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探讨

2021-11-23 15:45济南职业学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财务数据人工智能财务

于 文 济南职业学院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化,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当中,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在财务专业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有效的代替传统财务核算内容,使财务核算中固有化和重复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现高效率的财务核算,但正因为如此,使得相应的岗位人员面临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风险,针对这种情况,在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通过对财务管理专业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有利于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水平,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一、人工智能在财务管理中的优势

(一)使财务数据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由于财务数据对任何一个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传统的人工财务数据保密性工作做得比较完善,但依旧会因为人性的贪婪等原因而造成财务数据的泄露。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将人工智能运用在财务管理中,人工智能的运行是根据固定的程序进行相关程序操作,所以人工智能的执行是预先设置好的指令,固定的运行指令可以大幅度地避免网络木马和黑客的攻击,同时也避免了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财务数据泄露,最终使财务数据资料不易被泄露出去,保障了企业的财务数据安全性。

(二)能够节约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

人工智能具有模拟人类思维的特点,所以在财务工作中,能够胜任更为复杂的工作,通过人工智能,可以将财务数据进行核对,并对财务报表进行编制。在财务工作中,对于这些重复性的工作交给人工智能,可以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减少财务部门工作人员数量,从而降低企业的人工开支,实现节约成本的目的。

(三)使财务管理模式得到创新

由于传统的财务工作核心内容是业务核算,使得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在财务部门是独立分开的,但这两种工作由于有着一定的重复性,在核算工作中会占据大量的时间,使得财务管理会计工作被弱化,最终使财务管理工作质量较低。而在人工智能环境下,由机器完成大量的业务核算工作,随着管理的改变,相应的财务会计会转化为管理会计,使财务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高质量。

(四)使财务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很多基本的财务工作完全可以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因此会促进财务人员向管理层的方向发展。而财务人员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正确使用以及监督人工智能的运行,根据人工智能提供的信息,对财务数据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这些都是财务管理层的工作。人工智能的出现,会使财务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同时也加速了财务信息的传播能力,因此在大数据时代,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才能给企业提供专业的信息决策。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专业缺乏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高职院校对财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主要以培养核算型会计人才为主,导致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变得比较模糊。在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中,财务管理专业以会计教学为主,并将会计专业设置为重点课程,因此导致教学中对会计和财务管理概念比较模糊,学生在学习中难以明确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岗位职责。在高职院校财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中,通常在会计专业的培养中注重对核算和软件能力的应用,而财务管理专业则侧重于培养学生财务监控、分析和决策的能力,使得这两种课程的体系建设中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一系列的问题最终会使财务管理专业在人才的培养中缺乏明确的目标,从而制约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

由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主要用于对人才的培养,而财务管理专业中,对人才的培养主要以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培养为主。但是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在教学中,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与框架的搭建,因此导致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操作课程比较少,学生在财务管理专业的学习中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使得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与实际教学严重脱节。高职院校按照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课程体系的教学,最终会导致学生所学财务知识体系与实际企业工作模式发生巨大偏差,学生面临毕业即将失业的情况。

(三)高职院校缺乏引进人工智能设备的资金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在教育中,需要加入人工智能来实现教学,但通常情况下,一套财务教学软件的价格在几十万左右,同时一套财务共享中心的价格则是几百万,对于很多高职院校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因此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中,想要实现学生对人工智能的掌握和应用,需要高职院校投资购买人工智能平台或者设备,否则无法进行相应的人工智能财务教学工作。

(四)缺乏对财务管理专业的深入研究

由于传统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学生在毕业后会直接进入到会计岗位从事核算型会计工作,导致学生在高职院校中学习到的财务知识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再加上我国财务管理专业起步较晚,很多学生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通常会以核算型会计工作为主,很难对财务管理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的探究,使得财务管理工作难以被深入的拓展,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关系结合度并不高。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措施

(一)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对于那些具有重复简单性的财务工作,基本上都由人工智能负责处理,所以当今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此,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应该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在对会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企业在增值管理中实现对财务人才的有效转变,而高职院校在对财务人才的培养中,可以加入财务管理专业性的培养。通过利用财务会计档案的方式,在相关领域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可以逐渐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

(二)修订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体系

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高职财务管理教学也需要随之进行转变,但需要有针对性的改变,在财务管理工作模式下,将课程体系转变为以管理为主,财务会计为辅的方式,实现财务管理工作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发展。通过构建合理的理论知识框架,高职财务管理教学中,财务管理专业除了理论知识外,还需要以专业知识模块为主。而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需要围绕管理统筹、投资管理等方式,能够体现财务管理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对财务数据处理能力的分析。在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强化实训过程汇总,高职院校可以在财务管理专业课中设置相应的会计电算化以及基础性知识的实训,才能有效的避免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相脱节的情况发生,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财务管理知识和专业性技能得到有效提升。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购买证券投资等相关软件,实现对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的教学,同时学校也可以有针对性开展校企合作的方式,使学生把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与企业财务工作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财务专业技能。

(三)提前培养教师的财务知识能力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中,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缺乏人工智能教学时,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输送教师到外地进行专业培训,或者参与专业研讨等方式,使教师可以及时掌握人工智能在财务管理中的最新动态与最新技术。虽然人工智能开始逐渐应用于各行各业,但并未达到完全普及的情况,所以在人工智能还未普及时,提前将教师培养起来,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及时转变对传统财务知识内容的教学,给学生明确以后财务管理的学习方向,有利于学生在校或者工作后对财务新知识的掌握,当学生进入企业后,面对人工智能设备,也能快速及时的掌握这些设备和软件使用方法。

(四)对财务管理专业后续发展情况的关注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在对财务会计人才的培养周期比较短,使得大部分人才从学校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中,缺乏了后续的学习能力提升,逐渐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在构建专业知识体系、实现对财务管理人才模式的培养中,使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人才在获得执业资格证书的情况下,完成相应的财务工作。

四、结语

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给财务工作人员带来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所以高职院校在对财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性,使学生实现对人工智能的运用,而不被替代,良好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是探索和构建我国人工智能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最终培养模式。■

猜你喜欢
财务数据人工智能财务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2018上市公司中报主要财务数据(8)
2017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6)
2017年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1)
2018上市公司中报主要财务数据(3)
数读人工智能
水利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