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未来科技
——太空机器人

2021-11-22 02:58席金合
初中生世界 2021年41期
关键词:航天器航天员空间站

文/席金合

操作宇宙飞船

2019 年,俄罗斯制造的一款机器人被送上国际空间站,进行“太空专用拟人系统”测试。与其他智能设备不同,这个人形机器人是坐在指挥员的位置上,驾乘“联盟号”宇宙飞船抵达太空的。它的本领很强,从救援工作到驾驶汽车,无所不能。到了太空,它就要帮助人类负责一些设备的操作工作。

在无人航天工程实施之前,科学家曾将聪明的黑猩猩送入太空,代替人类进入航天器,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而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性能优越的太空机器人在航天器无人飞行的情况下,能够穿着“控制套装”掌控飞船并报告飞行情况。未来,如果机器人能够完全取代航天员,那么,太空舱内专为航天员设置的生存保障系统就能全部免去,从而有效简化航天器的构造,既经济又实用。

矫正卫星轨道

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各行其道,相安无事。即使偶尔有卫星偏移离轨,它们也可通过自身的火箭发动机喷射气体,自行调整位置。当卫星的燃料快要耗尽时,它们还会用剩余的燃料将自己推向太空暂无人使用的空间,为卫星“后辈”腾出位置。

不过,这样的做法有时并不奏效,所以就需要机器人乘坐航天飞机接近故障卫星,利用携带的俘获工具,将自身的太阳能发动机喷口接在故障卫星的火箭发动机喷口上,然后启动喷火装置来矫正卫星的位置,使其回到正常轨道;或者直接将故障卫星推到“卫星墓地”,为其他卫星腾出空间来。

清除太空垃圾

在距地面300千米~1000千米的空间地带,悬浮着数千吨的太空垃圾。这些太空垃圾主要是失控卫星、发射过程中废弃的火箭助推器以及撞击碎片等,它们如同小卫星一般,围绕着地球高速运转。太空垃圾越积越多,很容易与升空的航天器发生碰撞,酿成太空事故,这时就需要人类派出太空“清道夫”尽快清理这些太空垃圾。

清理太空垃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远程控制的机器人给大块垃圾安装上一个制动伞,使它们在大气阻力的作用下,渐渐失去动力,最终像流星一样坠入大气层烧毁;二是动用仿壁虎机器人,一面牢牢吸附在飞船上,一面用爪子抓取小型垃圾,将垃圾清理出航天器的专用轨道,确保航天器在轨道上畅通无阻。

自主采样

2020 年12 月,“嫦娥五号”成功采集月壤。这项任务是通过地面遥控完成的。而火星距离我们十分遥远,指令信号往返时间长达15分钟,所以遥控过程其实并不容易。

未来,如果我们能事先将探测任务的全部行动方案都储存进机器人的中央处理器,那么它就可以在火星上独立自主地识别环境、规划路线、搜寻、选址、钻孔采样,最后再将样本送到返回舱带回地球。

制作快乐

人类远离热闹的地球故乡,到没有一丝生机的外太空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寂寞。2020 年,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制造了一款“善解人意”的机器人。它可以通过观察航天员的表情揣摩他们的心理,然后以适当的方式做出反应。当航天员郁闷时,机器人会为他们唱歌、跳舞、讲笑话,甚至还能与他们倾心交流,缓解航天员在太空的孤寂。日本送入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机器人就具备这样的功能,它小巧玲珑,讨人喜欢,为空间站的航天员制造了很多快乐。

猜你喜欢
航天器航天员空间站
首个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
2022 年第二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测一测,你是哪种航天员
到中国空间站里上课!
春节前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自制空间站模型
我是小小航天员
2021年第4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航天器工程》征稿简则
空间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