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标点符号语用功能探究

2021-11-22 10:23张命权
现代英语 2021年14期
关键词:连接词标点符号逻辑

张命权

(贵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一、引言

标点符号是语言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语言系统中记录语言时具有重要的地位。国外对于标点符号的相关研究起源于英国语法学者Quirk等人于1985年编著的《英语语法大全》,该书对英文标点符号的作用进行了理论构建,将所有英语标点符号分为分隔和指明两种功能,并用实例对其具体用法进行了详细说明;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也从功能语法的视角将标点符号划分为边界标记、地位标记和关系标记;之后有很多学者相继对标点符号的功能在分类标准、定义和术语名称方面进行了不同的阐释。国内学者主要从出版编辑、翻译和语言学等三个方面对标点符号进行了相关研究,但他们的相关研究主要以经验总结和描述居多,分析较少,缺乏理论和实证研究,尚未形成成熟的研究体系。

二、语用功能

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英文标点符号主要包含14种。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发现有些英文标点符号在不同文体或不同语境中可体现出不同的语用功能,而某一种语用功能也可由不同标点符号来实现。下面将分别对部分英文标点符号的不同语用功能进行分类阐释,并对其进行例证分析。

(一)分隔功能与指明功能

Quirk等人(1985)将标点符号从具体用法上升到了理论层次,将所有的英语标点符号分为“分隔”和“指明”两种功能,并指出标点符号的分隔功能指用英语标点符号来分隔相连的单位或被包容的单位,而指明功能主要涉及小句间的语法、语义和语用差异。

1.分隔功能

Quirk等人(1985)指出标点符号的“分隔功能”指切分“连续性”语言单位:主要是分隔相邻的词汇或分句,如“/”在商务信函中分隔日期24/12/2017,和切分“内包性”语言单位:主要对复合句中的各种不同成分进行分隔,如:A teacher who only teaches what he or she thinks is important to the students but doesn't know what his or her students need,when organizing the class,is not a qualified one.

该句中双“,”将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分隔开来,主从句之间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读者易于理解。标点符号的分隔功能主要体现在其“隔”上,如果两个或者三个语言单位中间没有这个标点符号会造成语法错误、语用的混乱或层次不清,因此可以肯定,该标点符号就体现了其分隔功能。

2.指明功能

英语标点符号的指明功能主要涉及语义、语法和语用差异,主要表明一个话语的语用结束和语气类别,最常见的如:问号表示疑问,用撇号表明缩略形式或者所有格,用感叹号表示惊讶等强烈感情色彩。除此之外,括号、冒号、破折号、逗号和省略号等具有更为特殊的指明功能,如:Having overworked for several weeks in the company,he spoke out his urgent need:relaxation!该句中“:”用来指明其前面需求的具体内容为“放松”;标点符号能传达出仅靠语言文字本身无法表达出的含义,弥补文字本身的缺陷,结合语境,与语言文字和文本一起共同从时间、空间和情感上更深层次地表达语用。

(二)替代功能与连接功能

英语标点符号除了具有Quirk等人提出的分隔功能和指明功能外,还有一种以上两种功能均无法解释和说明的功能:替代功能,即在句子中用英语标点符号来替代英语词汇(许鸣,2001)。此外,人们还发现,英文标点符还有另外一种功能:连接功能。

1.替代功能

标点符号的语汇替代功能的理据,一方面可能与人们的语言使用经济性原则或省力原则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语境和上下文因素(徐兴胜、刘炜,2009)。为了方便朗读和节约空间,科技英语和新闻英语中经常用某些标点符号代替字母或词汇,如:Mr.= Mister, can't= cannot, Co., Ltd =Company Limited 等;Australia, US Seek More Ways to Promote Trade=Australia and US Seek More Ways to Promote Trade。 该句中用“,”替代词汇“and”,用标点符号代替词汇以节约空间版面。

2.连接功能

某些合成词倾向于使用重标点,即在构成过程中习惯用“-”把两个词素连接起来,以形成一个独立的合成词,如:hide-and-seek, air-conditioner,X-ray,son-in-law,a father-knows-best attitude等;在句法层面,具有形合属性的英语语言决定了在两个分句之间往往需要一个连接词来连接,换言之,一个连接词仅可以连接两个分句。有时为了分句间显得紧凑、简洁或者达到某种修辞效果,可以利用标点符号替代连接词以实现连接功能,如:You've decided that you will resign—what advice can I give you?该复合句中一共有三个分句,应该有两个连接词。为此,除了“that”外,“—”就充当了一个连词,将接前后两个分句进行了连接,使其构成一个完整的复合句。

