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视节目内容与传播路径分析

2021-11-22 02:47张汉仙
电视技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接受者电视节目内容

张汉仙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云南 临沧 677000)

0 引 言

目前,我国手机用户人数已经高达10亿,手机终端的普及使用有力地保障了网络媒介即时通信功能的实现。据调查,我国手机应用已经逐渐从通信、碎片化阅读向着时间长、粘度大的视频及商务类应用发展[1]。手机电视已然发展成为现阶段互联网最新前沿应用,市场潜力巨大。

1 手机电视节目内容

1.1 信 息

二十一世纪,信息资源非常重要,信息畅通流动所创造的效益与价值不可估量[2]。从微观层面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尤为关键。面对大众传播媒介,受众往往被动接受各种无价值、枯燥的信息。手机电视的个性化优势突出,手机电视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定制有价值的信息,抵制无用信息。以购物信息为例,用户进入手机界面时,设定一个区域,手机便会弹出周围商场购物信息。这些信息较为多样,有商场宣传片、商品价格与图片以及折扣影像信息等。用户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亲自前往还是通过手机进行网上购物。再比如交通信息,运营商或信息提供商在城市重要交通干道安装摄像头,可为手机用户提供所在位置的相关交通情况,用户能够在手机上实时观看规划的路面交通情况等影像资料。同时,手机用户也可成为交通信息发布者。另外,用户还可获取更多样的信息,如旅游信息、商务信息及天气信息等[3]。

1.2 新 闻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盛大阅兵期间,手机电视同步转播CCTV1、CCTV2、CCTV5、CCTV7电视频道及新闻频道,成为阅兵资讯传播的重要频道[4]。手机直播阅兵仪式,为观众提供精彩的直播与日常训练、场外花絮等精彩阅兵视频点播内容。

通过手机电视,用户可选择直播、在线观看或下载的方法观看感兴趣的新闻,如国际新闻、国内新闻、社区新闻、经济新闻等,这些新闻信息都比较新鲜、简练。

1.3 娱 乐

一直以来,社会大众比较注重即时、立体、全方位的娱乐方式[5]。然而,任何一种方式均存在无法克服的不足。从视听感受角度分析,广播、随身听等只能够提供一些音频内容;从内容选择角度分析,广播往往被动接受,无法定制内容。手机电视能够对以上弊端进行有效突破,其具有电视、电脑、电影院难以比拟的个性化、灵活性等优势,能够为社会大众创造一种“边走边乐”的最新媒介形态。

1.3.1 手机剧

《上帝相亲记》是美国经典微型搞笑剧,全片时长只有两分钟,凭借荒诞的剧情在欧美地区手机用户中广泛流传[6]。英国Vodafone移动公司同福克斯影视公司合作,共同拍摄了《24》手机电视剧,社会反响强烈。2018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制作了60 s微型系列剧《邮递员》。我国上海文广传媒集团拍摄了《白骨精外传》手机互动情景剧,每一集五分钟,一共拍摄了365集。

1.3.2 手机电影

手机电影是一种独特的娱乐节目表现形式[7]。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中博传媒公司拍摄了《这一刻》系列电影短片。上海东方龙公司与星传媒共同合作拍摄了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奖影片《青红》手机版。手机用户在几分钟内便可了解这部电影的故事内容及精彩片段。现阶段,手机电视内容中的电影预告片成为重点,可使用户对电影内容先睹 为快。

1.3.3 体育赛事

因时差的存在,对于很多国际精彩赛事,我国用户无法观看。而手机电视用户不仅能够接收到比赛同步实况转播,还能够根据需要点播精彩片段、浏览比赛信息及场外花絮等。同时,手机电视互动性较强,用户可发表评论、同网友在线聊天等。在手机电视节目内容中,体育赛事所占比例较大。

1.3.4 重大活动

演唱会、音乐会相关活动拥有固定的收视群体。若歌迷难以到达演出现场,可通过手机观看现场实况。同时,针对一些重要的活动,用户能够及时收到现场直播提醒短信,点播便可进行收看。

1.3.5 动 漫

对于手机电视内容而言,手机动漫是一个新的尝试[8]。因手机电视用户大多数都是注重时尚的年轻人,这些人热衷于动漫,因此动漫成为手机电视的重点内容。手机动漫的推出,为手机用户带来了更多的娱乐体验感。

以上是当前较为常见的手机电视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手机电视必然会为社会大众创造更多精彩的内容。从长远角度分析,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络宽带能力得到提高,加上手机功能的增多,手机电视业务必然会迅速发展,并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2 手机电视节目传播模式

