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质弱势群体成因及相应健康促进策略*

2021-11-22 15:46张恒波
体育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弱势残疾体育锻炼

陈 丽 张恒波

普通高校体质弱势群体成因及相应健康促进策略*

陈 丽 张恒波

(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针对高校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并出现低于高中生身体素质的异常情况,对高校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界定、分类及体育课程执行情况进行梳理,认为社会健身环境的不足、家庭锻炼环境的缺乏、学生畏难情绪的失控、学校安全因素的放大是高校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进而从残疾与病症体质弱势学生健康促进手段、非理性体质弱势学生健康促进策略两个方面提出高校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应对建议。

大学生;体质弱势;健康促进;身体素质;体育锻炼

依据2018年的学生体质监测结果显示,近10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质下降趋势得到一定减缓,但总体下降趋势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致使大学生体质达标率普遍偏低,在大学生体质测试及日常体育活动中发生猝死的现象时有发生。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大学生部分素质指标低于高中生的异常现象,引起了国家高度重视,将青少年体育发展促进工程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九大工程的第三大工程。与此同时,教育部也颁发文件规定,大学生体质测试不合格者不予毕业。如何扭转大学生体质逐年下滑的趋势已成为家长、学校、社会乃至国家政府机关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的目的是全面分析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成因,探讨该问题的处置方法,为科学有效改善大学生体质不达标群体的身体素质提供理论依据。

1 高校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界定及分类

1.1 高校大学“体质弱势群体”界定的依据

弱势群体是根据人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地位来界定的,它是社会中能力不足、生活困难、受到排斥的人的统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2)》将其定义为: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标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1]。据此,我们推导高校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定义。

1.2 高校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定义

针对“体质弱势群体”的定义在相关研究领域中众多研究者对此虽说法各一,但基本理论的框架构建大体都趋于一致。潘跃林对此定义为“因身体残疾或病理原因造成的身体素质低下并在以体力为主的学习中处与劣势的群体”[2]。2003年李秀华基于对“特形生”概念的拓展再结合《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试行)正式提出了“体质弱势群体”,刘成对其标准进行了具体量化,其中包括一个条件和两个标准:充分条件是指身体患有疾病或者因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身体残障,使学生进行不了正常的体育活动;基本标准之一是体测不及格,标准之二是BMI>20或者BMI≥26.5,满足任意条件或标准的即可被纳入“体质弱势群体”范畴[3]。

综合既有学术研究来看,刘成、李秀华所提出的概念被其他学者引用的范围更为广泛。因为在对于体质弱势群体的划分上,有的学生体质指数不在标准范围内但身体各项机能完好,体质测试全部合格(诸如健身健美专项的学生),那么这种情况下单纯靠体质指数不适用于判定其为体质弱势群体;而有的学生体重指数正常,身体也没有不适症状,非残疾、病症类,但就是因为平时缺乏锻炼导致测试无法达标,类似于这种“非病理型”学生此时即可被归为体质弱势群体。具体情况还需进行具体分析,因而在此将引用刘成等[4]所提出的概念作为本文的依据,满足以下两项指标之一的高校大学生都属于体质弱势群体:(1)学生没有能力进行正常的体育活动;(2)体测不及格且体重指数(BMI)小于20或者大于等于26.5者。

1.3 高校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分类

依据体质弱势群体的身体机能差异及病理区别,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残疾型体质弱势学生。残疾的类型又可根据功能障碍和肢体残疾来进行划分:(1)聋、哑、盲等身体器官功能丧失的残疾;(2)身体某部分有肢体残缺的残疾。第二类是病症型学生体质弱势学生。主要包括:(1)病情控制不佳、高血压、血糖很高或血糖有明显波动的学生;(2)患有急症并发症的学生,如急性感染;(3)慢性并发症学生,如肾脏脏功能衰竭;(4)轻度活动即可引发心绞痛的学生等。第三类是非病理性体质弱势学生。他们没有特殊的疾病或者身体残障,在此基础上可细分为:(1)为保持身材过度节食、追求自认为的完美身材而导致的体弱学生,这类大多以女生为主;(2)受从小的学习生活习惯影响以致于平时缺乏锻炼、身体机能退化的学生,即使BMI值正常,但在从事体育运动的时候仍然处于弱势地位;(3)体重指数超标、学校组织的体质测试中成绩不合格的身材肥胖的学生。

