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过程内涵与外延的研究*

2021-11-22 23:44姚辉洲肖金兰
体育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外延定义概念

潘 深 姚辉洲 肖金兰

体育过程内涵与外延的研究*

潘 深 姚辉洲 肖金兰

(南宁师范大学 师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通过对体育过程进行分析,以体育过程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等方面进行研究,将体育过程与德育过程、智育过程、美育过程作对比,确立其概念。研究发现,体育过程的内涵是身体运动、身体教育、增强体质等的实践活动;外延为体育教学过程、竞技体育过程及社会体育过程。

概念;体育过程;内涵;外延

体育运动是通过体育过程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活动形式,人体在体育过程中通过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体育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等途径来实现体育的目标。体育过程在体育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体育目的、体育手段、体育效果、体育规律等都是通过体育过程所呈现的,同时也直接影响人们的体质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目前,通过查阅“体育过程内涵与外延”的相关文献显示,兰卫琴(2014年)浅析了体育教学的本质,通过其内涵了解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只是泛泛而谈;仅有杨文轩、陈琦(体育概论,2013年)阐述体育本质属性、外延。而与体育过程的外延相关的文献较少,没有找到系统的体育过程及其外延方面的研究。

因此,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从内容上通过与德育过程、智育过程、美育过程作对比研究,概括总结出体育过程的内涵,确立体育过程的概念定义,深入、系统的对体育过程外延进行分析,完善体育过程的漏洞,促进体育目标的实现,丰富教学理论。

1 体育过程的属概念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反应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叫做科学概念[4]。概念有内涵和外延(范围)之分。属概念是比定义项范围更大,外延更广泛,包含其外延的概念,但包含被定义项外延的属概念通常有多个[3]。因此,根据以上概念,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概念之间的对比找出体育过程的属概念。

(1)德育

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德育主要是人们将通过一定社会政治、思想德道施加影响的社会活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最终形成道德的品质、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社会理想的教育[8]。

(2)智育

智育是开发智力的教育。智力是一种由天赋、策略与知识等因素合成的综合能力[7]。

智力主要是以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认识方面呈现出来的,通过发展教育对象的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以及对事物的理解、辨析和判断能力,更好地健全人格的活动。

(3)体育

体育是指所有能够增进人的身体素质及活动技能的活动[7]。它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进行锻炼身心的社会活动。广义体育包括身体文化、身体教育和身体锻炼三个方面[8],是增强身体素质、丰富人们的文化活动。

(4)美育

所谓美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7]。”

美的基本形态是艺术美和现实美,社会美是生活中存在美的形态的一种,在社会活动中体现出人格美、劳动与生活过程美、环境美等,对人们追求真善美的生活具有很大影响。

综合上述,德智体美育其属概念均为社会活动。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丰富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社会实践。因此,通过德智体美育之间的对比,找出体育过程的属概念是社会活动。

2 体育过程与德育过程、智育过程、美育过程的区别及其本质属性

2.1 体育过程与其他三种过程的区别

体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实践过程,体育过程与德育过程、智育过程、美育过程之间属于一个过程。在人们生活中,德智体美是全面发展人格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教学实践的过程,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对比,从中寻找种差。

2.1.1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德育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品德的过程。主要包括:(1)道德活动过程;(2)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3)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8]。

2.1.2智育过程

智育过程主要是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的,主要的任务就是教师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教学活动为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2.1.3美育过程

美育过程是教师依据人的审美心理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审美活动,形成和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是运用人类的审美经验和美的规律,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审美能力的过程[8]。

综上所述,体育过程与“其他活动过程”的区别在于:体育过程是以“身体运动”“身心发展”为手段,从而达到目的;通过它们之间的对比得出,“教师(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提高自我能力”的特有程序的活动过程。因此,“特有程序的过程”就是体育过程的种差。

2.2 体育过程的本质属性

本质属性是决定某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3]。

“内涵”回答的“是什么?”,逻辑学上指概念的内容,相对于外延而言,即构成概念的要素总和,多为抽象性的本质(汉语词典)。体育过程特有属性就是体育过程所具有而其他社会活动不具有的属性,这些代表事物本质的特有属性叫做事物的本质属性。根据体育过程概念反映,因此,它的本质属性为:

2.2.1体育过程是身体运动的过程

身体运动也称身体练习,是运动者为达到体育目的,按照人体运动的客观规律和体育的法则、要求而进行的有意识的主动的各种运动动作的总称[3]。体育练习者在走、跑、跳、投的体育锻炼过程中,进行的肢体活动、全身运动,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

2.2.2体育过程是身体教育的过程

身体教育是一种行动能力的活动,通过体育实践的过程,让体育练习者亲身感受与自己的身体对抗进行的活动;同时是学习劳动技能的教育活动。

2.2.3体育过程是增强体质的过程

在身体锻炼过程中,通过力量、速度、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保持机体的稳定性以及具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形态,所呈现的特有的性质。

2.2.4体育过程是掌握技术的过程

在体育活动中,以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为指导思想,对体育技能、基本技术的学习起到很大作用。在技能的学习过程,反复的练习、强化,达到动作技能的运用自如程度。

2.2.5体育过程是发展心理的过程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以及意志过程三个方面。练习者在学习新的技能时,会不断的运用情感、知觉、记忆等,将新技术熟练并合理的掌握。体育锻炼者通过参与一定的体育活动,产生兴趣爱好,并通过体育过程对体育活动产生热爱的情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体育参与者为了达到目标,克服身体所承受的运动负荷,培养体育锻炼者顽强的意志品质。

