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三涛 自贡市沿滩区卫生健康局
在各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社会管理部门或机构的推动下,统计工作有着重要的分析作用,可以更高效地解决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医院各类技术管理的建立。因此,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充分的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采用有效的统计工具和手段,更高效地运用统计分析数据信息,促进自身的发展。
目前,我国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统计工作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整理、收集,更高效的了解其患者的情况,以及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以便能够及时了解患者情况,准确掌握患者的身体指标,从而作出准确判断,节约时间,尽可能地减轻患者病痛,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但目前基层医疗机构统计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卫生医疗机构的人员素质较低,工作手段滞后等问题,阻碍了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统计工作的发展。
第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因为其机构位置较为偏远,且多为轻微性的患者来到基层的医疗机构,导致其基层医疗机构不需要过多的技术含量。所以大部分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没有专职人员做具体的统计工作,致使其工作人员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
第二,基层医疗工作的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导致专业素质不够高,从业知识匮乏等,对统计学知识掌握不够完善,没有及时掌握所需的统计信息,和反馈的内容,致使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无法及时跟进[1]。
第三,在基层医疗机构,统计的手段较为滞后,且其医疗机构重视水平也不够,同时,其信息化的水平也相对偏低。在目前依靠信息化统计的时代,基层医疗机构如果单独依靠人工进行计算,没有专业的软件和专业的培训,将导致其统计工作的准确性、效率性低下,统计数据缺乏参考价值,从而影响其医疗工作的开展。
第四,基层医疗机构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大部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对待统计工作较为随意,没有为统计工作编制健全的管理制度,导致统计工作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各类问题。具体表现在统计工作流程不完善、缺乏健全统计制度档案管理没有按照工作需求进行,相应问题的出现使统计数据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其价值大受影响。比如,基层医疗机构每天看病的人数不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登记工作的难度,同时登记对细节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因为基层医疗机构没有编制健全的制度,所以统计进行期间容易因为各类突发状况打乱工作节奏,使工作陷入混乱局面。
第五,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统计工作的进行因为监督工作实时表现差强人意,使统计难以按照要求进行。虽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领导已经下达了关于统计工作的管控要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按照要求执行相关任务,很多工作仍是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工作人员对统计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由此使统计数据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导致统计监督落实不足的因素众多,一方面医疗从业人员不清楚自己的职责,还有部分从业人员责任意识较差,不能认真的对待问题;另一方面,因为基层医疗服务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受制于客观条件,使工作很难在硬件设备不足的情况下开展,导致统计工作难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那么在基层医疗工作实施统计工作的过程当中,应当怎样注重相应的实施办法和应用措施,进一步加强技术人才的培训,提高医疗工作者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完善创新的统计方法呢?
首先要提升其基层医疗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他们进行专也培训,提升其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做好相应的岗前培训;推动信息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提升统计智能化水平,实现统计指标自动生成、上报;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可开发统计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实现上报报表和院内报表自动生成、上报,没有开发能力的基层医疗机构可以使用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研发的相关信息系统,从而保证统计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同时,要找出统计工作的弱点,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行系统性的管理和有效地实施,进而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统计信息化管理水平[2]。
对相关的指标工作,以及执行情况进行透明性、公开性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统计人员和其他人员的重视度,确保统计工作的有效实施和开展。要让统计工作人员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其重视度,以奖罚分明的制度,更高效的促进其工作开展。同时,上级主管部门要完善考评机制,加强督导检查,充分发挥目标考核激励约束作用,将统计信息化工作纳入对各医疗卫生单位年度综合绩效考核中,并进行单独考核,以促进统计信息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制定统一的标准规章,让统计工作人员进行参考,并保证其统计工作的有效实施;采用相应的科学性管理办法,提升工作效率,加强工作质量,让统计工作在加强管理的过程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之上,其基层医疗机构要转变及滞后的统计手段,以有效地方法,推动其统计工作的开展;要改革传统的统计手段,应用信息技术,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潮流,提高其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要;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手段,强化其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水平,以专人专责的方式进行完善,将信息技术和统计手段进行结合,保证其统计工作实施的有效性开展。同时,要深化基层医疗机构统计工作的应用策略和价值的探究[3]。
首先,在加强统计的工作的过程当中,要确保统计工作的各项措施到位,各项数据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并对其基础的数据实施有效的监控办法,对其中发现的异常现象,以紧急的处理方式进行解决。不仅要加强分类、分专业审核,更要根据不同的部门,以及不同级别的人员进行分类审核,保证数据的有效和准确性。要建立相应的统计审核工作机制,明确审核的目标,以分层级的审核形式,明确不同级别审核的责任人,以更高效、更直观的办法,提升其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实施。
其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的网络统计调整,以完善性的工作实施,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落实相应的统计数据和系统调试,满足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需求。并以开放性的分析功能,对管理人员进行有效性的后台操作,和定义性的后台实施,确保使用人员固定的操作模板,从而更高效地提升其工作效率。那么可以通过相应的平台,实施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系统的统一性、完整性数据采集,并通过平台交换的方式,以直接的传输,进行相关的网络直报工作,取消多重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实施。要避免复杂性重复性的操作,通过直接的网络信息平台,促进不同层级人员的交流和沟通,更有效地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统计工作,
第三,要提升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计遴选队伍建设,针对统计工作的部门,设立专业的统计岗位,应用信息化互联网技术开展统计工作,对相关的人员数量进行逐步增加,从而更进一步的满足其统计工作的需求;加强统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队伍性人才。要满足统计工作的需求,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工作人员的制度性培训,以相应的奖励机制等措施促进统计工作。将表现较为突出的工作人员,给予相应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从而更高效地激发统计人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中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第四,要更进一步的改善其统计工作的实施方法,对当前的统计制度进行调查,转变单一的工作进程,改进其弊端,对相应的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对各部门的管理和掌握的信息,以多样的数据完善进行统计,将报表数据的混合现象进行转变,减少其数据流失的状况。完善统计方法的制度,以标准性统一性的工作进程,进行统一管理,以配套的统计方法应对每个统计人员,掌握他们风格的工作指标,以抽样调查的方式,判断医疗机构统计工作者的工作状况,以相应的分析方式,让他们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多写、多练、多分析,从而更进一步的加强其工作能力以及信息监测方面的工作资质,从而更高效的提升统计信息数据的质量性安全性、统一性和标准性。
第五,要加强相应的宣传力度,改善、提升统计工作的工作氛围,为统计从业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制度性改革,提高其工作制度的改善。建立以科学性规范性、透明性、合理性的统计工作标准,和统计工作要求,进一步推进相应的监测和评估,及时收取医疗卫生机构各岗位、部门的信息反馈。根据群众、社会和各部门的不同需求,紧随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及时全面地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的统计工作开展,实时对统计工作进行完善、提升,确保统计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为我国卫生统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夯实基础,进一步的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统计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因此,在基层医疗机构应用的过程当中,要提升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大基层医疗机构的统计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应用;并通过相应的技术培训,加深统计工作者的重视程度,以创新性的统计手段和统计方法,推进统计工作的实施;要及时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思想,进一步分析工作问题,解决工作措施,提升工作技术,建立工作制度,加强统计工作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