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视角下内部控制的完善思考

2021-11-23 05:08吕万美重庆市潼南区商务委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9期
关键词:会计工作会计制度监督

吕万美 重庆市潼南区商务委

引言

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实施背景下,需要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透明度,通过创新单位会计工作落实制度改革要求,而完善的单位内部控制,能够解决以往会计工作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增强各项工作开展过程的透明性,保证会计工作高效开展。因此从政府会计制度视角加强内部控制完善问题的思考,探索有效的完善路径,能够为推动单位工作的可持续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政府会计制度对单位内控建设的要求

2019 年1 月1 日,政府会计制度正式施行,要求各单位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完整资产负债管理细则,保证会计准则稳定施行。在单位内控建设方面,为承担推动各项工作改革创新的使命,应当将经济运行中产生的财务活动当成是管理中心,规范会计核算内容、方法,设立统一执行标准,确保单位会计信息能够实现纵横对比,全面反映单位各项业务开展情况[1]。通过把握单位人力、物力、资金等各方的投入,并掌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产出情况,能够了解人员实际业绩,为单位绩效考评工作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在政府会计制度准则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单位内控制度调研分析,了解与现实不符的情况,通过调节、修正强化各项经济活动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好会计信息核算工作,提交完整、有效和准确的年度财务报告,为单位有序发展提供良性引导。

二、政府会计制度视角下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一)制度执行力弱

根据财政部颁布的政府会计制度准则和具体精神,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已经结合业务实际设立了内控制度,加强各类资金使用管理,并通过合规处理各项经济业务会计账务提供年度财务报告,利用内控制度程序与方法,审核和更正会计信息。但从财会信息完整性、精确性等方面来看,制度执行力较弱,相关部门和人员在开展经济业务过程中,仅在表面上落实内控制度要求,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违反内控制度规定的情况。如在部门资金结算方面,由于在最后期限匆忙结算,造成工作较为紧迫,人员会选择先支付后补办手续等措施。制度未能有效执行,追根究底仍然是由于内部责任划分不清有关,一旦出现问题往往无法追究责任,造成人员未能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落实工作。

(二)业务监督不足

单位内控工作开展需要有力监督管理,但目前部分单位偏重于内控方案编制,忽视了方案实施期间监督工作开展,造成内控管理流于形式,未能深切发挥作用。未设置独立内控部门,造成监督工作缺乏独立性,通常在事后开展监督工作,无法敏感发现业务流程中的关键点风险,而在单位业务开展期间,缺乏有力监督给政府会计制度执行带来了困难。此外,部分单位结合新会计制度优化业务监管体系,但也仅局限在财务预算、政府采购、资金支付、公务卡报销等业务流程,停留在制度贯彻初期,尚未实现单位各项业务工作的全面监督[2]。而全流程监督体系建立需要耗费较多人力、物力等成本,在单位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往往缺乏推行工作的动力,容易出现畏难情绪,给业务监督工作落实带来阻碍。

(三)缺乏内控认识

单位内控工作开展需要全员参与,但大多数人缺乏对内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造成内控制度难以有效落实,阻碍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有效实施的进程。在新制度执行期间,部分人员错误认为单位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规章制度,未能认识内控制度需要随着新要求改变。在开展预决算、费用报销以及绩效评价等各项工作中,存在避重就轻的现象,认为只需要按照新制度开展工作即可达到单位经济运行管理要求,并未严格遵守内控制度规范进行业务处理。出现这一问题,与基层人员专业素养不高有关,造成人员在面对改革工作时缺乏全面认识,内控意识薄弱,无法适应单位工作开展提出的新要求,未能顺利将内控工作带入日常工作各个方面。

(四)评价方法单一

内控建设能否取得理想效果,需要通过后期对各项经济业务考评确认。但就目前来看,部分单位对考评工作的认识不足,未能意识到考评给内控成效带来的影响,依然延续传统、单一的考评方式,难以全面反映部门和个人在新会计制度落实中的业绩。受单位工作特殊职能影响,部分单位难以针对各项业务编制专门的评价方案,在评价上无法充分体现业务开展价值,给会计工作内部管理带来了不利影响。而缺乏对会计制度监督和激励作用,造成单位内控改革无法跟上国家的步调,在财会工作开展方面仍然存在盲点,无法有效查找内控工作短板,造成内控缺陷迟迟未能补足,与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相背离。

