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旅游在新环境下发展现状与发展走向及发展策略研究①

2021-11-21 21:45马勇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旅游体育发展

马勇

(湖北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2)

旅游市场空前火爆,且在以“健康”为主题的大社会背景下,体育旅游应运而生。体育旅游是“体育+旅游”的新模式,二者的融合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目前,各地区都在积极围绕体育旅游作出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政策支持、资源开放让体育旅游的市场前景广阔。对现状分析,明确发展走向和发展策略,深度探索体育旅游的发展新机遇,旨在为体育旅游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 体育旅游在新环境下的发展现状

“体育+旅游”的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休闲旅游的需求不断提升,促使体育旅游的市场前景广阔,发展现状良好。我国作为一个疆域辽阔,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各地区的体育旅游发展都有其自身鲜明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特色。一方面,辽阔的疆域和复杂的气候条件,让体育旅游的开展有广阔空间,自然条件和资源丰富,多元的发展形态为体育旅游提供了发展契机;另一方面,56个民族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都形成了具备自身特色的体育活动形式,为体育旅游提供了丰富的可开发资源。体育旅游的影响力的不断攀升,围绕体育资源的体育旅游开发也初见规模。如河南省的“少林武术节”,云南省的“西双版纳泼水节”,湖北荆州的“端午龙舟节”等,这些独特的体育旅游项目蕴含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同样也为本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便捷性的条件[1]。除了以民族特色为主要体育旅游活动的项目之外,一些围绕体育旅游的活动也得到发展,如钓鱼、高尔夫球、保龄球、网球等在旅游活动中所占比例不断提升,马拉松、滑雪、汽车拉力赛、汽车越野赛等,都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消费升级,以体育和旅游为代表的体验式消费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运动爱好融入到旅行当中,体育旅游市场空间广阔。体育产业与资本市场的通道也被打通,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在2015年体育旅游的实际投资达到791亿元,同比增长71.9%。在多年的发展中,这些基础性的投资已经产生相应的回报。在体育旅游市场万亿规模面前,体育旅游在近年来正处于发展“快车道”[2]。

但同样发现,虽然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前景广阔,且围绕体育旅游的产品开发逐渐增多,吸引了大量的参与主体。从实际情况看,目前我国体育旅游仅占旅游行业的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则达到20%,旅游产业的总值也达到4万亿元。显然,目前我国的体育旅游的开发还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有着更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特别是2022年冬奥会即将到来之际,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成为我国体育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又一新机遇[3]。

2 体育旅游在新环境下的发展走向

体育旅游在新的环境中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从目前体育旅游的实际情况出发,未来的方向是可以去准确预估的。对体育旅游在新环境下的发展走向展开分析,为发展策略的制定保驾护航。

2.1 体育旅游品牌化

目前,体育旅游已经开始朝着品牌化的方向发展,且各地区都在追赶“体育旅游”的发展浪潮,不断打造和推出新的体育旅游产品,吸引更多参与者,从而实现体育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以东北地区为例,独特的冰雪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让更多人认识东北,了解东北。特别是“冰雪大世界”更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旅游,且园内的一些冰雪体育项目让冰雪体育旅游在东北地区快速发展,形成规模。当然,目前体育旅游的品牌较多,各地区都已经初步形成了体育旅游的独特品牌,在未来体育旅游的广阔市场中,品牌化发展是主要方向之一[4]。

2.2 体育旅游网络化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业态,核心依旧是服务。如何保持体育旅游的高质量服务并让更多人被吸引,网络是主要的平台。一方面,体育旅游的相关参与主体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做好前期的宣传工作。目前,我国的网民规模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率较高,充分利用多平台进行体育旅游项目的宣传,受众面更广泛,也使得体育旅游项目被更多人熟知,所谓的“网红经济”实则也可以涌入到体育旅游的发展中,让体育旅游产业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体育旅游拼的是资源和服务,体育旅游的参与者不单单是为了达成旅游目标,更是要通过体育旅游项目在娱乐和休闲中获得健康。为此,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技术便捷性,凸显出智能化的服务,带给用户更多选择和智能化的旅游体验。体育旅游的网络化是体育旅游走向智能化发展的主要途径[5]。

