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理论学习阵地建设的实证研究
——以湖南省衡山县永和乡为例

2021-11-22 10:06湖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彭永宏黄新辉蒋叶
办公室业务 2021年22期
关键词:阵地学历调研

文/湖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彭永宏 黄新辉 蒋叶

一、提出问题

基层理论学习工作是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基层理论阵地建设是理论学习工作的基本依托,加强阵地建设,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使阵地始终成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坚强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乡亲们奔小康、维护农村稳定的领导核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真正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我们随机对三个村(居委会)的理论宣传阵地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1.理想实验对象。本次调查采取整体抽样的方法,从衡山县永和乡2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中随机抽取5个村(居委会),计划发放调查问卷5份,回收有效问卷5份,达到100%的有效率。2.实际实验对象。调查小组采取整体抽样的方法,从衡山县永和乡2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中随机抽取3个村(居委会),计划发放调查问卷3份,回收有效问卷3份,达到100%的有效率。

(二)研究方法。1.实地考察法。经过数天的走访,调查当地的实际情况。2.访谈法。与当地村民及村支两委的党员干部进行了交流。3.调查问卷法。在结合村(居委会)的实际情况和咨询了村(居委会)党员干部的基础上填写了调查问卷。

三、数据结果及其分析

(一)调研的第一个地点是衡阳市衡山县永和乡文桥村。由调研数据可知,文桥村初中、小学学历的村民占据了整体的多数,高中生学历的群体占比较小,村民学历的可提升空间较大,主要原因是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大学生作为新生力量,村民们普遍觉得,村里走出一名大学生不容易,大学生回家乡工作没有好的发展前景。另外,大学生回乡工作的意愿较低。可见,乡村教育的振兴显得十分重要。文桥村的党员总共有54人,其中60岁以上21人,45~59岁21人,45岁以下14人。党员中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有11人,高中学历有24人,初中学历有17人,小学及以下有5人。据调研数据显示,党员受教育程度较高,有64.8%的党员接受过高中和大学的教育。但部分党员同志接受的是初中、小学教育。基层党员年龄结构偏大,应该加强培养年轻党员,优化党员年龄结构。文桥村常年在家人口1360人,外出务工510人,外来人员10人。不少家庭存在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的问题。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谋生。村里的理论学习阵地建设设施较全,比如,有广播站、网站网页、理论学习讲堂、文化活动场所和自办报刊等。此外,微信公众号正在建设中。广播站面向群众,其内容基本是通知、理论学习和红色歌曲等。网站内容、室外宣传栏和图书室图书的更新及时,经常引入时政新闻。不足的是,理论宣讲的次数较少,基本由村里自发组织理论学习。

(二)调研的第二个地点是衡阳市衡山县永和乡咸宜村。由调研数据可知,咸宜村的总人口较多,高中以上文化学历人口占比低于文桥村,主体是小学学历的人口。在走访中了解到,咸宜村以前有一所小学,所以该村拥有小学学历的人数较多。据调研数据显示,咸宜村共有党员53人,其中60岁以上27人, 45~59岁12人,45岁以下14人。党员中大学及以上学历有3人,高中学历有10人,初中学历有30人,小学学历及以下有10人。年纪较大的党员占据了多数,年轻的党员正在发展。常年在家人口1800人,外出务工300人。相较于文桥村,咸宜村的公共文化场所的建设面积比文桥村大,能容纳更多的观众。其次,文化建设方面,群众参与感更强,咸宜村的广场舞队几乎每天都有表演。