因手机电视节目的出现,以往的传播模式被完全改变[9]。在手机电视节目传播中,传播者与接受者属于同一角色,而传播的关键点在于信息能否激发接受者向传播者的转变。若信息无法激发接受者同其他接受者共享信息的欲望,那么接受者便无法向传播者角色转变,那么便不会出现后续传播。因此,手机电视节目必须激发接受者,促使其主动转化为传播者,如此才可产生传播。相关学者结合实际情况解读了重构的手机电视节目传播模式,手机电视节目传播模式由信息、接受者、传播者及媒介构成,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手机电视节目的信息传播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信息是手机电视节目传播的开端,直接决定了接受者向传播者的转变,也是传播发生的关键所在。对于受众而言,只有所关注的、有价值的内容才可调动其传播主动性,内容形式也尤为关键,表达方式也必须迎合传播所需。信息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有效的传播方式,那么便可加快信息传播速度,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接受者是这一模式的第二环节。以传播媒介为基础,接受者是信息的受众与直接接收者,是传播活动开展的关键点。同时,接受者肩负着第一次信息传播与激发后续传播两项作用。其中,一些对信息十分敏感的种子用户及意见领袖,可迅速接受新事物,并在所处人际圈中传播信息。

传播者处于这一模式的第三环节,是信息的主动传播源,也是手机电视节目传播与传统传播模式的最大不同点。一旦接收到信息及获取体验后,他们便能够在自身朋友圈中广泛传播信息。角色转变与融合是传播激发的关键点。

在手机电视节目传播模式中,媒介贯穿于整个环节,是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也是激发传播的关键性条件。

3 手机电视节目传播策略

3.1 全面改造传统电视的节目形式

以电视剧为例,小屏幕、频繁移动是手机电视节目的局限性,一集五十多分钟的电视剧在手机电视上传播是不现实的。例如,典型的手机连续剧《青红》,实际上是一部电影,为了能够引起更多的社会反响,制作方计划在移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对国内外已经广泛传播的手机电影分析可知,为便于传播,大多数电影每集时间控制在三分钟左右。三分钟一部电影十分简短,甚至无法全面呈现一个完整的情节。对此,手机版《青红》采取“手机连续剧”的方式,将内容分为六部,每部三分钟,总共用十八分钟呈现一个原本一百分钟的完整故事。为了满足手机移动特性,手机电视剧需从内容上进行改革。例如,电视剧题材的选择,最好选取幽默、轻松的日常生活,三分钟一集的叙事不宜过于复杂;可引入“脱口秀”的节目形式,选择室内场景的肥皂剧,狭小的画面难以呈现出大场面的视觉震撼;选择群体兴趣为参照对象,合理细分电视剧内容,便于受众便捷查找,如“办公室的白领工作”“大学校园的爱情故事”“生活社区的逸闻趣事”等。

3.2 开拓以内容创新为主的新节目形式

开拓以内容创新为主的新节目形式,这一探究在网络媒介上早已经出现。例如,互联网的flash动画片、播客中网民的各种个性表演。2006年,3G门户网站推广这一移动互联网的首次尝试,flash动画《大话G游》的成功上线成为先导。手机电视积极借鉴传统电视、互联网相关实践经验,注重互动性、移动性、娱乐性等特性的发挥,积极创新电视节目内容。以电视广告为例,手机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自由度,这些特性使得传统电视强制性广告传播是难以实现的,手机电视广告需采用植入的方式才能够得以生存,需积极传播实用性较强的内容,不仅可吸引广大受众的眼球,还能够获取一定的收益。对此,可借鉴电视购物的形式,若要推销一辆汽车,应以常见汽车使用与保养知识为基础,为受众提供未知又欲知的内容,并推出这一品牌汽车应知的内容,进而获得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3.3 营造专属于手机电视传播的独特情境

营造专属于手机电视传播的独特情境,需明确手机电视定位,积极采取差异化营销战略。每一个手机电视频道应结合既统一又区隔的媒介环境,不能一味地追求大而全的传统电视传播模式。手机电视频道的定位应对群体兴趣进行精细分类,积极创设互动、移动、娱乐的媒介环境。例如,在音乐传播过程中,手机电视传播模式能够有效打破音乐欣赏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得受众能够积极参与到手机电视内容中,实现良好交流与广泛传播。

另外,手机电视可基于群体兴趣分出不一样的区隔,进而出现差异化竞争。精细划分手机电视频道,进一步提高手机电视内容的专业性。例如,生活服务类手机电视节目可以积极创新内容:手机上网在满足资讯与娱乐所需的前提下,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苦恼与困惑也可通过手机电视得以缓解与解决,且这种帮助是娱乐式的,并不是说明书式的。每一个手机网民均可成为“新型文化媒介人”,手机电视消费者也能够成长为手机内容产品的主导者与阐释者,在手机电视所创设的媒介环境中产生新的兴趣与需求,进而不断地推出新的媒介产品样式。

4 结 语

目前,我国手机电视节目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随着国家手机电视牌照的颁发及5G的广泛推广运用,加上国家对影视产业的大力支持、网络监视的日益完善及商业运营模式的深入探索,手机电视必然拥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手机电视为了获取用户的认可,还需深入探索。对于手机电视节目而言,其所提供的内容是手机电视战胜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关键所在,更是形成广泛传播的重点。

猜你喜欢
接受者电视节目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Flu Study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主要内容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游戏、电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时代融合的新方式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基于有限承诺审核的信息传递均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