2.3 体育旅游多元化

国人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围绕娱乐休闲的消费比例明显提升,特别是体育旅游兼具了娱乐休闲和强身健体的功能,更是受到欢迎。目前,体育旅游的项目多是以大众项目为主,如滑雪、马拉松等。但也需要注意,人们对体育旅游的需求开始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一些小众的体育旅游项目开始吸引大量的用户参与其中,如跳伞、射击、攀岩等,都成为体育旅游选择的主要项目。根据一项调查数据可以看到,2019年我国参加过至少一次户外运动的人数达到了1.3~1.7亿人,参与山地户外运动的人口达到6000~7000万人[6]。从这一数据来看,小众体育旅游和个性化体育旅游备受关注。为此,体育旅游市场在未来的发展中为了迎合大众的需要,将在很长时期以多元化发展为主。

2.4 体育旅游时尚化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到来之际,巨大的健身人群为体育休闲和运动领域带来极大的市场需求,体育旅游将成为一项主要选择,面对数以亿计的人口需要,体育旅游要与时俱进,紧随时代的发展步伐。为此,体育旅游要突出时尚化的发展特征,将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运用到体育旅游的具体实践中,取代传统的体育运动和旅游模式,让体育旅游成为一种追求时尚的新产物,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其中,感知体育旅游的独特魅力,深度挖掘其中的核心价值与内涵。时尚化的发展方向,让传统的体育和旅游的融合焕发生机。

3 体育旅游在新环境下的发展策略

3.1 开辟体育旅游市场

体育旅游的市场广阔,但如何持续的挖掘体育旅游的广阔空间,与发达国家的体育旅游保持高度一致,成为目前我国需要去思考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体育旅游市场的开发程度不够深入,停留在浅层次上。为此,体育旅游的相关主体要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不断去探索和尝试新的途径,摸索新的发展思路。如相关主体要做好对体育旅游市场的调研工作,在了解市场规模和未来的发展预期后,确定投入比例,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为体育旅游的提供者。同时,在体育旅游产品开发、推广和营销、宣传等方面,都需要有明确的流程支持,只有体育旅游市场呈现出秩序化的发展模式,才能够确保体育旅游的市场空间被进一步的扩大,吸引更多主体参与到体育旅游的开发中,让更多的新颖、优质、富有个性的产品供更多人去选择。规模化的发展是开辟体育旅游市场的根本,也是体育旅游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

3.2 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体育旅游广阔的市场空间,需要大量优质人才提供支持。从目前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速度和人才供给情况看,两者的主要矛盾依旧存在,为确保体育旅游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需要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一方面,体育旅游的相关主体要做好内部的员工培训。体育旅游在发展中逐渐开始走向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对内部员工的培训也要提上日程。通过多途径让内部员工的服务意识得以强化,掌握更多的服务技能,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体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在体育旅游中获得良好的参与体验;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要联合体育旅游主体、高校形成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高校开设相关的体育旅游专业,利用教育平台的优势不断地培养和输送大量的优质人才,满足体育旅游主体的人才需要,并通过优质的服务打造区域体育旅游品牌,让地方经济环境得以改善,形成互惠互利的发展格局。优质人才的培养与输送,对体育旅游的长远发展有重要意义[7]。

3.3 建立体育旅游动态监管机制

随着体育旅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参与主体的数量逐年攀升。需要注意的是,体育旅游的发展要以专业化为前提,打造更多优质项目至关重要。为此,政府等相关主管部门要发挥自身作用,建立动态的监管机制,适当地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并注重对各个体育项目开展跟踪性的监管,保证体育旅游项目的有序开发,避免资源浪费和无序开发行为的出现。建立动态性的监管机制,是体育旅游健康发展的主要保障机制。

总而言之,体育和旅游的融合已成必然,在全新的消费升级环境下,如何持续挖掘体育旅游的核心功能与价值,还需要制定明确的发展策略,通过策略支撑为体育旅游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以体育旅游市场的横向和纵向探索为基础,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并依托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质的服务模式。最终在动态的监管机制下,保持体育旅游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旅游体育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旅游
我们的“体育梦”
教师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