2 高校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课程执行情况

国内有学者调查数据表明,残疾人数占体质弱势人数的15.9%,而特殊体质(包括肥胖、病症、体弱、损伤康复、慢性疾病等)所占百分比高达84.1%[5]。由此不难看出,残疾并不是大学生不能参加体育课程的主要原因。但随着此类学生的不断增多,身体素质的提高成为大学课堂上的一个普遍问题。日益增加的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和对该群体展开的健康促进手段的必然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1 政策落实不到位,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个体差异兼顾不足,缺乏针对性

调查研究显示,相比于2012年,2018年通过高考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学生增加了54%。这也就是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会有进入大学的可能。现行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对在校大学生的体育课程内容和要求做了具体说明[6],对身患疾病、肢体残疾的学生开设康复、保健课程。但是就算有这么一个政策,但在地方高校的落实中还是不免出现偏差:有一些学校根本就没有开设保健课程,即使开了这些课,场地和专业器材以及在教师的专业性上还要打一个问号[7]。

2.2 免修免考来护身,运动处方难以执行,学生自我锻炼缺失,缺乏自主性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有明确的规定:大学体育免修的适用对象是身患先天性疾病、陈疾、慢性疾病或长期性伤病,不能正常参加体育锻炼和考核者,入学后凭三级以上医院提供的医疗证明,向高校教务处提出申请。在国家的这些政策支持下,病症型体质弱势学生直接把体育免考证明当做一道“护身符”,在出具相关证明后便觉得万事大吉。即使获得了学分,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自身的体能素质水平低下的实质问题。

2.3 畏难情绪作怪,学生认知存在偏差,有意逃避体育课程,陷入恶循环

有许多学生身体无缺陷但身体素质不强、对体育学习兴趣弱化,动力不足,导致体质测试达标率低[8],此类学生多见于超重型,他们的体育锻炼兴趣明显低于正常学生,多将闲暇时间用于个人娱乐放松;大多数上体育课的目的是为体育达标,因肥胖的体态而在运动参与过程中感到自卑,导致对体育锻炼产生抵触心理,而越是抵触,当前状态越是无法改变,因此陷入了恶性循环。

3 高校大学生体质弱势群形成的原因

3.1 社会健身环境的不足

在应试教育这样一个大的教育背景下,“分数唯上”的思想几乎侵袭了每个家庭的父母,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补习浪潮,加上中小学时代家庭作业与补习班的负担沉重,根本无法支配自己所拥有的本来就不多的时间,更不用提进行体育活动。社会上没有形成体育锻炼的风气,没有这种环境的影响与带动,学生离开学校就会丧失锻炼的动力。另外,在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认为只要成绩提高上一所好的大学才是他们最本质的要求,却忽略了身体锻炼,缺乏基本认知和主动性。中学时代,体育课程被主课所占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们对此也习以为常,也就是说这已经成为一个常态。

3.2 家庭锻炼环境的缺乏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最关键的。许多家长们对体育锻炼这一块的认识不充分,形成了错误观念:他们大多往往认为身为学生,只要把学习成绩提上来就行了,体育能过线就足够,不必去花那么多时间在体育锻炼上。更有甚者把体育课程与文化课程对立起来,认为参加体育锻炼就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好钢用在刀刃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家庭对待体育锻炼的看法会直接影响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的热情程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身体力行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孩子才会体会到投身运动的乐趣。