2.2.6体育过程是社会交往的过程

练习者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通过参加各种的活动,不断的结识新朋友,在比赛中进行体育文化交流,增进体育锻炼者之间的友情,促进他们之间和谐交往。

3 体育过程的定义

定义是用简洁的语句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组成。定义联项就是表示被定义项和定义项之间的联系的判断词。[4]

通过“种差+属”的形式给出“体育过程”的定义:(1)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3]。(2)过程: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现在汉语辞典)。因此,根据定义(1)和定义(2)组合的概念得出“体育过程”的定义为:体育过程就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种差所经过的特有程序的教育活动。

4 体育过程的外延

“外延”是一概念或名词所适用的范围(汉语词典)。

确定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是“概念的划分”,即通过把一个概念所反应的对象分为若干个小类以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划分由母项、子项、划分的标准三要素组成[4]。

在诸多外延定义的方法中,我们采用“穷举定义”(如果一个概念所指的对象数目很少,或者其种类有限,则可以对它下穷举的外延定义)[10]。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过程、竞技体育过程、社会体育过程都反应了过程的持续性以及顺序性的程序,因此,根据体育过程的程序划分为:体育教育过程、竞技体育过程以及社会体育过程。

4.1 体育教育过程

(1)体育教学过程

运动技能学习,动作技能的形成是由泛化、分化、自动化三个部分组成。学习一项新的运动技能,了解基本知识和原理等,粗略的掌握该技术的动作;根据练习时认知水平的提高,技术动作可以单独完成,并易于定型,达到改进提高动作阶段;技能学习过程中,能靠感知觉以及动作熟练的过程,达到运用自如阶段。

(2)课外体育活动过程

课外体育活动过程是由学校或学生自行的组织活动,并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比如早操、课间操等活动。在体育练习过程中,学生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都会随着体育运动变化,需要承担一定的生理负荷。练习时,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促进学生的生理机能和心理和谐发展。

(3)课余体育训练过程

通过课余体育训练,为社会培养后备体育人才,奠定体育人才基础,同时也为体育学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以及终身体育培养的体育目标,同时是,更要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

(4)课余体育竞赛过程

学校组织的体育班级赛及其他各类选拔赛等,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能力。在体育竞赛中,发掘人才,同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

4.2 竞技体育过程

(1)运动员选材过程

在竞技运动选材过程中,应选择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竞技能力较强的少年儿童,通过循环的测试、观察,预测少年儿童的运动潜力。经此过程,选取具有运动潜力的少儿,为社会奠定后备体育人才。

(2)运动训练过程

运动训练过程是运动训练活动在时间维度上的表现,是运动训练活动进行的步骤和程序[6]。通过运动训练,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以及提高训练的质量尤为重要。

(3)运动竞赛过程

运动竞赛是检测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的竞技能力是否提高的一个过程,也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的一个实践过程,通过竞技体育管理才能呈现出更好的效果。

4.3 社会体育过程

(1)健身体育过程

健身休闲也是体育过程的一部分,人们可以通过休闲的实践活动得到身体锻炼,促进人民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化等功能,其也具有健身功能。健身休闲活动不受时间、地点、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并且运动方式多样化,比如散步、慢跑、广场舞、大众健美操等活动。

(2)休闲体育过程

是人们利用闲暇的时间,通过一些休闲活动,满足自身发展,以获得自由、得到身心愉快的活动的过程。人们为丰富生活、提高生活水平,参与一些休闲体育活动,增进身心健康发展。比如:花式跳绳、钓鱼、踢毽子、八段锦、太极拳等休闲项目。

(3)娱乐体育过程

娱乐体育过程是人们为发展自身兴趣爱好,参与一些活动,满足人们身心愉悦、大脑放松状态的活动活动,比如:过山车、漂流、远足、登山、野营、蹦极、攀岩等项目。

5 结论

5.1 体育过程的定义: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种差)所经过特有程序的教育活动(属概念)。

5.2 根据体育过程概念反映,体育过程的本质属性为:(1)是身体运动的过程;(2)是身体教育的过程;(3)是增强体质的过程;(4)是掌握技术的过程;(5)是发展心理的过程;(6)是社会交往的过程。

5.3 体育过程的外延为:体育教育过程、竞技体育过程以及社会体育过程。

[1]兰卫琴.浅析体育教学的本质[J].学周刊,2014,4(7):87.

[2]杨文轩,杨霆.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25.

[3]杨文轩,陈琦.体育概论: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3-108.

[4]杨树森.逻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5.

[5]卢元镇.社会体育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田麦久,刘大庆.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7]黄济,劳凯胜,檀传宝.小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49-166.

[8]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08-376.

[9]田麦久,熊焰.竞技参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132.

[10]陈波.逻辑学导论[M].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24-225.

Research on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ocess

PAN Shen, etal.

(Shiyuan College of 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Guangxi, China)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0KY61009)。

潘深(1992—),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外延定义概念
以爱之名,定义成长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概念飞行汽车,它来了!
严昊:不定义终点 一直在路上
定义“风格”
硅外延片过渡区控制研究
古代的时间概念
入坑
关于国际法渊源内涵和外延的重新审视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