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成语进行会计教学的做法及思考
——以《纳税实务》课程为例

2021-11-22 16:44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财会学习 2021年15期
关键词:报税消费税实务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与调整,政府相继出台了许多新的会计规则和税收法律、法规。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C等新技术迅速崛起,我们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新时代,层出不穷的财税新政,瞬息万变的信息技术,使得会计教学面临新的挑战。成语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实务认识的结晶。会计教学过程中,适时借助于成语进行教学,可以使枯燥,抽象的会计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下面以《纳税实务》课程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层面,阐述借助成语进行教学,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做法及思考。

一、以课程目标为引领,课前厉兵秣马

《纳税实务》课程,是以各种税收法律法规知识、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纳税申报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办税能力及职业素养。如何组织好教学,实现教学目标,课前要进行认真地学情分析,根据学情分析的结果制定分层级教学策略。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的生源主要有高考、三二对接、单独招生、扩招生等层级。在《纳税实务》课前,深入了解、分析,不同层级学生的专业基础、PC端计算机软件操作、手机搜索引擎运用等信息技术能力;然后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不同层级的项目任务以及分层教学计划,细化不同层级的考核评价指标。课前认真进行学情分析,仔细备课,做好教材遴选、实训平台试运行等准备工作。这样,上好《纳税实务》课程就在运筹帷幄之中。

二、课中借助成语,能让教学更加精彩

(一)一箭双雕,专业与德育两不误

《纳税实务》课程,几乎所有税种都涉及税收优惠政策。在税收优惠政策时授课时,宣传党的财经方针、政策,进行德育渗透。比如在讲解“个人所得税”减、免、扣除时,穿插《疫情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按照政府规定标准取得的临时性工作补助和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既让学生熟悉纳税新政,又进行了抗击疫情教育,一箭双雕,事半功倍。

(二)抛砖引玉,启发教育贯穿始终

比如2016年营改增,引导学生理解国家的政策意图,从而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的税收;再比如。政策在学习企业所得税的分期预缴及年终汇算清缴工作流程、填报要求时,引入企业案例,模拟报税,对学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什么地方(书籍、报刊、网站等)可以搜索到相关知识,从哪些平台可以模拟操作报税。启发学生在报税过程中遇到问题如何解决,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有的放矢组织教学,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

高职会计学生,在大学三年级最后一个学期,都面临专升本、就业、创业的选择。针对学生多元化的需求,《纳税实务》课程教学,通过课程导入,帮助学生了解整门课程的教学组织和相关资源的情况。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是融入掌握《税法》的实体规定和程序规定,为“助理会计师”资格证考试相辅相成。另一方面,按照企业办税员的日常工作内容设计《纳税实务》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以仿真的企业网上智能报税模拟实操,满足学生“零距离”上岗的需求。

(四)以简驭繁,理清学习思路

《纳税实务》课程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共十六个税种。一个学期有限的时间如何学好那么多税,以简驭繁,概括引入。

(1)纳税人,即谁应该缴纳这种税?或者说,政府应对谁征税?

(2)课税基础,即按什么缴税?或者说,政府对什么征税?

(3)税收负担,即应缴多少税?或者说,政府应征多少税?

(4)纳税程序,即怎么缴税?什么时候、缴到哪里、用什么方式缴税?

(五)反客为主,以学生为中心

笔者在《纳税实务》授课过程中,通过设问、反问、提问、总结、点评等多种方式启发学生参与教学。比如,在学习《消费税》应纳税计算时,提出问题:“一盒15元卷烟,消费税7元。为什么卷烟那么高的税率?”,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最后,教师围绕“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方向,增加财政收入。”的消费税目的进行点评。教师讲授《消费税》时,学生们结合日常生活,提出:“木制一次性筷子为什么要缴纳5%的消费税?”等问题。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学,盘活了课堂。

