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角色作用

2021-11-23 00:01刘筱丹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抗疫辅导员

文/刘筱丹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下的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1],对高校辅导员来说无疑也是一场“大考”。在这场“大考”之中,高校辅导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辅导员,处在高校学生教育最前端,频繁接触学生,他们时刻牢记育人的初心和使命,把对学生的爱诠释成一种责任,为学生打造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指南针”“安全墙”“防护服”“强心剂”。辅导员在抗疫中的表现[2],更加彰显了辅导员的价值和地位,诠释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中的重要性。

一、高校辅导员在“三全育人”中的角色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也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也进一步指出,要“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辅导员在“三全育人”中需要扮演新的角色,承担新的使命,履行新的职责。

(一)辅导员在全员育人中的角色

辅导员的工作直接服务于“十大育人”体系的内容[3],对学生在课程、科研、实践、心理、网络、文化、资助、实践、管理、服务等方面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在课程育人方面,辅导员承担着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入党启蒙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的教学;在科研育人方面,辅导员要结合学生工作实际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规律;在实践育人方面,辅导员组织开展党团、社团、志愿活动、实习等各类实践事务;在文化育人方面,在寝室文化、班级文化、校园文化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在网络育人方面,利用易班、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技术开展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在心理育人方面,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普查、团体辅导等工作;在管理和服务育人方面,辅导员开展党团和班级建设,为学生提供学业、生活、情感、心理、就业等方面的服务与指导;在资助育人方面,辅导员开展贫困生认定与帮扶工作等等,从这“十大育人”的体系中看出,辅导员是集全员角色与职责于一身的“全科医生”,是“全员育人”实践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支力量。

(二)辅导员在全方位育人中的角色

辅导员在全方位育人中的角色,主要体现在辅导员的九大职责工作上。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心理、安全、就业等各个方面。《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将辅导员的工作分为九个部分,即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方面。辅导员的九大工作职责内容是对辅导员日常纷繁复杂工作的高度概括,几乎囊括了学生日常全部事务,是每个辅导员扎实开展工作,力求育人实效的根本方向和遵循。可见,高校辅导员是育人队伍中与学生关系最密切、关爱最多、用情最深的人,发挥着全方位育人的作用,实现育人无处不在的目标。

(三)辅导员在全过程育人中的角色

辅导员是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全过程”陪伴者,在全过程育人实践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对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全过程育人强调的是学生成长发展全过程的覆盖与参与。目前,高校辅导员配比要求严格落实教育部1:200的师生配比,目的就是要辅导员更好地将精力和时间集中到有限的学生身上,从学生入学到毕业,都应该在“全过程”的陪伴与指导中辅助学生成长成才,做好全程的陪伴与指导,全过程地跟踪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成长和变化,善于把握学生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积极构建适应不同学生及不同发展阶段特点的教育辅导内容和体系,真正做好学生心灵守护者和人生成长导师的角色。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在抗疫中发挥的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更高挑战。辅导员处在高校抗疫工作的第一线,冲锋在前,坚守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在“辅”上尽责,在“导”上尽力,全“员”守护学生平安,用实干诠释责任与担当,在“抗疫”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全员育人中辅导员抗疫作用的发挥

辅导员是集全员角色与职责于一身的“全科医生”,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更是身兼数职的“战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辅导员是冲锋在前的“排头兵”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5],辅导员第一时间织密防护网,筑牢防火墙,充分运用网络平台推送官方防疫知识,斩断谣言传播,实时更新学生每日健康打卡数据,及时排查异常情况学生,做好发热学生的应急处置、隔离点学生健康管理等,体现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育人理念。

2.辅导员是举旗定向的“领航兵”

辅导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积极抢占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渠道,充分发挥在课程育人、网络育人、文化育人中的作用,旗帜鲜明地帮助广大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帮助广大学生认识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体现出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生命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好战役故事,传播抗疫英雄事迹,重塑偶像标准,向当代大学生传递正能量,切实培养新时代青年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辅导员是构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堡垒的“工程兵”

以战“疫”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怀揣感恩之心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中,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主动担当作为。他们或参与宣传、或值守村屯,或排查登记、或站岗食堂,对志愿服务学生宣传报道,传播抗疫正能量,感染更多青年奋发有为,体现了在实践育人中的职责与担当[6]。

4.辅导员是保障学生生活、促进心理健康的“侦察兵”

面对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生活和心理方面骤然改变的学生群体,辅导员加大对生活困难学生和心理异常学生的排查力度,做好特殊困难群体、重点人群的关注和跟踪,强化学生意志,帮助学生找回支持系统克服困难,体现了育人的职责与担当。

(二)全方位育人中辅导员抗疫作用的发挥

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要充分认识到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显著优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辅导员要学会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主动发声,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时因势延伸到网络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辅导员可以充分依靠网络平台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生命健康教育、感恩教育、规则意识教育等,收集丰富的素材,运用生动的案例、故事、中外抗疫比较等方式,积极占领网络思政主阵地,引导青年学生把握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为全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2.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

