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美术新媒材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策略研究*

2021-11-22 00:23刘童彤
小学生 2021年12期
关键词:媒材美术作品美术

⦿刘童彤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媒材大量出现,如电脑、太空泥等,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美术新媒材工具和手段,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让学生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提高审美能力,从而提升其美术素养。

一、选用生活化的新媒材

不同的新媒材材料可以让学生呈现出不同的美术风格作品,教师选用生活化的新媒材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发现和观察,利用一切可能的材料,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生活中的绘画材料特别丰富,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可能成为绘画材料的物品,如废旧的报纸、植物、石头等物品。学生通过观察和发现就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新媒材,这样每个学生就可以自主选用生活化的新媒材,而每个学生选择的材料也大不相同,学生利用这些新媒材积极创作,就会得到不同的绘画作品。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面对的新媒材不同,创作理念不同,绘画手法和色彩等方面都不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充分创作,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在大自然中寻找新媒材,如棉花、树叶、果实、羽毛、贝壳、石头、沙土等材料,丰富学生的新媒材材料,让学生可以有较多的材料可供选择,这样从根本上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二、在诗配画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诗配画是学生在学习了古诗之后,对其内涵和思想情感都有了一定程度理解和掌握之后根据这首古诗的内涵和情感创作一幅美术作品,也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重要教学内容。

例如教师在教授胡令能《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的时候,就应当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首古诗的内涵,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诗中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学生在了解写作背景和作者所描绘人物的着装和形象之后,充分发挥其想象,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合理选择自己适用的新媒材,然后展开创作。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发挥了其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在写生画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学生在写生的时候面对同一场景和同一物体的感触不同,想象力不同,思维模式也不同,所选用的新媒材也不同,这就导致学生的写生画之中会存在个体差异性。教师在写生画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自主选择新媒材,根据自己的想法创作美术作品。

学生在写生的时候可以选择全景,也可以针对所看到景物的突出部分进行创作,有些学生在作品中使用贝壳和砂石来增加作品的丰富性和真实性,而有些学生则是利用一些羽毛来装饰树干等。学生在写生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合理选择和利用新媒材,创作出不同的美术作品。

四、在欣赏经典作品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大师的经典名作,是经过千锤百炼和时间的沉淀而留存下来的。每一幅作品中都有值得学习和了解的地方。但是同样很多大师的作品也不是那么容易读懂,这样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选取合适的大师作品引导学生去欣赏。让学生针对这些经典作品进行临摹,教师鼓励学生在临摹的时候自主地选择新媒材,并且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学生在临摹的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重点突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这就导致学生创作作品的差异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五、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美术教师干巴巴的授课方式既不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美术作品的特点,又不能使其很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又不利于学生提高其美术欣赏的能力。美术教师应当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运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较多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研读每一幅美术作品,这样学生面对每一张色彩缤纷的美术作品时就可以从欣赏的角度出发寻找其美感和艺术价值。学生对作品中的新媒材进行欣赏,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六、结语

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地引导学生合理选择新媒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作出不同的美术作品,提升自我美术鉴赏能力。

猜你喜欢
媒材美术作品美术
美术篇
特殊美术媒材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从媒介角度看当代漆画艺术语言的拓展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例谈美术“造型·表现”领域作业媒材的选择
读《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引发的几点思考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