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本课堂下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析

2021-11-22 10:37陈宜暖
读与写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理念语文

陈宜暖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金沙小学 福建 三明 365050)

前言

现代背景下,生本教育理念核心是学生,以生为本教育的本质是围绕学生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语文作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课程,在新课改推进中,如今各个领域都在迎合新课改体系,改良教学方法和思路,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实现学生素质能力有效培养。小学语文教育需要贯彻生本理念,打造高效语文课堂,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与成长而言具有现实意义。

1.生本理念概述

所谓的生本理念说的就是教育中,教师将学生看作是课堂主体,一切教学内容全部围绕学生设计。生本理念强调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学校需要改变过去的师本教育模式,朝向生本教育发展。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探索学习,将知识彻底变成学生自己的能力。

2.小学语文生本理念贯彻必要性

面对时代的快速发展,如今社会为了提高教育有效性,需要改变教学思路,体现与时俱进的教育追求。小学语文教育有必要从语文素养、语用能力角度切入,为学生提供良好环境[1]。生本理念背景下,学生才是课堂学习主体,教师需要明白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体现意义,改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当前小学语文教育虽然已经在教育改革中获得了进步,但还是有许多问题。比如学生认为课堂教学十分无聊,没有提起学习兴趣,学生无法产生学习热情。生本理念可以让课堂变得有趣、充满活力,学生形成语文知识学习热情,能够主动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之中。

3.小学语文教育生本理念贯彻方法

3.1 创建平等教育环境拉近师生距离。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在言传身教中教学,确保语文教育有序进行。教师教学的时候需要充分掌握生本理念教育追求,摆脱传统教育思维。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思考教学方法、教学方式[2]。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学习语文知识,完成语文教学过程。教师需要创建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语文教学期间教师应做好学生学习引导,体现生本理念价值和意义,使学生能够产生语文学习兴趣与热情,产生学习动力。教师布置教学内容的时候,因为环境和谐,所以学生能够迸发潜能、积极参与,提高语文学习效果与质量。小学语文教学期间教师的有效引导十分重要,能够提高教学有效性。

3.2 创新思路开发思维。语文教学过程中,知识点的讲解,不是说教师简单的将知识一股脑交给学生即可。教师有必要引导,更新教学模式[3]。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跟进学习需求,活跃学生思维活力。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形成了活跃的思维,小学阶段语文教育中,教师作用十分突出。教学期间,教师做好教学资源整合,创造有趣、生动的内容吸引学生,使学生表现出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注意力,快速进入状态,高效率学习知识。

3.3 关注过程合理设计教学。教师必须贯彻生本理念,课堂教学期间体现学生主导性与积极性。学生需要多思考、多表达。教师有必要多关注学生想法与意见。课件准备期间,合理选取素材,根据具体情况,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主动参与,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内容,明白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使学生形成学习热情。

3.4 展开教学内容优化推动实践教学有序开展。语文教育贯彻与落实生本理念应重点优化教学内容,合理使用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和实践素质。生本理念在课堂中的引用,做好教学内容优化,以学生心理特征作为主导因素,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实践性意义,使学生活用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教育的生本理念贯彻体现的是当前教改要求。语文教学融合生本理念能够让学生迸发学习兴趣,快乐、有趣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保障学生学习进步。

3.5 情境教学吸引兴趣。语文教学期间,情境教学是非常好的方式,情境教学能够创造学生喜欢的课堂场景、学习环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参与。学生在熟悉的场景和氛围中能够放下戒备、主动投入课堂之中,实现高效率的语文知识学习。比如学习《观潮》一课的时候,学生大多没有见过潮起潮落,更没有见过钱塘江大潮的伟岸。为了吸引学生兴趣,课堂中教师播放从网络中下载的钱塘江大潮视频,学生被画面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展开积极讨论,活跃课堂氛围,学生主动学习知识。

结语

语文教育对生本理念的贯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语文教学必须坚持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利用情境教学方式,使学生形成语文学习兴趣、语文学习积极性。在良好课堂气氛下获得更好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师需要转变理念、思路、方法,优化内容、课堂结构、模式,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提高语文学习质量。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理念语文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