3.3 学生畏难情绪的失控

身材肥胖、身体协调能力不够或者身体缺陷等一系列因素使学生无法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害怕在做动作过程中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或“嫌弃”、在多次尝试动作技能后仍遭受失败,加之自尊心的作用,开始自我否定,学生出于自我保护慢慢建立起逃避机制,当提起体育活动时,心底会滋生反感、抵触等不良情绪,继而形成心理定势,这些影响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极为不利。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高中进入到大学这个舒适圈,不愿再给自己施压,意志品质薄弱,吃不了苦。对于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来说,体测是一道迈不过的坎,面对难以完成的身体练习,对提高自身体能不抱希望,因而身体素质每况愈下。

3.4 学校安全因素的放大

首先,学校基于安全及人道主义援助等因素的考量,对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实施免修免考政策,受益于该政策的部分大学生就会形成“反正不用考,我不参与也没有什么关系”这样一种想法,久而久之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其次,体育课堂上教师在确保教学安全前提下,对课程安排过于统一化,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忽略了体质弱势群体对于课程的接受度;教学内容的设定不够满足学生需求,无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感受不到运动带来的快乐,所以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够高。最后,学校对于运动场地和器材的分配不够满足学生的运动需要,体育课程几乎所有项目都是在田径场完成,多样化体育活动的开展得不到实现,多方面的安全隐患叠加在运动场。近年来,新闻媒体关于高校运动会上学生因参加项目猝死的报道不计其数,学校方面认为保护学生安全比体质测试合格率重要,因此体测不会从严抓落实,让许多体质弱势学生放松了要求,降低了标准。

4 高校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体质提高的路径

基于前文提到的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现状与成因,不论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来看,相应的健康促进手段的举措尽快提上日程显而易见是不可或缺的。那么针对以上三类体质弱势学生,也要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此来响应国家提出的“健康第一”[9]指导思想,关注各高校的体质弱势群体,切实把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作为当下的基本目标,而不再是单单追求体质测试的达标率,这些空有其表的数据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下日益凸显的问题。虽然我国法律法规对公民接受教育、享有体育权利和残疾人接受教育权利都有明确规定,但实施起来却很难拥有保障,需要对不同的情况做具体分析,明确不同体质弱势学生的教学目标,确保目标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4.1 残疾与病症体质弱势学生健康促进手段

针对此类学生,应采取循序渐进、区别对待的原则,设计好体育课程与课外体育锻炼,根据他们的身体情况,安排一些身体当下迫切需要的、切实可行的活动。从他们自身所具备的条件来讲,保健体育项目是他们的最佳选择,技术难度低,运动强度不大,如太极拳[10]、剑术等。

注重体能提升,制定适宜的体育课程要求与标准。看似对病残类体质弱势群体照顾而开设了体育保健课程,但实际上却剥夺了他们以身体锻炼的方式来强健体魄的权利。包括出于对其体质的考虑而弃体育是否公平,都存在巨大争议。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对病残类体质弱势学生的体育课程纲要上做出适时调整,修改有关内容,为他们接受体育教育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11]。如:肢体残疾的学生重点在于改善残肢功能,发展健康器官,若下肢残疾,可对其进行上肢力量进行强化训练;若是上肢残疾,则应加强下肢的锻炼。

优化教学资源[12],提供充足的特殊体育器材保障。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中的体育设施都是针对正常学生提供的,往往忽视了病残类体质弱势这一特殊群体对于身体锻炼的需求,每一位学生都应得到平等的对待与尊重,他们的体育权利应得到保障。为确保体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各高校应增加适合于病残类体质弱势学生的器械与场地,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区分个体差异,调整适合的体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13]。残疾类和病症类体质弱势大学生由于自身跟正常学生体质有较大差异,那么在期末考核时也理应区别对待。有调查数据显示,60%左右的残疾大学生认为体育课堂评价体系不合理[14],这也就间接说明了当前对于他们的课程评价体系存在不足之处。评价不仅仅只是针对期末考核,更应注重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的人的成长;也可以在学生之间展开自评与互评,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身体素质的进步与运动能力的提高,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验。

4.2 非理性体质弱势学生健康促进策略

对于平时不爱运动、从事体育锻炼感到吃力的体弱学生来说,校方应对其体育锻炼进行适当引导[15],以出早操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锻炼。因个体差异与个人喜好不同,在早操的内容与形式上可让学生拥有自主选择权,选择自己兴趣较高的运动项目参与其中,真正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全身心投入到运动中去。

