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作文教学策略

2021-11-22 15:37谭卫群
读与写 2021年17期
关键词:表达方法写作文事物

谭卫群

(四川省南充市涪江路小学 四川 南充 63700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起步作文教学的四点做法。

1. 降低难度, 消除畏惧心理

由于作文本身的难度和家长有意无意的暗示,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作文高不可攀,不知道怎么下笔,怕写作文。根据《课标》“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的要求,我认为切实降低作文要求,是让每位学生敢写、能写的根本法子。为此,刚开始学写作文时,我只要求学生能写,不指望他们写得有多好。这时,游戏、活动常常能助我一臂之力。针对本届学生比较活泼,接受能力较强的特点,第一堂作文课我给每个同学发了一张纸条,要求三个组的同学分别在纸条上写上表示事物名称、地点、事情的词,然后把三组同学写的字条分别收集起来,让学生轮流在三组纸条里各抽取一张,把上面的词语组成一句话念出来。由于组合起来的句子比较搞笑,同学们玩得不亦乐乎。我趁机引导:你觉得那句话最搞笑?看看哪位同学笑得最开心?想把刚才的事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吗?怎样才能把刚才的事让爸爸妈妈知道呢?听了这些问话,同学们兴趣盎然,各抒己见。接着我让他们用上 “首先、接着、然后、最后” 等表示顺序的词,把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感说一说。最后我告诉同学们:“如果能把你们刚才说的写出来让人看,就成了一篇作文了。”有了玩游戏与说话练习的基础,学生们觉得作文原来既有趣又简单,第一次作文练习比较顺利地完成了。除了游戏、活动,我还特别注意利用那些发生在校园里、师生间、同学间的大小事情,及时让学生回顾事情经过,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写下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把我们的见闻、感受写下来,作文的概念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

2.多种方式,激发习作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起点。” 教学中我重视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通过作文前的指导,使学生感觉到对这次作文很有兴趣,有话可写,感觉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想要赶快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出来。在习作中充分体现由说到写的教学过程,充分调动起学生对生活的积累,使学生感觉到这次作文有不少内容可以写。习作后给学生创造一个发表自己作文的平台,班级分享、家长群晒作品、办手抄报、出作文选、报刊投稿等等,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产生强烈的习作兴趣。我班学生郑杰瑞的习作《小兔子云南瓜》《春》《土拨鼠开地铁》等在《南充晚报》《华西都市报》发表后,写作兴趣高涨,四年级开始已陆续写了三本数万字的小说。当然,刚学写作文的孩子,作文水平必然不高,但练笔中总会有一些闪光点,如题目起得好,或某个词、某句话写得好等,我都及时表扬学生这些闪光点,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我的作文写得不错,这样学生才会爱上作文,才会乐写作文。

3.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

“作文源于生活。” 只有留心观察生活,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作文内容。种植、养殖的忙碌喜悦;戏水、捕鱼的极大乐趣;娶亲送终、迎来送往的风土人情;风云雷电、日落月出的大自然景观;清明祭祀、中秋团圆的传统文化,都是学生习作的极佳素材。学生觉得作文没有材料,找不到写什么,不是没有生活经历,而是身处其中却只关注小我,顾及不到他人,感受不到周围环境,甚至自己的内心变化、思想情绪都不曾在意,感官迟钝,不会观察。培养观察,使学生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积累丰富的生活材料,对于写好作文至关重要。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人一物学起,教学生会观察整体,又会观察局部;会观察静态,又会观察动态;观察注意外表,又注意内心;既观察事物一时的形态,又观察事物长期的发展变化。有时课堂上用图片、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有时让学生观察同学或老师,有时把学生带到室外,观察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有时一起种大蒜、发豆芽、做科学小实验,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怎样观察便怎样写文。由于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对具体事物有了一定的感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写的作文异彩纷呈。在学生欣喜之余,我告诉他们要提高作文水平,必须养成观察的习惯,时时观察、处处留心,并把观察所得写于日记,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多年来,我总是坚持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学生通过写观察日记,提高了作文水平。

4.读写结合,提高表达能力

写作文好像造房子,有了造好房子的信心——写作的兴趣,有了造房子的材料——写作的素材,还需要建筑技艺——表达方法和语言。书本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通过阅读获得表达方法,积累语言,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阅读教学中,我重视指导学生读中悟写,读中学写。或摘录文中的好词佳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在朗读中积累语言素材,鼓励在习作中运用这些好词佳句,或仿写文中句子;或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和写作特点,逐渐理解消化为自己的东西,并对以后的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才能薄发,仅有课内的阅读是不够的。每期,我都给学生提供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目,开展共读一本书、阅读分享会、好书推荐、谈谈原著与电影的不同等等活动,把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内迁移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不断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我校一年一度的读书节系列活动更是丰富多彩:书籍人物装扮、跳蚤书市、故事会、读书演讲会……更好地引导了学生阅读和写作。

综上所述,只要老师愿意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教给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广泛的阅读中获得表达方法,学生就能轻松地反映真实生活,写出有童真童趣的习作,成为作文的主人,愉快地步入作文的殿堂!

猜你喜欢
表达方法写作文事物
美好的事物
写作文的烦恼
另一种事物(组诗)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写作文等
英语中序数词的表达方法
表达感谢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