标点具有指称、省略、词汇衔接和连接功能,作为衔接的一种手段,标点符号起着与其他衔接手段相对等的功能(高原、刘润清,2002)。为此,如果为了表达需要,可用冒号、分号或连字符号替代连接词将两个分句连接起来,产生一种特殊的效果。

(三)逻辑功能与情感功能

逻辑源自古典希腊语(logos),最初的意思是“词语”或者“言语”,引申出“思维”或者“推理”,主要涉及推理分析和因果关系的论证;情感(emotion)与相对于理性的逻辑互为两级,被视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体验态度。英文标点符号在书面语中所体现出的逻辑与情感功能可激发读者兴趣,引起共鸣,如:

1.逻辑功能

所谓标点符号的逻辑功能指的是标点划分句子结构层次的能力,任何起分隔作用的标点符号都具有此功能(袁影,2003)。有些标点符号除了常规功能外,如“反常规”使用,则会产生不同的逻辑效果,如:When the student walked on the campus for the first time,everything was fresh:The trees were waving to her; the flowers were smiling to her; the birds were singing for her.该句中“:”后面的三个分句之间并没有使用常规的句号,而是使用“;”进行连接,此处属于特殊用法,突显出特殊的逻辑意义:表明这三个分句属于同一结构层次,并无先后顺序和轻重之分,整个段落结构清晰,紧凑严密,行文顺畅,具有一气呵成之势。相比之下,如果改用句号隔开,则显得比较零散和孤立,缺乏整体连贯性。

又如:Famous authors'styles—a Tennessee Williams play or a plot by Ernest Hemingway or a poem by Robert Frost T.S.Eliot—are easily recognizable.

该句中“styles”是上义词,双破折号里面的内容属于结构层次和地位低一个级别的下义词,是被包含关系,主次逻辑关系清晰。如将原句中的双破折号改为双逗号后,该句的语法同样完全正确,但是第一个逗号前面的“styles”和其后面的四个成分究竟是属于同级并列关系,还是上下级关系?此时,整个句子语用逻辑就会变得含糊不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2.情感功能

标点符号的情感功能意指标点可以传达某种情绪和意向。情绪包括兴奋、悲伤、惊讶和疑惑等,叹号和问号可以最直接地体现这类情绪,而意向主要指作者对某个方面的突出或强调。意向的实现,也可以通过标点的恰当使用来完成(袁影,2003)。如:“Give it up, mother-,” he threatened.“Give it up.”该句中mother后面的短划线表明粗鲁的劫匪在威胁辱骂作者时,拖长了“他妈的——”后面的尾音,表达了一种作者想有意强调劫匪极度嚣张情绪的情感,体现了一种强调的情感功能。

分号和破折号具有语用上的逻辑功能和情感功能,因此,合理使用标点符号能更加准确而清晰地表达段落之间的语用逻辑和语言文字无法表达的特殊情感。

三、结语

文章根据不同文体的语用特征,将英文标点符号分类为分隔功能与指明功能、替代与连接功能、逻辑与情感功能三大类,并对其语用功能分别进行了例证分析。但需要说明的是,在整个英文标点符号系统中,某个标点符号除了以上讨论的主要功能外,可能还有许多其他的功能。如,“/”在商务信件中除了选择功能外,还具有替代功能和分隔功能;“,”既具有分隔功能,又具有连接功能;“.”既具有表示句子结束的指明功能,又具有在词汇中替代其他字母的替代功能;另外,同一种语用功能可由多个标点符号来表达,如两个分句之间的连接功能可由“;”“:”和“—”这三种标点符号来实现,指明功能也可由“:”“,”和“—”来实现。当然这些不同标点符号之间存在语用上的细微差别,人们需要将标点符号、文字和文本有机地融合,根据不同文体风格特征来分析语境,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英文标点符号,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

猜你喜欢
连接词标点符号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逻辑
标点符号的争吵
宾语从句的语序
连一连
标点符号们的争吵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吸引阅卷老师的“连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