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幸福路 路上故事多

2021-11-22 03:10供图沙河市交通运输局
中国公路 2021年17期
关键词:沙河市路长沙河

文/供图 沙河市交通运输局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壮之士。如今的沙河交通人在这片热土上,大兴“四好农村路”建设,用自己的行动,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书写了一个个攻坚克难、为民修路架桥的感人故事。

乡道孔渡线

河北省沙河市四通八达便利的交通,犹如“毛细血管”布满村村落落,一举改变了村镇“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谈“路”色变的落后交通状况,让村民们走出封闭,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为当地居民营造了一个崭新的生产生活环境。如今,行驶在沙河市阡陌纵横的农村公路上,穿梭在风景如画的乡间村落,“行在乡村,游在路上”的惬意之感便会涌上心头。

建“四好农村路”绘发展蓝图

近年来,沙河市着力构建“畅、洁、绿、美、安”的公路环境,逐步打通“毛细血管”与主干脉线的互联互通,用一条条脱贫路、致富路、幸福路,带动农业兴、农民富、农村美。“四好农村路”不仅为广大农村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

“十三五”期间,特别是近3年来,沙河市交通运输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沙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大力支持下,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目标,实现了村村通沥青路,全市13个乡镇,242个建制村至少有一条安全可靠、顺畅通行农村客车的硬化路;管理工作基本达到了机构设置健全、执法水平文明、路域环境整洁、双超工作有控制;养护工作基本达到了责任主体落实、工作机制完善、资金落实到位、质量显著提升,道路养护实现了100%全覆盖;运营工作基本达到了场站建设优、客运发展优、物品流通优、综合服务优,形成了城乡公交和镇村公交有机结合的网络布局。目前,沙河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56公里,其中农村公路里程达到1297公里,形成了以“四横十二纵”国省干线和县乡道路为主骨架,其他农村公路为支脉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天机硇隧道

农村公路安防工程

如今,一条条农村公路,像一条条丝线,把散布在沙河市四面八方的乡村串联起来,织就了一张四通八达的“致富网”,构建了干线穿乡镇,村村通沥青路的交通网络,并基本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镇村为节点,布局合理,相互衔接,循环成网,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农村客货运交通网络,打通了百姓出行、农产品出山的“最后一公里”。

通的是路,改变的是农村的面貌,连接的是党心民心,带动的是乡村的振兴,温暖的是百姓的心,承载的是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梦。

打通“百里画廊”串起一路风光

2016年以来,沙河市投资8.7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405公里;投资4.5亿元,对农村道路实施了绿化、亮化、美化,建设2条东西贯通的“百里画廊”;投资1.2亿元,实施了新三川(柴关川、蝉房川、孔庄川)贯通工程,建设了一条长1600米的隧道,全面优化了路网结构,方便了近10万居民出行,并为西部山区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市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用于村级道路建设和养护,农村道路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为彻底改变道路脏、乱、少、差的面貌,沙河市交通运输局坚持把农村路网建设纳入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的大盘子,相继制定出台了《沙河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沙河市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实施方案》《“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方案》《沙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为农村公路建管养运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构建了“多环路网”体系,打造了无垃圾、无扬尘、无违章、无土路,联城、联镇、联村、联景(区)、联户的“四无五联”路网结构,实现了“修一条公路、添一道风景、兴一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发展辐射效应。

王硇村位于沙河市西部柴关乡,地处太行山东麓,自然风景秀丽,以古石楼群闻名于世,先后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该村依托新庙柴线旅游路、御通线等路网,大力发展旅游业,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王硇村每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同比增长30%;旅游收入超500万元,同比增长60%。沙河市新庙柴线也被公众称为“沙河天路”。同时,在建设2条“百里画廊”基础上,沙河市正谋划建设第3条“百里画廊”,进一步促进沙河市旅游业发展。

多管齐下养护 助力脱贫致富

农村物流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带动了乡村脱贫致富。

机械设备正在开展路面清扫作业

三分建、七分养、十分精力抓运营。农村公路建起来不易,管养、运营更需要倾注大量心血。为此,沙河市成立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心,对县道和主要乡道实行专业化养护。建立起乡镇养管所,负责一般乡道及村级道路养护,全市农村公路实现养护管理100%全覆盖。各级农村公路严格实行养护企业每日自查、养护中心每周督查、局监督小组和各乡镇养管所每月检查、社会媒体不定期监督的四级联查机制,农村公路好路率达83%。同时,健全管理责任体系,进一步细化各级路长职责,并将“路长制”实施情况纳入各乡镇“四好农村路”建设督查和考核体系。目前,沙河市设置总路长1名、县级路长1名、乡级路长13名、村级路长242名,县级路长日常工作机构1个,乡级路长日常工作机构13个,并在全市县道、乡道及村道醒目位置设立标识牌,对路长信息进行公示。

健全完善了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指导体系,成立了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队伍,依法从事农村公路日常路政管理工作,各乡镇办充分发挥养管所村级道路监管作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建立起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2018年以来,累计查处路政案件100余起。

此外,沙河市坚持示范创建引领,积极参与河北省、邢台市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相关创建活动,2020年沙河市被确定为“河北省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新庙柴线被命名为“河北省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通过开展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社会各界对“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关注度,引领农村公路建养管高标准、高质量发展。

沙河市非常重视加强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结合国际自行车大赛和旅发大会,沙河市对农村公路安全隐患点进行了全面整治。近两年来,共完成投资600余万元加强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建设,累计维修更换波形护栏30公里,安装警示桩500余根、安装警示标志牌40余块、浆砌片石挡墙6000余立方米,施划标志标线120公里,保障了道路安全畅通。

一条条崭新的公路在大地上蜿蜒舒展,四通八达的农村路网,显现了沙河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以高标准建成的纬三路、新庙柴线、刘西线、新三川贯通等已成为极具沙河特色的致富路、旅游路、畅通路,大大提升了沙河市硬实力,拉动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促进了一大批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依托便捷的路网,沙河市已发展2000亩以上规模农业园区44个,开发面积34.46万亩,年产值达12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500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赢”。物流网络体系不断完善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乡村脱贫致富。

沙河,让人流连忘返、过目难忘,充满期待,静静欣赏。新时代的沙河交通人,正豪情满怀,热情高涨,承载着沿线村民的希望,不忘初心,奋斗进取,不负韶华,让“我家门口那条路”更美,让“行在乡村,游在路上”的人们心花怒放……

公路文化景观

猜你喜欢
沙河市路长沙河
沙河板鸭营销策划方案
白沙河
因地制宜 适应不同区域“路长制”推进
白沙河
河北省沙河市第二中学附属小学李明璇
浙江:启动建立路长责任制
河北省沙河市第二小学 刘毅可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沙河市西部山区旅游产业SWOT分析
脚比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