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俗文化的汉语习语英译策略研究

2021-11-22 09:20肖梦瑶范丽军
现代英语 2021年2期
关键词:音译习语风俗

肖梦瑶 范丽军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一、引言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文化呈现出相互交融的趋势,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文化也在不断交流,在融合中得到创新与发展。随着中国的发展,愈来愈多的他国人士想学习中国知识,了解中国文化。习语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化的积累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形成,所以很多的习语都负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恰当的习语英译在跨文化交际里是非常重要的。汉语界学者通常将idiom在汉语中的对应词称为“熟语”。比如,武占坤将熟语分为谚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和锦句五类。王勤则认为,“熟语是词汇体系中大于词的固定词组的类聚体。它含有5个成员: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和俗语……”。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文化背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翻译这些文化负载词的时候要仔细斟酌,避免因为翻译不当而造成一些误解。文章旨在针对不同的习语文化负载词找到最合适的英译策略,以便使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能够了解到更多的中国文化。

二、风俗文化与习语的关联

自古以来,人们对风俗的定义很多,比如在«汉书»中对于风俗的定义:“上之所化为风,下之所化为俗。”«诗经»中的«风»指的就是一些民谣,“国风”大多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中进行的口头创作,一般都与当地的生产活动有关,所以大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民俗与风俗意思相近。近代以来,也有许多的民俗学家对于民俗的定义,比如王端的«对外汉语的民俗语言与民俗解说»中对民俗的定义:“‘民俗’简单地说就是民间风俗习惯,社会长久形成的习俗惯制、利益信仰、风尚的总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民间生活、文化模式。”因此,可以看出风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者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文化。风俗文化是人民所创造,代代相承,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形成人们心中的一种力量,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民俗文化起源于人们的生活,所以会在人们的语言、行为之中有所体现。人们为了将这些文化更好地表达出来,就会形成一些特定的习语。这些习语是在人们的一些特别的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所以在风俗文化中的习语,一般是具有固定形式的词组,习语所表达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里单个的词义进行推测。习语的英译是idiom,该词在西方一般都是指代习惯用语,但是在中国,很多人将其译为“成语”“俗语”等,但是近年来也越来越偏向于“习语”。现在学者们将习用的、有固定形式的短语统称为习语,以便于研究。很多的习语简明扼要,韵律协调,幽默风趣,形象生动且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以及鲜明的文化内涵。

三、风俗文化中的汉语习语的英译难点分析

习语的含义和语言形式有很多,包惠南曾指出:习语的特点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形象性、文化性和整体性。形象性:习语的表达形式有很多的修辞、典故和形象,充分地展示了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文化性:习语大都是文化负载词,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充分地展示了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汉语的语言特色。整体性:习语是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从而固定下来,成为人们的习惯表达方式。习语的结构一般是固定的词组或者短句,它所表达的意义不只是其构成词的各个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这一个整体所表现出来的意义。

(一)原语言与译语没有完全对等的词

汉语习语大都是文化负载词,风俗中的习语很多都是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由于每个民族或者国家都有其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所以在英语中很难找到与其对等的词语。

比如说“狗不理”包子是我国很有名的一个小吃,据传,当时老板在卖包子时,让顾客自己拿包子,和顾客不进行太多的交流,久而久之人们就笑称老板,“狗子卖包子,一概不理”而因此得名“狗不理”包子。如果在这里将“狗不理”包子进行直译为“Dog don't care”,意思就完全不同,让他国人士更无法理解。中国有很多的食物是西方人完全不了解的,比如像火锅、饺子、月饼等这样我国特有的传统食物,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对于西方人来说也是完全超出自己所熟悉的范围。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是人们经常说的一个谚语,激励人们坚持锻炼身体。“三伏”和“三九”都是中国的农历用“九九”来计算的时令。如果在翻译的时候如果直接直译为three fu和three nine,对于西方的读者来说是非常难以理解的。

在中国还有一些表示气象的语言,这些特殊的表达方式是中国古人根据气候特点和人们的生产活动而创造的特殊表达方式,所以中国传统的节气对于西方人也是很难理解的,对于雨水、惊蛰、白露等这些的节气名称,如果进行直译不加任何的解释,对于译语读者来说只是一个中国词汇,完全没有意义。

(二)原语言与译语不同背景下的词汇存在差异

在汉语习语英译的时候虽然在英语中有相应的说法,但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意义却完全不同,因此在翻译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些词汇差异。

