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管理策略探寻

2021-11-22 15:37梅立新
读与写 2021年17期
关键词:效率知识点新课改

梅立新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苗族乡纯德小学 广西 柳州 545514)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实施,现在的数学知识与以往也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内容的难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提升。因此,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就必须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管理理念与教学手段,用更高效的管理手段来提升对学生的管理效率,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管理上的问题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管理水平,为学生营造出更好的学习氛围。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综合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新课改要求的激励下,教学课堂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各种创新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教师教学理念也在新课改的影响下不断变革,课堂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十足提升。但总体来说,依然还存在如下几点问题。

1.1 部分老师依然延用“满堂灌”教育模式。“满堂灌”就是从上课开始到结束,教师一人在讲台上对知识点滔滔不绝,学生被动的在下面听。整堂课,教师以尽量多的灌输知识点为目标,往往一节课下来包含四五个知识点。这样的“满堂灌”模式,教师是把知识点传递到了,但至于学生学到多少就还是个未知数,接受能力强的就学的多点,稍微能力差点的整节课就云里雾里了[1]。这样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也无法得到提升,教学效率自然就大打折扣。

1.2 部分教师理念依然守旧。新课改下要求老师在总结传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更新自我教学理念,以各种新式教学方法不断激励学生爱学、乐学、好学。如游戏教学法、生活情境教学法,等等。这些新方法将课堂知识点融入到游戏或生活情境当中,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目前依然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守着传统思想不变,总认为:“传统的东西都是好东西!”传统的教学理念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新时期下,我们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沿用传统精髓的同时,对一些过时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从而使其在满足教学需求的同时,提升教学有效性。

1.3 教学关系僵化。这里所说的教学关系是指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师之于学生需要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教师的话就如同“圣旨”一样,教师说什么,学生就要做什么,而且还必须要做全、做好。这种教学关系的认为目前依然存在于绝大多数教师当中。殊不知,新时期、新环境影响下的学生思维与不同往日,新时代的学生思想更具有“主人翁精神”,学生的性格更加独立,思维更加活跃、成熟,传统的“一言堂”模式实施到现代学生身上,其实也就是一种束缚,会僵化学生的思维,降低学生的创新性[2]。这种教学关系的僵化,久而久之就会影响课堂效率,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2.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管理有效策略

2.1 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管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氛围固然很重要,但这并不等于放弃课堂管理,在课堂上,不能让学生想干嘛就干嘛的现象发生。完善的课堂管理规则,有助于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任何一个班级要想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纪律,老师就要制定相应的纪律规则。当制定了纪律规则之后,就要严格按照规则来执行。这一点是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假如自己违反了规则,那么自己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接受相应的惩罚和批评。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给他们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3]。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要强调课堂纪律,规范学生的上课坐姿,听课时,不允许有交头接耳的情况,不允许随意打断老师的讲课,不允许故意喧哗等。只有在不违背这些制度和规则的前提下,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的能力。

2.2 发挥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新课标的背景下,不再以教师为主体,而是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达到这点,首先教师要重视课堂的管理环节,在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和作用。教师的合理引导和教育能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觉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遵守课堂秩序,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而这些都需要教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因材施教,组织学生高效开展数学知识的学习[4]。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时,教师就不要直接的为学生展示出具体的图形,而是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自行设计统计图。教师可以抛出以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吗?中国有多少人吗?每个省又有多少人呢?”然后为学生提供复式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自主探究做出条形统计图。

2.3 实施合理的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管理。合作学习是一种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顾名思义,合作学习就是要求课堂上就某一个知识点制作任务,然后将学生合理分组,小组内通过合理分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5]。如,在学习《几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这节课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直线的测定,锐角、直角、锐角、平角、周角的认识,等。老师可布置任务:“请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各类角度,并说明其为哪种角度。”然后以前后四人为一组,分组讨论,最后组长汇总发言。这样,组内各个学生都会积极地将生活常见的一些涉及到角的事物表达出来,然后根据各角的定义对事物进行判断,然后将其归类到各个类型的角度下面。如此,在归纳与总结的合作学习当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点,又丰富了课堂乐趣,学生学的也轻松,课堂效率自然也就提上去了。

3.总结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不断对自身教学理念进行更新,改变固有的传统“一言堂”模式,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方向,在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总结的三点小学数学课堂管理有效策略: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管理制度,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实施合理的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管理,希望对广大小学数学老师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效率知识点新课改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第十页 知识点 教-8教练机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慢”过程 “高”效率
注意实验拓展,提高复习效率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