升。同时,组织认证机构应用科学的分析方法,为每家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质量提升方案,指导中小企业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正确运用国际先进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服务和产品质量。

二是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的“两不”问题。我国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程度较低,导致质量水平不稳定、管理成本和风险成本同样较高,整体质量水平有待提高。质量认证被认为是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在中小企业发展的应用阶段,可以将认证作为切入点,运用质量认证手段,提高中小企业的发展质量,激发其内在活力,把中小企业真正做强、做优、做活,通过畅通经济微循环,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三是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产品质量、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品牌附加值低的“两低”问题。中小企业发展具有规律性,因此普遍要经过入门关、市场关、管理关、创新关。ISO 9001质量认证管理体系强调风险思维,强调绩效结果的持续改进,同时强调创新。对已经度过入门关和市场关的中小企业来说,可以帮助其通过建立匹配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创新力度、扩大市场认知度,进而不断发展壮大。

过去两年,通过不同方式来推动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注重宣传引导,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现代传播手段,积极宣传试点成果。比如加强平台建设,开发更多更具针对性的质量管理培训课程,为企业答疑解惑;鼓励开展分行业、分区域的小班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通过宣传引导,让企业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的作用,让应用机构参与到提升行动中来,以点带面全面提升。二是借助政府组织推动以及政策支持,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有效推动提升行动顺利开展。三是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争取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通过制定激励政策、加强认证结果采信等方式,鼓励、引导中小企业利用认证手段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赢得市场信任。尤其针对不同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实施精准帮扶,对认证机构专家在专业技术、服务意识和经验等方面,提出较高要求。四是积极发挥第三方认证机构的专业能力,培养专业能力强、服务意识强且经验丰富的认证人员,加强企业现场管理、质量控制和检验把关,提升对企业实施精准帮扶的能力水平。需要强调的是,要加强提升企业主体意识,只有企业主体意识提升,真正理解和领会了标准精髓,愿意配合且积极主动地改进提升行动,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近年来,江苏省按照试点先行、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扎实地推进提升行动。截至目前,提升行动在江苏省已全面推开,延伸拓展至47个行业、406家中小企业。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期调查显示,江苏省参与提升行动的企业满意度达到75.8%。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俊胜表示,提升行动能否顺利开展,中小企业的主观意愿是基础。尤其要注重深入企业开展走访调研,解读政策措施,宣传成功案例,引导中小企业转变观念,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中小企业在提升行动中拥有强烈的“我想提升、我要提升”的意愿。哪怕中小企业基础薄弱,也同样能取得明显提升效果。

认证机构的技术支撑是保障对认证机构实施精准帮扶,帮助企业在短时间内实现降本增效,利用自身资源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免费为获证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打通企业产品出口绿色通道,以及拓展企业产品销售渠道的强有力支撑。尤其要突出问题导向,精准把脉、指导企业,选派技术专家驻点调研、驻场辅导,找准企业质量短板和质量堵点,梳理出共性、个性问题;突出需求导向、对症开方,实施“量体裁衣式”帮扶,制定“一企一策”的个性化提升方案。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我国长期战略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我国的长期战略,是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工作的长期工作方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开展质量认证提升活动以来,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为推动活动发布一系列措施,制定了《小微企业质量认证提升成效评估指引》,提出开展活动要由‘程序导向’向‘效果导向’转变,引导中小企业质量认证提升活动走实、走深、走细,引导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在提升活动中展示才华、发挥主体作用。”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会长朱光沛称。

质量认证是直达一线基层、直达企业生产现场、直达产品用户和消费者的有效手段,具有通天线、接地气、连市场的特点。通天线是指直接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以及全球通行的先进管理方法理念;接地气是指直接在具体企业、具体产品、具体生产现场工作,大幅简化节约中间环节的时间成本;连市场是指质量认证提升效果要直接体现在产品服务价值提升,体现在增加消费者和顾客的获得感,体现在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上。

因此,质量认证提升要突出一个“实”字,就是要通过实干追求实效,把功夫下在生产现场、下在顾客和消费者关心的问题上;要注意克服过去过于强调文件程序、过于强调记录留存弱点,避免花拳绣腿、花架子、假把式,要从中小企业实际出发,从现场工作需要的特点出发,真正去发现和认识影响质量、成本、效率的问题。通过流程优化、生产工艺方法改进、上下游供应链优化等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的方法,去提升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且,质量认证提升成效最终要落实到具体产品、服务以及生产过程上,所以,成效要能感受、能量化、能反映在市场效果上。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小企业非常讲求实际,如果没有实干精神,实际成效很难说服企业,工作也难以保持持续的生命力。反之,如果工作有实际成效就会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质量认证提升工作就会更具旺盛的生命力。

此外,质量认证提升还要注意以样本说话,更要典型引领,把好的做法、成效、案例及时提炼总结出来,还要宣传出去。尤其要用中小企业喜闻乐见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广大中小企业感觉到质量认证提升可以做、应该做、值得做、有好处,要把标准规范转化为中小企业看得懂的文件、听得明白的语言和可以实操的方法;要注意用视频、动画等传播效果好的新媒体手段进行传播。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困难多、问题多,只要能够给企业经营带来好处,能够使产品服务质量提升,能够使顾客消费者体验得到改善,中小企业就会积极投入到质量提升行动中来。不过,中小企业质量提升中的困难,都是“锦上添花的事好做,雪中送炭的事难办”,因为中小企业资源相对短缺,人力资源、生产要素、市场拓展等制约因素较多,所以,要在中小企业质量提升活动中,借鉴学习“脱贫攻坚”的工作方法,才能使质量认证提升工作深入人心,进而拓展质量认证工作的发展前景。

