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人才培养背景下高校通识教育问题研究

2021-11-23 19:13李其原
现代交际 2021年7期
关键词:通识课程能力

李其原 河 渠 王 伟

(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

复合型人才,指的是具有复合型的知识、能力和思维的综合性多功能人才[1]。复合型人才更注重职业胜任力的多元化,而非只强调本专业能力的复合。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能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中发现新问题,并通过丰富科学知识新体系去创新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识教育起源于19世纪的欧美,是相较于学科专业化而言的,旨在培养能够独立思考、能将不同知识融会贯通的完全的、完整的人。高校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通识教育而实现。

一、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

本文基于对四川省X高校2016级至2020级人文社科与理工等学科的161名本科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了解通识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期为通识教育的完善提供参考。

(一)学生对复合型人才的认可度

根据数据结果来看,74.53%的学生想通过通识教育获得更全面的知识体系,66.46%的学生想发展交流和沟通能力,68.32%的学生想提升逻辑思维能力,57.76%的学生想提升实践动手能力,52.17%的学生想拥有跨职业的能力。复合型人才本就以培养拥有复合型知识、能力和思维的综合性多功能人才为目标,故学生的需求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绝大多数的学生认识到了通才培养的重要性,拥有成为复合型人才的渴望。

(二)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有49.07%和9.94%的学生认为开设通识课程是“比较重要”和“非常重要”的,学生对通识课程“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尚可,但仍有待提升。

(三)学生对通识教育及其目标的了解程度

161名受调查者中仅有10.56%和1.86%的学生对“什么是通识教育”比较或非常了解,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不足。所有受调查者中对通识教育的目标的了解程度为“完全不了解”“不太了解”“一般”的比例分别为8.07%、40.99%、43.48%,总比例为92.54%,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的总比例为7.45%,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对通识教育目标缺乏足够了解。

(四)通识课程班级授课规模

受调查学生所选修过的课程,68.94%的学生修过的通识教育课程班级人数规模在51—100人之间,23.6%的在101—150人之间,6.83%的在151—200人之间,甚至还有9.94%的学生所修过的通识教育课程班级人数规模在200人以上。总体上通识教育课程班级人数规模较大。

(五)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满意度

在“你所上过的通识课程是否很好满足了你的期望”问题中,学生选择“基本满足”“非常满足”的比例分别为20.5%和2.48%,满意度较低。可见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期望之间差距大。

二、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一)高校对通识教育认知不足

通识教育根本目标是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决定其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必须有别于专业教育。但是诸多高校对于通识教育及其目标认识不足,导致课程和目标设置不合理。

1.对通识教育的重视不够

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时越来越注重“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的原则,因此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无疑对于提升学生个人素质以及就业率乃至今后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奠定了基础,也为企业快速遴选和有效培养人才做了积淀。只有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实现大学生从“做人”到“做好人”的目标转变。

但是,在当前高等教育依然过分强调专业技术指标的考核,对于通识教育缺乏正确认知,忽略了通识教育对于非职业性的知识与实践能力等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也有学校简单地将通识教育理解为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难以真正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对通识教育的根本目标和理念缺乏正确认知

对通识教育的根本目标和理念缺乏正确认识,就导致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选择上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的论证。甚至许多高校对于通识课程的班级设置选择大容量教学的模式,100人左右的班级数量占比很大,还有部分班级人数在200人以上,这就导致教师难以兼顾每个学生的需求,课堂效果难以保证。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进度,难以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二)许多高校的通识教育流于形式

1.缺乏完整统一的课程体系

我国通识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教育体系的设置参差不齐。如中国大学慕课将通识类课程分为文明起源与历史演变、人类思想与自我认识、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科学发现与艺术革新、经济活动与社会管理、团队协作与组织领导、国学经典与文化传承等几个部分[2]。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体系分为人类文明及其传统,现代社会及其问题,人文、自然和方法论三个部分[3]。高校内没有完整统一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各课程内容之间衔接度不佳。