(三)调研的第三个地点是衡阳市衡山县永和乡新场市社区。由调研数据可知,新场市社区的理论学习阵地建设是其中最好的,街道宽敞整洁,店铺林立,社区的经济发展形势良好。该社区拥有大学学历和高中学历的居民占比较高,反映出良好的教育能够促进地区的发展。新场市社区共有党员84人,其中60岁以上24人,45~59岁40人,45岁以下20人。党员中大学及以上学历有14人,高中学历有25人,初中学历有30人,小学及以下学历有15人。社区的党员人数较多,但中老年党员占据了整体的多数。年轻党员急需培养。新场市社区常年在家人口1800人,外出务工1563人。社区人口多,待在社区的居民大多就近开店铺。外出务工的是青壮年劳动力。据调研数据显示,新场市社区的理论学习阵地建设比另外两个村要好。比如,在疫情防控期间,居民们担心流浪狗会携带病毒,会驱赶、用药毒害流浪狗。社区工作人员面对这一情况,首先向上级请示报告,其次用广播告诉居民对流浪狗的处置方法,然后社区工作人员将这些流浪狗集中起来圈养,打疫苗,确认其安全了,可以由居民领养。这些处理做法,是值得学习的。社区理论宣讲讲堂的建设非常到位。讲堂的面积较大,讲堂的座位数量也比另外两个村多,能容纳更多的人参加理论学习。主持台上有显示屏、投影仪和摄影机等设备。

四、基层理论学习阵地建设的反思与讨论

(一)存在的问题。1.理论学习和场地的条件有限。在调研中,了解到村(社区)里党员有外出培训的机会,但他们下基层的时间不多。大部分时间在办公室办公。故理论学习要占领网上宣传新阵地,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村(社区)应该建设自己的网站网页、微信公众号等网上平台,通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村(居)民们参与到理论学习中来,为其参加理论学习创造条件。2.领导班子建设有待加强。从目前来看,存在“能干的引不进,干不好的出不去,拔尖的留不住”的现象,党员结构单一老化,缺乏专业人才。比如,能够登台讲课的党员不多,受学员欢迎的更是少数。干部年龄偏大,有的村40岁以上的党员占比达到60%以上。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理论学习阵地建设。3.理论学习阵地建设分工的模糊性和群众参与性弱。平时的理论学习是村(社区)的党员干部组织大家进行学习,村民认为,理论学习建设阵地出现问题是村(社区)党组织的事,认为所有的工作都离不开村领导。党员干部之间没有明确分工,群众参与性弱。

(二)加强理论建设阵地构建的对策。1.建立完善机制,拓展基层理论学习的渠道。完善的体制机制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因素。要明确工作责任,督察要规范化、日常化,并有专题督查。要利用“互联网+”开展理论学习,拓展基层党员和群众理论知识学习的渠道。对此,基层党组织要优化考核制度,充分鼓励党员、群众参与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基层党组织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2.加强基层建设,打造好理论建设的前沿阵地。理论宣传阵地建设的关键在基层。所以要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理论学习,要做到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故需要选拔一批有创造力、有文化、有理论功底的党员、群众到基层,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强化村(居委会)的公共文化场地建设,加强村文化站力量,落实 “一村一名宣传员”,培养本土文化宣传人。3.坚持从小处着手,强化基层理论学习阵地建设。加强理论学习阵地建设,强化理论学习阵地建设的条件保障。对此,可以利用一些APP建立群聊,公众号,开设网站网页,并组织广播宣传、理论宣讲等线上活动。从而为网络舆论宣传助力。4.组建高素质的人才团队。基层理论学习阵地建设,要实现参与人员组织入网、活动在场、交流在线,建设好更多的协同型理论学习组织。为此,理论宣传必须要建设一支立场坚定、本领过硬的工作队。一要坚持把理论宣传作为第一要务,组建基层领导班子,并选拔擅长理论建设工作的优秀基层干部担任重要职务;二是制订《理论宣传干部培训规划》,为相关干部外出学习提供条件,不断提升干部能力。

猜你喜欢
阵地学历调研
微者“微”乎?——渭滨区依托小区微阵地获得城市大和谐
书屋“小阵地”教育“大课堂”
无限追踪(二)
按图索骥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膨胀学历
知识无力感
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