对肥胖类体弱学生注重对膳食的合理安排,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身体形态,锻造良好的学校体育气氛;发挥学校各级体育部门的优势,利用体育俱乐部等方式加强对体育健康理论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在操场或教学楼前等人流量大的地方组织体育游戏,做到寓乐于学,使学生自发参与,培养他们积极的健康态度,树立终身体育意识[16]。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高校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主要以身体疾病不能完成正常体育活动和体质测试不达标或BMI指数在标准范围之外为主要参照标准。该类学生的体育课程缺乏针对性和自主性,在体育课程免修免考的政策落实到位的同时,还将学生的体质健康的提升置之度外,没有切实重视到每一位学生的体育权利,在公平性上存在争议;而且,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中的主体并不是残疾学生,特殊体质学生占了绝大部分,还有部分学生乘坐了“疾病残疾学生的便车”;学生自身对体育课程存在认知误区,处于“逃避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下降----厌恶体育课程”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中。究其原因是“社会健身环境的不足、家庭锻炼环境的缺乏、学生畏难情绪的失控、学校安全因素的放大”,需要采用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和医学处方,合理消解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质健康问题。

5.2 建议

国家职能部门应健全相应法律法规和机制;学校加大对体质弱势群体的关注度,积极组织开展保健体育课,制定较完善的教学大纲金和课程评价体系,提高专业师资力量水平;将每一位体质弱势学生信息入档,为其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开辟一块专门针对体质弱势学生的特殊健身活动中心,完善保健器材和设施;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使其对运动锻炼有正确认知;学生从自身方面应加强终身体育意识,不把学校的政策作为一劳永逸的对策,而是要从根本上重视到体质发展。只有多方联动,切实建立长效机制,方能改善我国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当前现状。

[1]张和平.山西省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6):27.

[2]潘跃林,时传霞.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综合式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6).

[3]刘成,李秀华.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8.

[4]周二三,刘成,李秀华.体质弱势群体的理论构建[J].体育学刊.2008,15(7):48-49.

[5]苏国英,辛锋,张国强.山西省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保健体育课开展现状调查分析[J].体育科技,2015,36(1):134-136.

[6]田寿娟.独立学院体质弱势群体大学生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J].统计与管理,2016(6).

[7]谢舒.新时期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研究[J].才智,2020(18):149.

[8]汪丽.肥胖大学生的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中南大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8).

[9]彭金城,余曰检,哈福建.基于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翻转课堂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20(2):99-102.

[10]李蒙蒙.健身气功改善高校体质弱势学生身心健康的实验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6):173-175.

[11]朱二刚,孙俊.教育公平视野下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育的困境与优化路径[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9,33(6):60-65.

[12]陳瑞辰;Chen, Jui-Chen.The Study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Satisfaction, Leisure Sports Attitude, and Leisure Sports Participation in the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D].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Full-text Search Platform,2018.

[13]潘丽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9,41(6):73-77.

[14]Starck, Jenna Rae.Assessment in Physical Education[D].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Full-text Search Platform,2018.

[15]Kesselring, LeAnn Elizabeth.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Student Teaching Placement Procedures[D].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Full-text Search Platform,2017.

[16]贺盛,辛艳军.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9,9(8):79-80.

Causes of Physically Weak Persons in Colleges and Suggestions for Health Promotion

CHEN Li, etal.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Sports Sciences, 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 434023, Hubei, China)

长江大学体育教育研究中心项目(2016001);长江大学教师发展专项(JS201721)。

陈丽(1997—),本科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张恒波(1977—),在读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弱势残疾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农村消费者弱势地位及其改善策略
农村消费者弱势地位及其改善策略
一个“弱势”教师说:孩子,我为什么越来越不愿意管你
强势妻子容易逼出“弱势”丈夫
多元智力理论下数学教学方式浅谈
残疾预防 不容忽视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