2.通识课程和学生选课难易程度之间的关系理解有误

一般学校认为,通识课程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选课。应用性、专业性强的课程学习和考试难度通常较大。因此,在实际选课和授课中可能存在两种现象:一是学生选课率较低,二是教师授课放低课程内容的难度。事实上,难易并不是学生是否选择修习某门课程的主要依据。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的选课态度非常理性,81.99%的学生会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课程,51.55%的学生愿意选择实用的课程,以助于未来找工作。因为课程要求低,学分易获得而选择较简单的课程的学生占比31.06%。

(三)通识教育师资水平不足

针对目前通识教育存在的不足,调查给出了7个选择指标,即师资水平、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教材、考核方式、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等)、班级规模、课程和师资管理。按照改进呼声从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结果为: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53.65%)>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46.02%)> 师资水平39.73%>考核方式28.47%>课件教材25.06%>课程和师资管理21.82%>班级规模19.53%。可见教学方法、手段及师资水平是学生们呼声最高的三个主要问题。虽然前文所述班级规模对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有不利影响,但相比较而言,教学的具体实施方和实施主体是最重要原因。

(四)教学方法不恰当

通过数据分析,59.01%的学生认为教学方式单一,有52.17%的学生认为教师主要运用多媒体进行理论讲解展开课程教学,16.77%的学生已修的通识课程中教师会与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或互动,11.8%的学生已修课程中运用过理论与校内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总体而言,通识教育授课方式较为单一,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亦不利于教师的发展,甚至部分教师自身实践经验匮乏更无法实现经验的有效传授。

(五)考核方式单一,评价指标设计不合理

通识课程在教学要求、考核制度、管理制度及相关规则设计上存在很大的漏洞。85.71%的学生所修课程学习效果由任课教师评价,41.61%的学生曾进行过小组互评,27.33%的学生自评,7.45%的学生接受过企业评价。教师在通识教育效果评价中起决定性作用,小组互评和自评,尤其是企业评价教学所占比重不足。

但是,传统的教学场所主要局限于教室,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接受教师授课,并做笔记,以便复习,无论是期末考试还是平时作业的考核都难以实现对学生能力的综合评判。唯分数论的评价方式带来的是部分学生对于成绩功利化的追求,尤其是考试对于理论知识的侧重对实践能力强而动手能力弱的学生而言更是一种挑战。

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实施及改革建议

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各高校只有紧紧围绕这个目标设置学校的通识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一职能。

(一)增强通识教育认知,制定科学的教育目标

1.提升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

无论是高校领导还是教师,对通识教育都缺乏应有的重视,相较而言尤为注重专业课程的教学。通识教育作为专业选修课仅起到简要补充作用。因此,高校应正确认识通识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明确通识教育的价值。各高校应结合自身特色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亦可考虑将通识课程单独制作成模块以供学生选择,实现从专业型人才向通识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转变。

2.制定科学的通识教育目标

本研究对影响通识教育满意度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对“所上过通识教育课程的满意度”与“通识教育目标的了解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422,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因而说明二者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但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通识教育的目标均了解不足。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模糊,已成为影响通识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因此,高校应围绕知识、能力、素养等制定通识教育目标,并将具体的课程目标及课程要求向学生进行详细说明。第一,注重细化每门课程学生所应掌握的文化知识,制定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明晰学习内容。第二,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只有明晰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才能为教学活动指明方向。通识课程不同具体教学目标要求也不同,如管理类学生不仅应具备一定的业务技能,还应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心理承受力及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各课程应在学校引导下制定出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第三,素质的目标要求可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体现。高校根据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与通识教育理念来制定培养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增强竞争力。

(二)构建有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与内容

对于“你认为目前本校通识教育存在哪些不足”问题,61.49%的学生认为特色课程较少。因此,高校应该着力建设独具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并且应遵循时间序列,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设置不同内容的通识课程,强化基础,分流培养,体现因材施教的方针。

