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企业未遂事件报告的文化环境

2021-11-22 18:36朱正亚
劳动保护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事件报告事故领导

文/朱正亚

本期话题

不追责进行未遂事故分享是否可行?

在生产过程中,事故的发生往往会呈现出3种状态,即隐患事故(指存在一定的事故隐患,未及时发现和排除的情形),既遂事故(指事故已经发生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未遂事故(事故或情况已经出现,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未遂事故信息直接反映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薄弱环节,是企业进行安全防范管理的一种宝贵资源。因此,许多企业在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时,主张在例会、班前会上,推广不追责让员工进行未遂事故分享交流,以此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并总结经验教训,防止未遂事故演变成大事故;但也有人认为,安全无小事,当前很多企业员工教育水平偏低,习惯性违章本就很难管理,这种过于宽松的环境可能会造成员工麻痹大意,产生“小事故不必太在意”的心态,主张未遂事故也应严肃考核。您认为,以不追责的方式进行未遂事故分享是否可行?如果可行,该如何进行界定与规范?

一个高可靠性企业,会时刻注意可能导致异常情况出现的每一个微小迹象,但很多企业试图建立未遂事故报告体系,取得绩效却比较有限,其原因是安全文化的环境条件阻碍了未遂事件报告系统的无障碍运行。破解问题的关键点,在于营造企业优秀的安全文化环境。

一是知识先行。构建以安全知识为核心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摒弃权力意识至上、官僚作风当道、经验主义领航的原生态安全管理机制,深刻理解未遂事件的积极意义,与其对安全绩效的贡献,相信科学、践行应用,确信未遂事件报告体系的价值。

二是领导垂范。安全始于管理者的领导和承诺,没有领导的亲力亲为、示范与领导,难以形成可信、可传播、可信赖的安全文化行为。领导的责任缺失、远程遥控、“潜伏”“模仿秀”都会削弱良好的安全环境条件。当下在《安全生产法》修订施行的难得机遇,领导层应该努力扮演好落实全员责任制的“C位”角色,履职公开、落实保障条件、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相辅相成的关系,倡导无指责、无差别、公开、畅通的未遂事件信息报告原则,敢于面对负面、不好的消息,自觉保持危机意识,增强安全影响力。

三是体系运行。管理的本质安全化靠科学的体系及有效的运行来实现,未遂事件报告体系关键在于实行与运行。首先是关注潜在风险和事件条件的迁移、变更带来的风险,识别冰山下的潜流、险滩,克服自满,谨慎负责;其次倡导“大家一起为安全”的理念,贯彻自上向下负责、从上往下信任的非权力机制,让大家相信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和“四不伤害”可以做到,既发掘潜在的未遂事件,也鼓励报告做对的案例典型;再次是简化从基层至高层的信息流程,形成群体效应,在未遂事件报告体系内上下平等、相互鼓励、引以为荣;最后定期评估、审计,把握体系运行的方向与深度,建立符合人文环境的人性化激励机制,从人性的弱点和心理特性切入,切实理解人、相信人、支持人、激励人,避免体系名存实亡、劳而无功、装点门面,走向形式化。

猜你喜欢
事件报告事故领导
学中文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致辞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军队医院22605例抗感染药物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实施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