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靶X 线摄影在围绝经期女性乳腺癌患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1-11-23 04:19杨海仓花欣高鹏飞
癌症进展 2021年18期
关键词:多普勒肿块检出率

杨海仓,花欣,高鹏飞

1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医学影像科,西安 710004

2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西安 710043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疾病,目前,其在中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不仅严重危害了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正常生活。因此,提高对乳腺癌的检出率对改善这种局面尤为关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其具有简单、经济、定位准确、无创等优点。但是彩色多普勒超声难以检测出正常乳腺组织中小于超声波长的钙化,漏诊率较高。钼靶X线摄影检查可检测出医师无法触摸到的乳腺肿块,还可以检测出在临床上的隐匿性乳腺癌,并且具有简便、可靠等优点。本研究旨在探究钼靶X线摄影在围绝经期乳腺癌患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于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就诊的围绝经期乳腺癌的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对乳腺癌的诊断标准,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乳腺组织类型为不均匀致密或极度致密型;②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②处于妊娠或哺乳期;③既往有乳腺癌病史;④曾有激素治疗史;⑤有影像学检查禁忌证;⑥合并传染性疾病;⑦伴有严重精神性疾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本研究共选取84例围绝经期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其中年龄34~72岁,平均(54.17±9.45)岁;病程1~6年,平均(3.27±0.56)年;肿块直径≤1 cm为18例,>1 cm且≤3 cm为44例,>3 cm为22例;乳腺钙化34例,乳房微小肿块36例,腺体结构扭曲14例;病理类型:导管内乳头状癌14例,导管内癌21例,小叶原位癌12例,浸润性癌24例,早期浸润导管癌13例;TNM分期:0期41例,Ⅰ期43例;均无淋巴结转移。另选取同时期于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就诊的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纳入标准:①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良性病变;②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②处于妊娠或哺乳期;③曾有激素治疗史;④有影像学检查禁忌证;⑤合并传染性疾病;⑥伴有严重精神性疾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本研究共选取66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其中年龄35~70岁,平均(54.57±9.24)岁;病程 1~7年,平均(2.98±0.87)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1.2 检查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钼靶X线摄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钼靶X线摄影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2000D X线钼靶摄片机,所有患者检查时保持站立,对其内外侧斜位、乳腺轴位进行摄影,如果有需要,可对患者局部病灶进行加拍。彩色多普勒超声:采用美国GE公司L0GIQP3型超声诊断仪,配备7.5 MHz的探头,所有患者检查时保持平卧位,双臂上举且保持外展位,尽量使乳房和腋窝暴露,超声探头以患者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对患者胸部进行横、纵切面扫描。两种检查方式在获取图像以后,均分别由2位X线、超声诊断经验丰富的医师独立阅片并作出诊断,如果2位医师得出的结果不一样,则进行讨论研究,直到意见达成一致为止。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假阳性)例数×100%,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比较两种检查方式乳腺钙化灶与乳房微小肿块的检测结果。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乳腺癌诊断效能的比较

钼靶X线摄影检查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8.00%(82/84)、96.00%(63/66)、97.00%(145/150),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99.00%(83/84)、96.00%(63/66)、98.00%(146/1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表1)。钼靶X线摄影、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一致性良好,

Kappa

值分别为0.932、0.945(

P

<0.05)。

表1 钼靶X线摄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乳腺癌与病理结果的对照

2.2 不同检查方式对乳腺癌肿块直径检查结果的比较

84例乳腺癌患者钼靶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肿块直径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表2)

表2 不同检查方式乳腺癌肿块直径的检查结果[n=84,n(%)]

2.3 不同检查方式对乳腺钙化灶、乳房微小肿块、腺体结构扭曲检查结果的比较

钼靶X线摄影乳腺钙化灶、乳房微小肿块、腺体结构扭曲的检出率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表3)

表3 不同检查方式对乳腺钙化灶、乳房微小肿块及腺体结构扭曲检查结果的比较[n(%)]

2.4 典型病例的影像学图

病例1:患者女性,47岁,术前钼靶X线摄影显示病灶有刺状致密影,边缘模糊(图1A);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低回声肿块,且病变有少量血流信号(图1B)。病例2:患者女性,54岁,术前钼靶X线摄影显示左乳外侧边缘模糊,有短毛刺(图2A);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低回声病变,中央位置无回声(图2B)。

图1 病例1术前钼靶X 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图

图2 病例2术前钼靶X 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图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患者中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严重威胁广大女性人群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近些年中国积极开展乳腺癌的筛查工作,但是其发病率仍旧高居不下,甚至病死率也出现了上升趋势。因此,为了能够尽早有效地治疗乳腺癌,临床上需要实行积极的诊断工作。目前乳腺癌临床诊断的金标准是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但是其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属于一种侵入性的操作,所以需要寻找手术前的无创诊断方法。一般手术前的无创诊断方法是影像学检查,如钼靶X线摄影、彩色多普勒超声等。亚洲女性乳腺的脂肪含量及乳房体积比欧美女性普遍偏小,据有关报道显示,中国女性乳腺中约29%患者为致密型乳腺,一旦乳腺出现病变,小病灶的密度会接近致密型乳腺组织同时腺体结构扭曲也会增加,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会增加漏诊的风险。

彩色多普勒超声利用超声探头向患者的乳房组织内部发送超声波信号来获取高清超声影像图,从而有助于医生准确诊断乳腺组织中肿块的大小及形态,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钼靶X线摄影是利用X线钼靶摄影机对患者内外侧斜位、乳腺轴位进行摄影,由于其可以有效避免乳房脂肪层对X线片成像的干扰,所以获取的X线图像特别高清,能够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经常应用于对乳腺癌的筛查工作中。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检查方式对不同肿块直径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钼靶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不同肿块直径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同时结果还显示,以临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钼靶X线摄影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8.00%(82/84)、96.00%(63/66)、97.00%(145/150),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99.00%(83/84)、96.00%(63/66)、98.00%(146/1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钼靶X线摄影对围绝经期妇女乳腺癌的诊断效能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大致相当,分析原因,钼靶X线摄影能检测小型恶性肿瘤,却无法显示肿块内部结构;但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通过对病灶组织血流灌注的展示,较好地显示乳腺的解剖层次。钼靶X线摄影不受女性体型、年龄限制,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准确,各具检测优势,提示应合理运用以发挥其最高的临床价值,与刘再鹏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钼靶X线摄影可以显示不规则高度影,且能够清晰精准地告知发生病变的部位,但是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肿块未有形成或少量钙化时无法检出,很容易出现漏诊的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钼靶X线摄影乳腺钙化灶、乳房微小肿块、腺体结构扭曲检出率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说明钼靶X线摄影在围绝经期女性乳腺癌筛查乳腺钙化灶、微小肿块和腺体结构扭曲的检出率方面要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

综上所述,钼靶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围绝经期女性乳腺癌患者筛查中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钙化灶、乳房微小肿块、腺体结构扭曲的检出率更高。

猜你喜欢
多普勒肿块检出率
研究腹部超声在临床诊断盆腔肿块中的价值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机械波与光波的多普勒效应公式的相对论统一
山东中小学生四成视力不良,三成超重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
《多普勒效应》的教学设计
乳腺肿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征与病理学对照
完形填空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