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模式研究

2021-11-22 15:01师丹丹
就业与保障 2021年9期
关键词:咨询师就业指导常态

文/师丹丹

新常态经济具体表现为国民经济发展放缓、经济转变发展模式和工业现代化,是一种对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宏观的判断[1]。以国家为衡量单位,这种新的经济模式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份机遇,具有平缓经济的发展速度、改变经济的结构体系和使服务业产生较快的发展等特点,因而其对企业也产生影响,使得企业进入转型发展阶段,而这个阶段又恰恰与之前的阶段有着不同的人才需求,因而间接地对高等学校学子们的就业产生影响。如果国民经济产生增长,那么就无法避免地使得就业需求产生不确定性。在这种新常态模式的影响下,高等学校的应对措施必然会包含整合其所拥有的内外部资源,并改进其内部的就业指导方案,作为主要供给社会人才的“人才储备所”,高等学校必然也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来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而就业必然离不开就业指导,对就业指导在新常态经济下的新模式的研究分析已势在必行。

一、高等学校现存的就业问题

基于新常态经济背景,应对传统经济模式的方案已不再可行,由于经济新常态使得企业成本越来越高,而处于低成本处的工作人员又越来越少[2]。企业间愈发激烈的竞争以及市场经济的变化、企业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都在促使着企业为更长久地在新出现的陌生环境中生存,因而其不得不考虑如何才能提高自身能获得的利润并减少所需的成本,这就导致了裁员现象的产生,而大部分学生毕业后的目标又恰恰是进入公司,这就使得高校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使得学生们的就业机会更少。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就业机会减少而就业岗位总量又愈发的不确定,这就使得学生的就业越来越难、越来越复杂。众所周知,应届毕业生与已踏入社会的毕业生在就业能力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再加上市场对于不同岗位人员的需求量不同,且学生们更热衷于从事比较热门的岗位(虽然这些岗位需要通过更加严格的面试,需要更高能力且招录人数有限),这就使得学生就业受到更大的影响并且会给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除去企业和社会因素不谈,学生自身也有许多影响就业的问题。比如,学生在上学期间受到学校的保护,以至于他们对于外面的的生活产生很多不切实际的期盼与想象,但当真正进入社会这个大环境之后,才会发现现实的残酷,才会知道拥有一技之长是多么的重要。从就业的角度来说,学生就业本身就是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双向选择,但当拒绝来临时,学生往往会产生难过、沮丧、自我怀疑以及焦虑等情绪并伴随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从高等学校的立场来说,大部分学校所使用的都是“填鸭式”教育[3],这就使教育行为本末倒置,忽略作为主要部分的学生,而只关注将知识理论灌输到学生脑子里,这种不求甚解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失去大部分的创新思维,限制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导致他们在工作中所能发挥的价值有限。

二、高等学校在经济新常态模式下的就业指导策略

(一)以创业为目的的指导

创新能力每个人都有,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尤甚,而对于大学生们的就业指导课而言,需要做的并不是手把手地教导学生什么是创新、如何创新,而是要将创新的理念传递给学生,就如同点亮新的火焰一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学校不仅将创新的意识传递给学生,还可以主动为学生创造条件,例如主动举办各种相关活动,促进学生对于创新思路的运用。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关于培养创新思维的创新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合理、正确的创业理念,为日后的创业行为打下基础。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日常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教育中,应始终向学生灌输合理的就业观念,使得教书育人与灌输就业理念结合到一起。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对学生的理论教导还应与具体实践相结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技术与网络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因此可以通过播放关于创新就业的网络视频,实现学生在线上线下都能学习相关知识,使得学生在这种倡导创新就业的大环境中得到熏陶,使其就业能力得到升华。教育过程贯穿于对学生的培养中,它们之间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提高职业培训与就业质量的关键是研究长效互动机制,开发人才、提高就业质量需要协调好教师与学生的心态,整合校内外的资源是就业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