比如在中国的风俗文化中,“红娘”是指为男女双方恋爱结婚的介绍人或者婚姻中介,“红白喜事”是指婚礼和葬礼,如果不考虑文化背景,直接将“红娘”译为a red woman,将“红白喜事”直接译为red and white happiness,这样不仅西方的读者理解不了,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也没有表达出来。所以可以将“红娘”意译为matchmaker或marriage agent,“红白喜事”意译为 wedding and funerals。

“唱反调”在英文中有与之对应的翻译to sing a different tune,“唱反调”在中文中的意思是发表与某人完全相反的言论,有与某人针锋相对的意思,to sing a different tune在英文中所表达的意思则是改变某人的观点或者态度。

自食其言在英文中有与之相对应的to eat one's words。但是这两句话在各自文化背景下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在中文的表达中自食其言是指某人说话不算话,承诺给别人的事情却做不到。而to eat one's words在英文的表达中指的是收回某人所说的话,承认前言有失,还带有羞愧的感情色彩,通常也是用于强迫别人收回所说的话。

(三)汉语习语中有很多一语双关的词

双关这种修辞的方式在汉语和英语中都经常存在,但是汉语和英语在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在汉语中的双关有谐音双关、同形双关、语义双关,还有汉字的偏旁部首造成的析字双关等,所以很多的双关语在英译的时候会出现困难。

在中国传统的婚礼习俗中,会在新人的床上放柚子、枣、花生等,其中柚子与“有子”谐音,枣与“早”谐音,花生则是代表生育的意思,所以这些东西的摆放在民间的婚俗中是取了“早生贵子”的谐音,祝福结婚的新人早生贵子,子孙满堂。

双关语的用法在中国的古今文学创作中更是数不胜数。比如“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其中的“绵绵”不仅形容了河边青草的姿态,也形容人的情思,因此形成一种语义双关。清朝初期金圣叹在刑场上和他的孩子所作的对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中,“莲”与“怜”谐音,“梨”与“离”谐音,因此形成谐音双关。这两句诗看似在形容水果,其实是在含蓄地表达了父子的离别之苦。

四、风俗文化中的文化习语翻译实践

风俗文化不仅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有所体现,而且有一些还存在于人们的心中,约束着人们的行为。这些习语作为载体,将这些风俗文化更好地表达出来。对于这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在翻译的时候要找到最合适的方法。翻译不仅仅是两种不同语言简单转化的过程,译者的任务不仅仅是让译语读者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更多的是希望通过理解能够感受到原语言文化中所蕴含的各种文化信息。翻译目的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汉斯·弗米尔提出的翻译理论,其核心是:让译语读者在自己的文化背景下能够完全理解译文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在翻译目的论中,目的原则是其最主要的原则,即让不同文化背景译语读者能够理解不同的文化。从目的论的视角下来探索风俗文化中汉语习语的翻译策略,主要概括为三种:移植法(直译和音译),替代法(意译和转译)和注释法(音译+注释)。

(一)移植法(音译)

移植法应用的主要方法是音译法,直接用原语言文化中的词汇,以音译的方法来进行翻译,这应该是源语言文化传播的最大限度了。这种方法主要是应用于源语语言与译语语言的中的零等值的词汇。比如中国的麻将,是中国一种特有的博弈游戏。通过音译的方法不仅有效地传播了原语言的文化内涵,而且促进了英文的发展。

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传播,这样的词汇也越来越多,比如:阴(yin),阳(yang),太极(Taiji),二胡(Erhu),麻将(Mahjong)等词汇对于译语读者而言已经非常的熟悉。近年来我国也在不断地提倡文化自信,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人民的底气,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志气。在翻译一些中华文化所特有的文化习语时,也可以直接进行音译,让中国的文化更好地传播到世界。

(二)替代法(意译和转译)

中西文化虽然有很大差异,但其中也有很多文化是有共同之处的,虽然有些原语言中的词汇在译语中找不到完全对等的词汇,但为了能够让译语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所传达的意思,可以采用同义词、近义词或者以其他角度的措辞来进行替换,来实现翻译的目的。

例1:南京的风俗:只要新媳妇进门,第三日就要到厨下收拾一样菜,发个利市。这菜一定是鱼。取“富贵有余”的意思。

The custom in Nanjing is for all brides to invite good luck by going to the kitchen on the third day and cooking a fish,which stands for fortune.