三、政府会计制度视角下内部控制完善对策

(一)明确制度执行责任

在单位内控完善方面,可以从政府会计制度实施角度明确制度执行责任,确保各项内控制度能够有效落实。在单位资金管理方面,可以细化预算管理方案,根据制度内容完善预算机制,明确相关部门及人员在预算管理方面的责任。在预算方案审查方面,同样需要加强责任划分,根据各项经济业务特点区分各阶段工作,并通过落实责任保证制度严格执行。在会计核算方面,需要从政府会计制度视角转变管理观念,针对涉及资金结算业务推行收付实现制,明确财务会计管理责任,强化各项经济业务管理[3]。针对项目资金违规使用和占用等情况,应追究相关责任人,在明确人员责任的同时,做到彻查追回。建立明确奖惩制度,对严格履行制度责任的人员进行表彰,并对违规人员进行查处,能够保证各项工作职责的落实。建立责任清单,并在信息平台上公开清单,可以强化内外监督,确保单位内控管理制度有效落实。

(二)优化业务监管模式

遵循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应健全单位监督管理体系,加强现有主要业务流程监管。从现有监管模式优化角度着手,应采取其他领域监管方式推动工作创新与持续有效发展。学习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融合单位业务特点,可以总结推出适合的业务监管模式,将监管范围从财会工作推广到经济业务全流程,实现单位管理工作全覆盖。在制度执行和会计工作监督审核方面,应设立独立且专业的内审部门,负责向单位法人汇报审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通过下发通知责令责任部门和人员在规定期限内整改。与审计、纪检等部门相互配合,可以从内、外共同开展多项检查工作,形成单位监控网,及时发现和化解各项经济活动风险。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取得快速发展背景下,单位会计记账已经取得了信息化发展。为实现内控制度落实情况全面监管,需要将风险评估、内控管理等流程贯穿在财会部门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中,对会计科目调整、会计核算等工作实施全面监督,确保单位收支、采购等工作能够严格按照政府会计制度开展。

(三)加强人员教育培训

为保证政府会计制度顺利推行,应强化单位内部人员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全体人员重视程度,组织人员系统学习制度内容,保证人员深刻理解和贯彻执行新制度。针对单位财会人员,要求掌握新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能够从内控角度着手开展相关工作。结合这一目标,需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工作小组,由单位一把手担任组长,定期召开内控会议,了解单位内控工作开展情况。面向全体职工,应开展政策法规培训,加大制度宣传力度,确保各部门和各岗位人员能够配合有关工作开展,做到全员推动单位内控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此外,针对单位新建立的内控制度和工作流程,应安排相关岗位人员加强制度流程学习,严格按照新规要求开展工作,消除和规避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漏洞和风险,有效提高内控制度执行效率。

(四)完善内控考评制度

将内控管理问题和结果当成导向,能够根据单位内控工作开展成效提出有效完善措施,确保会计制度细则能够在内控体系框架下有效落实,提供准确、有效、全面的财会数据信息。为此,需要加强单位投入和产出情况的考核评价,实现单位各类抽象经济事务具体化处理,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确认工作落实成效,对无法轻易改动经济业务领域实施经费支出严格管控,通过细化单位内控制度细节为考核工作开展提供有效依据。在部门业绩评价方面,需要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收支管理等多个方面开展评价,确认部门工作能否达到政府会计制度和内控管理要求。针对财会等专业岗位人员,应制定专门的考核计划,从政府会计制度落实、经济活动风险防控、业务管理活动创新等各方面展开评价,对单位各项经济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细化分析,科学评价人员业绩,督促人员充分发挥工作职能,积极参与到单位内控管理活动中。放权于内控部门,加强各部门和人员绩效评价,能够切实了解单位内控工作情况,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工作推动内控制度完善,为政府会计制度实施提供保障。

四、结语

从政府会计制度角度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工作问题,可以发现存在制度执行力弱、业务监督不足等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会计工作开展及相关制度的落实。完善单位内部控制,通够明确制度执行责任和实现业务监管模式创新,能够强化各项工作管理。在此基础上,加强人员教育培训,从制度完善角度强化内控考评,能够切实强化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确保单位有序运营。

猜你喜欢
会计工作会计制度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策略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夯实监督之基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