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

2021-11-22 15:37孔兴元
读与写 2021年1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班主任

孔兴元

(甘肃省和政中学 甘肃 和政 731200)

前言

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相对不同,无论从教学资源上还是师资力量上都无法比拟。很多农村学生因为多种因素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作为灵魂的工程师,班主任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问题重点突破,从而用健康的心理教育来润泽学生的心灵,滋养学生的精神,从而促进农村高中生能够身心健康成长。

1.当前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高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以及生理在快速发育,价值观、品德素养也在逐渐形成。学生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以及探索的欲望,与此同时,学生的自律性差,辨识度地,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扭曲其价值观,产生不良的影响。为此,亟需要班主任来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农村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素养,改掉不正确的行为,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困惑和苦恼。

班主任是教育的综合体,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引导学生明确正确的人生方向。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班主任受到了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导致学生问题频发。

2.加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非常大,很多学生受到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影响,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学习成果。一旦出现考试成绩下降的情况,往往情绪非常低落,严重影响后续的学习和成长。高中班主任加强对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能够减缓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能够正确的面对考试,面对失败,真实的接纳自己,享受努力的过程,而不是过于注重结果。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3.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策略

3.1 拉近教师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在学校中,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既是教师学生的良师,同时也是学生的益友。能够给予学生正确的人生方向,教给学生正确的处事原则,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行为习惯。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搭建与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使学生更信任自己。这样才能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效果[1]。为此,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应该多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多与学生进行谈心,去关心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而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2 家校共育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能够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2]。农村与城市之间生活存在很大的差异,学历水平也不同。农村家庭的父母相比于城市文化程度较低,为此,教育方式上也相对落后[3]。常常运用训斥、责骂甚至还秉持着“棍棒底下出人才”思想,对农村的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很多农村学生的心理特别极端,尤为敏感。为此班主任在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去了解学生的父母。可以适当地开展家校共育的活动,给予父母们更多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使农村的父母能够用正常的方式来积极的引导鼓励学生。比如,当学生成绩下降时,不要去指责学生,而是要去鼓励他,帮助他重拾学习的信心,这样才有利学生的心理健康。

3.3 构建严密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在学校中,要想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光靠班主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班主任联合各科教师,形成严密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从而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教育。在学校中,教师要严禁对学生实施暴力、实施体罚,而是要采取柔性教育、激励教育来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为此,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班主任要和其他教师联合在一起,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多多帮助,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有提升的空间。另外,对于一些影响纪律或者犯了错误的学生,教师要表示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帮助学生们解除误会,并进行适宜的心理疏导,使学生能够拥有健康健康的心理环境,从而健康成长。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农村教育中,班主任要秉持着“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日常的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在正确教育的启迪和滋养下,正视自己的不足,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一个逗比班主任,培养无数段子手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