“收拾”在«汉英词典»中相对应的译法有四种:①get things ready; pack.②put in order; tidy; clear way.③settle with.④repair,mend.如果不明白原文的意思,这四种的其中任何一种解释都很难准确地表达“收拾”在此文中的意义,文中的“收拾”是指的是“烹饪、制作”。在这里直接做意译处理,可以减少译语读者的负担,便于他们理解。同样“富贵有余”在这里也直接做意译处理,让译语读者更好理解。像这样的意译法不仅减轻了读者的负担,也让文章变得更加的简洁明了。

例2:“芹儿呀,说老爷的谕:除了上坟烧纸,若有本家爷们到他那里去,不许接待……”(«红楼梦»第九回)

“As for Chin, you must given him a good talking to:they are not to receive young gentlemen from our house expect when they go to sacrifice at one of the grave there...”

“烧纸”是中国人祭祀亡灵的一种特殊的民间风俗,英文单词sacrifice可以找到与之相似的含义,所以就直接来进行替代,如果这里用直译的方法将“烧纸”直接译为burn the paper就会失去其在汉语中所表达的祭祀的意义。

例3:民谣“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指清明时节,年轻男女戴上用柳条编制而成的柳冠或柳环,具有“留住青春”的寓意。

On Tomb-sweeping Day, young men and women wear willow crowns or willow rings woven with wicker,which symbolizes youth retention.

在以上的例子中,将“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这句民谣省译了,这样也不影响读者对原文主要意思的理解。如果为了保留原文化把前面民谣部分直接进行直译,还要对译语读者进行解释“红颜”“皓首”等词汇的意思,会增加读者的理解负担,所以在进行英译时直接将这句话意译,这样不仅能够避免赘述,而且有利于译语读者理解。

(三)注释法(音译+注释)

这种翻译方法是一种补充性的翻译方法,实际上就是先用音译直接翻译,然后再意译进行注释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一些汉语习语在译语的文化之下是完全没有出现过的,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保留原语言中的文化特色,还有利于译语读者更好地理解。

例4:在安徽,徽州人家大年初一,无论老幼,第一道食品是每人一碗枣栗茶,“枣栗”和“早利”发音相谐,表示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New Year,people of Huizhou, Anhui Province,whether young or old, eat a bowl“zaoli” tea(jujube and chestnut tea)for each person.The words “zaoli”(the Chinese pronunciation of jujube and chestnut)and “zaoli”(It means that people make profits as soon as possible in the new year.)sound harmoniously,indicating people's good expectations for the New Year.

在例4中对“枣栗茶”采用了音译加注释的方法。因为原文所蕴含的风俗文化是通过“枣栗”和“早利”互为谐音而体现出来的,如果直接进行意译,虽有利于译语读者理解,但是所原文所蕴含的文化却很难表达出来。通过音译加注释的方法不仅能够将原文中所蕴含的风俗文化很好地传递出来,而且有利于译语读者的理解。

例5:在小孩成长的过程中,少不了穿百家衣、吃百家饭。这是中原饶有兴趣的一种民俗,据说,这样孩子可受到百家的庇佑,免除灾难。

In the process of a child's growth,it is necessary to wearing baijia yi(a piece of clothes made by asking 100 families for some cloth)or eating bajia fan(a meal made by asking 100 families for some grain).It was an interesting folk custom in central China,and it was said that in this way children could be sheltered from disasters by hundreds of families.

“穿百家衣,吃百家饭”是一种民间的育儿风俗。在中国古代,人们为了给孩子祈福,让孩子能够免于灾难,要向亲朋好友讨要一些碎布,用这些碎布为孩子缝制成的一件衣服为“百家衣”,给孩子穿上;或者向邻居讨要一些粮食,混合在一起煮出来的饭叫“百家饭”。“穿百家衣,吃百家饭”是父母希望能够托大家的福,期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此处用音译加直译的方法,让译语读者了解“百家衣”“百家饭”的含义,在后文又阐述了该习俗的代表含义,既传递了原文的基本信息,又实现了翻译目的。

五、结语

风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充分体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民族特色。风俗文化中的汉语习语经过历史的沉淀而逐渐形成,这些习语不仅能够描绘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东西,还可以将那些内化在人们行为举止间的无形的精神表达出来,所以习语承载了很多的文化。文章以风俗文化为出发点,对汉语习语的英译策略进行研究,剖析不同类型的风俗文化的民俗特色,有助于译者找到最合适的翻译方法,达到最好的翻译效果。

猜你喜欢
音译习语风俗
太平风俗美
音译研究(2007年~2021年)回顾与反思
不同国家母亲节风俗
论外汉音译的意义关联
英汉外来借词(loan—words)互译
跟踪导练(四)4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
习语自有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