(六)将计就计,变不利为有利

教学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遇到一些不确定的情况,比如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正常的教学秩序构成巨大影响。教育部针对性地出台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高校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目标。将计就计,借助“腾讯会议”“职教云”等平台,开展线上教学,网上办公。后疫情时代教学。继续解决,线上教学存在的教学监控受限,网络不畅等问题,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把新冠肺炎的影响降到最低。

(七)破釜沉舟,进行会计教学改革

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C等新技术迅速崛起,我们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新时代。2017年财务机器人陆续进入德勤、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国际四大。智能财务、金水三期等新政的相继出台,倒逼《纳税实务》课程进行改革,穿旧鞋走老路完全行不通。《纳税实务》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三教”改革,重新构建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纳税实务》课程的课程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智能化实训平台、课程评价体系。让学生在智能环境中进行仿真实训、顶岗实习。

三、课后三思,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一)坚持写“教后记”,三思而行

每堂《纳税实务》课后,对照教学目标,总结三思这一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1)思考学生对纳税知识的掌握情况。一门《纳税实务》课程,先后讲“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十六个税种。如何便于记忆,让学生既熟悉我国目前的税收框架,又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申报程序,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流转类、所得类、资源类、行为目的类、财产类设计好图表,学生学习过程中再具体填写各税收类别下面包括哪些税种,每种税的纳税义务、增税范围、税目税率等知识。运用“图表法”,归纳总结,效果良好。

(2)思考学生对报税技能的掌握情况。应纳税额计算是《纳税实务》课程重点内容。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列举进行讲解,学生课后实训、教师实训指导、点评等方式突出重点。学生在“税务实训平台”上进行网上报税是教学难点。比如“增值税”如何正确地销售开票、按照要求申报抵扣进项税额;“个人所得税”如何在汇算清缴时进行“专项个人附加扣除”等。在“教后记”中,记下学生网上报税存在的问题、错误是操作技术问题,还是教学内容上问题,对存在问题采取抽钉拔楔的解决办法是什么。日积月累,指导学生实操的水平会不断提高。

(3)思考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得失。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从业者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职业素养却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影响会计工作质量乃至会计行业的重要因素。《纳税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自觉纳税的教育培育贯穿始终,学生普遍树立起遵纪守法,自觉纳税的意识。但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税收的政策;如何引导学生爱岗敬业,正确、及时、足额填写纳税申报表还有待于教学的进一步提高。

上完课后,坚持写“教后记”,将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亮点、经验、不足、困惑都记录在案。对于课程的疏漏失误之处,认真反思,考虑如何做出调整和弥补,三思而后行。教师坚持写“教后记”,不断地“设计-实施-反思-再设计”,使得《纳税实务》教学相长,不断完善。

(二)扬长避短,教学相长

《纳税实务》课程作为高职高专会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熟悉我国现行税法制度体系以及从事基本涉税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任务。人工智能背景下,《纳税实务》课程如何创设智能办税场景、校企深度合作共同育人等方面,任重道远。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扬长避短,深入进进“三教”改革,即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才能打造优质的《纳税实务》课程。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线上和线的指导或教学辅助服务,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纳税实务》教学过程中,教学相长。比如在疫情严重学生居家上网课期间,存在师生互动受限,网络不畅等问题,采取用微信、扣扣、手机语音聊天等线下交流方式去弥补;课程面授期间,通过教师预设话题,让学生动脑筋去思考,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在讲授消费税时,学生会提出,“同样是汽车,为什么超豪华小汽车在零售环节要加征一道消费税?”等问题,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盘活了课堂。

结语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会计教学过程中,适时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成语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涵,有效的突破教学难点,能让课堂变动更加精彩。

猜你喜欢
报税消费税实务
汽车销售实务课程改革
关于《民法典》中不动产登记实务要求的新变化新思考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基于SQDIP的配送中心仓储绩效管理实务
400多万法国人踩点报税挤瘫官网
哪些物品需要缴纳消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