1.构建符合各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学校应明确通识课程的分类模块,本研究将通识教育课程的模块分为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艺术、创新创业等类别。专业不同,对不同类别通识教育的认知也不同。如,人文社科类学生认为应增设艺术类、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课程,最后才是自然科学类与创新创业类课程;而理工类学生认为增设的课程应按其重要性排序,即自然科学类>艺术类=创新创业类>社会科学类>人文科学类。由此可见,不同专业学生对于通识教育的认同感和需求不同,故应由学校、学院、教师结合学生意见构建符合自己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还应强化文理之间相互渗透,科学设置课程学分,动态可优化的课程资源库。

2.注重对低年级大学生理论素养的培养

既然课程的实用性而非课程难易程度为学生选课的重要因素,故课程设计应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对低年级学生注重理论素养的培养,培养其看待问题的前瞻性,帮助其打好理论基础,注重体系化的知识结构培养。只有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才能深化知识间的联系,在反复实践中加强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此外,对低年级学生亦应注重逻辑思维和方法论意识的训练,为其今后的专业实务操作提供基础。如调研技能、统计分析、政策分析等基础能力的训练应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3.注重高年级大学生专业实务及就业技能培养

在三、四年级应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深化和细化实践类通识课程模块设置,对学生分流培养。第一,注重将前期所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践中深化和提炼知识,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第二,在三、四年级增设工作能力训练课程,如《职业面试训练》《就业技能培养》等课程可以增强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各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同年级的特点在各专业中分类实施通识课程。

(三)校企联动提升教师的通识教育能力与水平

1.企业应参与学校对通识教育教师的遴选

企业的参与有助于学校建立通识教育教师胜任素质模型,帮助遴选出教学水平高、能力强、能将通识教育知识有效输出的教师。企业的参与还能加强对教师通识教育能力的系统培养与考核,避免学校千篇一律的教学与考核模式。

2.教师是将通识教育知识传递给学生的主体

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成为培养学生知识素养及道德品质的关键环节。教师不仅要掌握通识教育的知识,还应在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保证知识的有效传输。因此,学校应为教师提供可操作的培训平台,并在教师与企业之间搭建起桥梁,使教师对企业需求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做到与市场需求接轨。

(四)教学方法人性化

1.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人翁的作用

学生本是课堂的主人,故教学过程应深化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着力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只有提升课程的吸引力,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改原来的大班授课为小班授课;其次,摒弃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加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课程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让学生体会课程的有用性,从而促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寓教于乐。

2.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大学Mooc、超星、智慧树、学习通等诸多网络课程平台的发展为大学生系统的线上学习提供了可能。这些平台上的资源是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前提,通过混合式教学将线下课堂的部分内容以视频或资料的方式前移至线上,给足学生学习时间,让其带着基础知识进课堂。课堂上,教师注重对重难点知识的讲解,以及对在线学习课程内容的巩固。

但是线上学习亦存在局限性,如教师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时时把握,网上的课程评分机制不完善等。因此,采用在线小测验、线下讨论与考核等方式进行过程性考核,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以提升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

3.加强第二课堂的建设

可以考虑第一课堂之外的课下第二课堂的建设。如针对《管理学》等课程的学习,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模拟面试大赛、简历制作大赛等活动,促使非经管类大学生将管理类课程理论知识自觉转化为实践技能。也可以通过举办相关讲座、组织学生参加竞赛、组织校外教研活动、社团活动、组织学生调研、实践基地参观等模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促进课程改革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真正融合。

(五)完善课程评价与管理目标

对通识类课程的考核,应改教师单一考核为教师、企业评价和学生的自评、他评、小组互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加强过程性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占比实现理论与实践考核并重。

学校的教育为学生的社会化,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学校是企业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检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便是用人单位的评价。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校企合作较少,企业未充分发挥出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导致目标及评价指标的设定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应开设校企合作模式,让企业参与学校的目标设置及学生通识能力考核指标的建设过程,能帮助学校进行人才培训及综合素质提升,实现校企共赢。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识教育是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识教育的质量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因此分析高校通识教育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面临通识课程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从管理类通识教育的目标与理念建设、通识教育体系设置、管理类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与考核方法等方面着手,深化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既将知识、思想和实践融入通识教育的教学过程,又将理论应用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互动,最终培养出综合技能突出的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通识课程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