尤其,质量认证提升行动要善于在点上突破,只要在一个或几个点上取得实际成效,就会逐步取得面上的效果。另外,中小企业质量认证工作提升难点也是检验认证机构能力的关键,要通过中小企业质量认证,提升考察认证人员的能力、考验认证机构的组织协调能力、检验内部运行机制,更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全面提升自身能力。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得到锻炼和提升,才是最有效的发展道路。

也可以说,质量认证提升行动的战场在企业、成效在企业,干得好不好、做得行不行,关键看企业认不认可。任何技术标准规范要求、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产品、具体生产现场、具体操作人员,所以,要使成本降低、效率提升、质量提高,还要使顾客和消费者满意。

实际上,这也是在实践中对标准规范、质量管理方法的检验和升华。认证人员是质量认证提升的实践者,所以,“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决定因素,尤其在质量认证这种强调技术经验和实践的特殊行业,更是如此。因此,要把最优秀的认证人员派到中小企业质量认证的战场中去锻炼提高;是否是好的认证人员,不能看考得好不好、说得好不好,而是要看能不能在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否把标准规范语言变成企业听得懂、看得明白语言,使企业能够掌握标准规范和质量管理工具,并且能在实践中运用。

质量认证助力中小企业走进国际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增强,对个人防护装备用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我国个人防护装备行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现实情况是,个人防护装备行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虽然产值已经超过了1300亿,但这些中小企业大多组织结构简单,资金匮乏、技术人员匮乏,市场占有率低、人员流动性较高。”华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靖在发言时透露。

2020年疫情期间,特别是国际疫情蔓延期间,国内国外对防疫物资的需求都大幅增加,防疫物资产品的质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然而,国内防疫物资生产企业7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帮助这些中小企业走进国际市场,变得非常重要。

在此背景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0年4月发布了关于开展《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领域认证活动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华夏认证中心严格按照总局要求,严控CE认证审核质量,同时尽量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到目前为止,已为380家中小出口企业颁发1100多张CE认证证书,帮助中国防疫物资用品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

王靖坦言,我国个体防护装备行业第三方认证,目前在我国还处于初创阶段,而美国已经有UL认证标志、欧盟有CE认证标志,且在全世界范围内认可度非常高。而无论是美国UL认证还是欧盟CE认证,其认证模式都与认证认可的相关制度要求一致。所以,华夏认证中心在行业管理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与劳保技术研究所共同研制开发出“个体防护装备自愿性产品认证”,这是在认监委资质审批认可和认可中心认可的制度下,基于个体防护用品国家标准、行业技术规范和许可认证技术要求的自愿性产品认证。

希望通过对个体防护装备自愿性产品认证的推广,推动我国个体防护用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优秀企业的背书、优秀产品的背书。希望通过个体防护装备行业推行自愿性产品认证制度,拓展我国个体防护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有效支撑和促进我国个体防护装备市场的良性运转,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冀晓东认为,质量管理体系是证明能够真正促进企业成长的管理方法,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基础薄厚,都能以质量管理体系为抓手,不断改进、提升自身的水平和能力。通过导入质量管理体系,以技术改进来带动经济效益、以过程管控来降低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这是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冀晓东介绍,2018年起,方圆标志认证集团全力投入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提升活动。但在帮扶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比如帮扶资金不足,人员积极性差、参与度不高,企业认知不够、参与度低等等。但是方圆标志认证集团依然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落实。以下为代表性案例。

案例一,江苏众众电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仅40人的小型民营科技企业,主要生产电加热器、电加热器设备。在质量提升前,公司存在生产现场管理不规范、生产过程控制能力弱等问题。在提升活动中,通过方圆标志认证集团专家组的进驻指导,梳理流程、优化文化,使企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品质量显著提升,企业整体形象明显改善。质量提升以后还获得了长期海外订单,对企业品牌影响力极大。

案例二,镇江威斯康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员工仅30人的电热元件、电加热器的生产企业。长期以来,由于技术能力不足,某些工艺只能外包,产品质量和交付时间得不到保障,制约了公司发展。方圆标志认证集团专家组进驻帮扶以后,利用专家组的技术优势,在导入质量管理体系的同时,帮助企业解决了工艺难题,生产成本降低了40%。

案例三,郑州广汇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肉制品和米制品加工为主,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民营企业。质量认证提升行动前,由于人员质量意识薄弱、现场管理不到位、过程控制不足,导致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较大。方圆标志认证集团专家组以问题为导向,为企业量身定制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精准方案,并通过知识培训、制度流程梳理、引入生产现场6S管理、开展可视化管理等措施,使企业绩效得到了明显改善。企业工艺配方合格率提升至99%、产品微生物合格率达到100%,企业管理效能和产品质量得到大幅提升,产品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质量企业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企业
企业
企业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