(二)创新就业理念渗透就业指导

首先,在学生刚入学时,学校应开始向学生灌输关于本专业就业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明白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需要什么样的专业知识等。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引导学生从高中的应试教育中走出来,让学生古板、只会机械性学习的学习与思考模式改变为开阔的、有创新性的学习思考模式。由于学生在高中期间要应对高考,因而学生、家长和老师关注点都在成绩上,这就导致学生对就业形式、本专业就业前景的认知不足,因此,高等学校应在这些方面帮助学生弥补缺陷,使学生明白职业不仅是一份用来养活自己的工作,还是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精神上满足的途径之一。其次,除上述刚入学不久的新生之外,还有许多已经适应大学生活且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能够明确认识到本专业的前景如何,对于这些人则应该着重于培养其专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着重于培养其与人合作的能力。企业需要的是有专业能力、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有端正的态度的员工,因此,学校应以学生的本专业为根本,开展一些针对性的课程,真正做到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学生的实际能力。与此同时,还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为其在以后步入社会夯实经验基础。最后,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高等学校的莘莘学子们必然会对自己的前程感到担忧。因此,在学生们踏入社会之前,学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教导学生如何应对就业以及企业的招聘。学校一来可以以各专业的特点为基准来帮助学生整理相关信息,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为学生们制定学习计划;再者学校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对其应聘职业进行模拟面试,使其在真正面试时拥有充足的经验。

(三)建设新型就业指导模式

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都设有就业指导课,但是这些就业指导课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却没有体现出理想的作用,归根结底还是没有以学子为本来展开针对性的教育。因此,可以采取“指导教育—实践教育—职业教育—测评教育”的教育模式,将就业指导与学生所学习的专业联系成一个紧密的整体。指导教育主要是教授学生如何制作个人简历、本专业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教导学生如何应对面试等;实践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多参加招聘会,让其在亲身实践中达到明悟如何面对职场的目的;职业教育主要是教授学生理解什么是经济新常态以及如何应对,这包括让学生走进市场,了解本专业的市场需求;测评教育主要是指让学生通过日常的学习生活达到其专业岗位所需人才的要求。通过这些模式,让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大幅度提升,尽量达到毕业即就业的目的。

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对学生进行指导就业的理念,使得就业指导与对学生的教育紧密结合到一起,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理念,提高其自主择业的能力。尽管理论课是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局势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在向学生教授理念知识的同时,还应使学生的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有机结合起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因此可以通过上线部分关于创新就业的网络视频,实现学生在线上线下都能学习相关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就业教育,提升其就业能力。

教育并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而是贯穿于学生从开始培养到培养结束的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提高职业培训与就业质量的关键是做好学生在课上的理论学习与课下的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开发人才、提高就业质量需要利用好各种资源,整合校内外的资源并且协调好教师与学生的心态,这是就业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

(四)推行诚信教育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里,诚信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必备素养,也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因此,我们应该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引入诚信教育,引导学生习惯于诚信待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除学校之外,家庭因素也对学生的教育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想要将诚信变成学生的基本素养,还需要家长们以身作则,从根源上教导学生要遵守诚信的法则。除此之外,还应探索其他方法,将诚信教育完美地融入传统的教育中,建立一条新的教育体系,使诚信观念在学生的心里不可动摇,这必然对学生的就业有着极大的帮助。

(五)建立相关就业咨询机构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的行业再也不是局限于三百六十行,越来越多的新职业已然涌现,职业咨询师就是其中一种。高等学校可以聘请社会上的专业职业咨询师,也可以运用已有的资源自己培养一些职业咨询师。之所以说要培养一些职业咨询师而不是让已有的就业指导讲师代替,是因为职业咨询师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并非寻常的就业指导讲师能够担任,职业咨询师需要能够做到对每位学生做出合理的就业规划,这对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有着极大的帮助。

除培养就业咨询师之外,还应拿出专门的空间,作为就业咨询室。在这里,学生们不仅仅能获得关于就业的建议,还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为其推荐考研、考编、考公等不同出路。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经济新常态这个大环境下,必须对高等学校的就业指导模式做出改变,学生的就业不能只依赖于学校,还需要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学生能够在新形势下拥有足够的竞争力,更好地面对各种变化,更好地走向社会,更好地实现应有的价值。

猜你喜欢
咨询师就业指导常态
无为而无不为
请移走麻木对我的伤害(下篇)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让生殖健康咨询师走近你我身边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