第二课堂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辅导员充分利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双向融合优势,有效实现二者的协同育人功能。一方面,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辅导员鼓励学生更多参与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有关宣传、组织和志愿服务工作中,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意识,提升实践育人效果;另一方面,通过第二课堂实践的反哺,帮助学生在第一课堂中进一步提高认识,激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思政工作的感染力、亲和力和针对性。

3.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辅导员在“全方位育人”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沟通作用,应主动加强各部门的联系。如与教务处教师联系,了解学生线上、线下课程学习情况及学习效果;与校医院联系,及时反馈学生身体健康情况;与保卫处、后勤处联系做好学生入校审批与管理;与学工处联系汇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每日一报”工作;与招就处联系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毕业生就业指导与帮扶等,此外,辅导员还应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帮扶,促进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

(三)全过程育人中辅导员抗疫作用的发挥

1.做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

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契机,生动讲述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讲好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故事”将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讲好红色故事,培育家国情怀[7]。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作为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努力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青年,让学生自觉将爱国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做学生学习生活的知心伴友

辅导员是与学生走得最近的人,在学习生活中对学生关怀较多、情感较深、影响较大的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辅导员要充分发挥知心伴友的情感优势,加强人文关怀。对学生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就业困难的学生群体,做好“点对点”“一对一”指导与服务,对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帮助做好心理调适和疏导,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充分发挥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情感性作用,充当学生的知心伴友角色。

3.做学生生命安全的守护卫士

辅导员始终将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契机加强对学生的生命健康和大爱教育。通过分享新冠肺炎疫情通报、一线抗疫人员守护生命、患者对生命的渴望等感人事迹,教育引导学生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珍惜生活,宣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正确理解生命的真谛,树立热爱生命和珍视自然的价值观。

4.做学生向上向善的良师益友

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8],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担起社会责任,像钟南山、李兰娟等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医务工作者们一样勇挑社会大梁,牢记责任与担当;加强学生爱与感恩教育,与学生分享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大爱故事,引导学生心怀大爱与感恩,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奉献社会、报效国家;加强学生的规则意识教育,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遵守规则,并成为自己的行动准绳,教育学生明白遵守规则既是对自己的保护,更是对公共秩序的维护。一个强大的国家,更需要有规则意识和理性成熟的公民。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在抗疫中怎样发挥作用

充分发挥辅导员在抗疫中的角色作用,可以以“知、情、意、信、行”这五个方面为着力点,从学生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五个方面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性。

(一)知:晓之以理,辅导员发挥育人作用的根本点

知,即认知。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还处于形成阶段,对事物的认知和鉴别能力较弱,需要正确的引领与示范。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大学生获得的信息更加多元化,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更需要辅导员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价值引领,使学生的思想更加健康、积极、正向。辅导员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从这点来讲,就要求辅导员在抗疫中真正落实“三全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开展工作,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四个自信”“四个意识”“两个维护”意识,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认识轨道上来。

(二)情:动之以情,辅导员发挥育人作用的促进点

情,即情感。积极的情感具有保持健康、控制环境、洞察和理解社会的功能。情感教学对于学生工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辅导员要善于挖掘现实中的鲜活素材,运用动之以情的方式讲述一段段动情的新冠肺炎疫情故事,利用举国抗疫中涌现出的许许多多模范、先进事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学生的爱国志、报国情,引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共鸣。强烈的爱国情感,能够变成无形的、巨大的能量,激发学生的认同和归属意识,让学生自觉将自我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意:炼之以志,辅导员发挥育人作用的关键点

意,即意志。意志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有效支配行动、促进目标达成。坚定的意志是行动的动力,能够帮助个体维持一定的行为方式并固化成习惯。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学生可能会面临种种困难和挫折,出现恐慌、焦虑、悲观等负面情绪。辅导员要比以往付出更多的心思,留心观察,善于从学生最需要的思想政治内容入手,从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把工作做到学生心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情绪疏导和行为教导,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敢于面对,团结一心战胜新冠肺炎疫情。

(四)信:导之以信,辅导员发挥育人作用的核心点

信,即信念。信念是人们内心遵循的想法,是人们内心的一股强大的内在力量,能有效激励人们按照既定的目标、想法和原则去行动。信念是连接认知与行为的枢纽,是深刻认知、强烈情感和坚强意志的有机统一。学生拥有坚定的信念,就能够振奋精神,获得力量,克服困难。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辅导员信念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对学生理想信念的引领,坚定学生爱党护党、爱国护国的信念,增强团结一致克服困难的信心。

(五)行:笃之以行,辅导员发挥育人作用的落脚点

行,即行为,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在行动。行为客观反映出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而且可以帮助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学生情感培养、意志锻炼和信念养成。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辅导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将爱国情、报国志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教育实践中组织号召青年学生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投身抗疫志愿服务,力所能及地配合社区、村委、学校做好防疫工作,以实际行动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传播青春正能量,从听党话、跟党走的情感认同上升为行动认同,帮助学生以高度的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为国家、社会做贡献。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抗疫辅导员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