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

2021-11-21 20:52
读与写 2021年11期
关键词:挫折初中生数学知识

刘 菲

(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 江苏 高邮 225600)

1.转变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过去,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在数学教师心中根深蒂固,其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重点,要求学生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成绩,完全不顾学生的感受,使得初中生对数学课堂感到厌烦。特别是学习困难、数学理解能力差、学习效率低的学生,数学老师布置的任务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范围,导致这些学生对数学产生恐惧,每次上数学课都心惊胆战,对学习数学失去信心。而对于优等生来说,他们有着很强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同样的数学题让他们感到枯燥无味,不能起到拔高的作用,数学教学失去了意义。因此,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好奇心,设计各种数学活动来满足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求,让学生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过时的教学思维,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汇聚在一起,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才华。不同的课堂情境有不同的作用,常用的情境有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等,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以调动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组织数学实践活动,把初中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一方面可以缩短数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初中数学更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

2.正视挫折,消除自卑心理

初中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有的同学此时会坚持不懈,勇敢地面对困难,而有的同学则会被困难和挫折所吓倒,甚至无奈而半途而废。数学知识是成体系的、环环相扣的,落下一环就很难继续学习下去,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挫折教育,消除初中生的自卑情结,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人生观念。老师应该让学生知道,成功是无数次失败的结果,学习数学时没有必要恐慌,也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只要深入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学习技巧,学会合作探究,就一定可以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首先,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穿插、运用数学发展史或数学家的奋斗史来对初中生进行挫折教育,让初中生知道每一个数学规律从发现到得到人们普遍认可,中间都会经历无数的坎坷,但真理是不会被淹没的,最终都会呈现在公众面前。因此,数学的发展是建立在无数挫折的基础上的,教师要引导初中生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学习中的挫折,学习古代数学家的毅力,善于从数学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以便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做题成功的喜悦,也能承受挫折的考验,从而树立起学习的决心和自信心。在平时,教师要注重对例题和习题的讲解,尤其是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必须要让学生理解透彻,使他们再次遇到的时候能够做到得心应手,战胜挫折。

3.及时鼓励,优化师生关系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与学生平等讨论,倾听学生的声音,并给予学生更多的赞赏和肯定,使他们愿意从心底与老师交流,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和关心,只有这样,才能优化师生关系,为高效数学课堂的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向学生发号施令,要求学生完全听从教师的安排,即使学生在学习上取得了进步,他们也只是用机械的词语来敷衍学生,这完全脱离了发展性的评价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长处,在学生解决问题产生新想法时,教师要及时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做出评价,灵活都运用语言艺术,改变学生的人生。

4.一视同仁,促进共同进步

一些教师只关注优等生,很少对学困生进行管理,甚至有些老师对学困生视而不见,只要他们不在课堂上捣乱就可以了,至于他们是否在学习是无关紧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级中的凝聚力就会下降,学生之间就会出现隔阂,这是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因此,在新时期,教师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初中生都能够得到发展,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鼓励学生随时参与到数学课堂,做到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教学与学法相结合,统一指导与个性指导相结合,形成强大的教学网络,便于教学顺利向前,促进知识内化,提升初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要创造平等和谐的数学课堂,放下自己的身架平等地与学生交流,给予学生应有的权利,在教学中要多列举生活案例,克服初中生的思维障碍,让他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总之,如果初中生想在数学方面取得成就,他们就必须具备学习自信心。初中生自信心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加强对初中生的关怀与尊重,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营造具有知识性和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使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还应指导数学学习技巧,帮助初中生设定学习目标,多做鼓励评价,让每一个初中生都能充满自信。

猜你喜欢
挫折初中生数学知识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Holism in Education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挫折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终身不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