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援疆情暖一方

2021-11-24 09:08许清淞
兵团工运 2021年4期
关键词:援疆双胞胎儿科

□许清淞

2018年,韩良荣得知江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要派一批医务工作人员援疆时,他是全院第一个积极主动报名的。

韩良荣是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又是省重点专科“新生儿”主任医师。对于他来说,这次医疗援疆,要把自己多年以来,用心积累的医学知识,为新疆建设贡献力量。

援疆之后,韩良荣担任兵团第七师医院挂职副院长、兼儿科主任。他尤其擅长新生儿“常见病、急危重症”的诊治,有着27年儿科临床工作的经验。

2018年8月5日,韩良荣开启了医疗援疆的新征程。他及时适应新的环境,一门心思投入到工作之中,以其真情实意,对待每位患者,充分发挥其专业知识水平,赢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

通过一段工作的了解,韩良荣经过深思熟虑的“把脉”以后,提出在当时的儿门诊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儿童保健门诊,开展儿童保健专项业务,打造儿科品牌的发展规划。

他的创新建议,得到七师医院领导的认可。为开展好此项工作,韩良荣全面负责儿科“人、财、物”管理。

利用此次儿科组团援疆和七师医院产科资源优势,韩良荣认为积极开展新生儿科的各项工作,可以与产科优势互补,形成完整医疗服务链,进一步提升师医院儿科的救治水平,减少危重新生儿转院率,并且增加对出院病儿的随访服务。

经过医务人员的勤奋努力,七师医院儿科已渐有起色,其中儿科“医师工作的自信心、病儿的治疗依从性”,都有了十分明显的好转,新生儿科也可以收治一些“中、重”度窒息的病儿,还开展了“无创、有创”机械通气,提高了儿科医疗技术水平,保障了儿童病人的安全。

通过“周学习日”“周大查房”等有效措施,狠抓儿科“基础、内涵及规范”,七师医院儿科的“医疗环境和诊疗服务”,有了明显的变化,来儿科就诊的儿童患者逐渐增多。

2019年3月的一天,有位中年产妇,产下双胞胎新生儿,两个孩子都不会自主呼吸和吸吮,多次发生呼吸衰竭,情况十分危急。在韩良荣的指导下,及时安排应用呼吸机,鼻饲管饲维持生命,同时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这对双胞胎均顺利治愈。

2019年4月下旬,韩良荣参加军训的第三天晚上,突然接到医院电话说,有对双胞胎将临产,家长对提前到来的孩子,内心也非常担心,想请他做产前指导,他当机立断,请假回医院。

韩良荣乘出租车回到医院,面对面与产妇和亲属交流,虽然早产儿智力不全,各器官也不太成熟,可能出现呼吸道方面的疾病,也会导致黄疸以及脑内出血视网膜病变。但在他的产前指导下使用现代高科技仪器,救治成功率是很高的。

医护人员根据双胞胎的各自情况,调整好湿度和温度的GE暖箱中,并且给予“鸟巢式”护理,经过及时诊断处理,直到双胞胎在暖箱里,安然熟睡了以后,韩良荣才在产妇和家长的感谢声中,独自离开了医院,回到军训所在地。

2019年5月中旬,一位母亲带着出生42天的宝贝,到七师医院门诊体检,韩良荣在对宝宝进行体检的同时,对其母亲进行基础知识普及;坚持天天为宝宝母乳,能有效提高宝宝身体的抵抗力,也有助于乳汁分泌;有助于子宫的产后恢复,患上乳腺疾病的几率也会降低;坚持不用凉水洗漱,不然很容易落下“关节痛、腰痛、偏头痛”等月子病问题……

这位母亲临走前,对韩良荣说:“知道你是援疆医生,你的医疗技术高超,就是奔着你来的。”

人民群众的信任,让韩良荣的内心感动,他说:“边疆的医疗条件,相对比较落后,必须尽我所能,将医疗技术水平‘传、帮、带’下去,不辜负党和组织的期待和信任。”

猜你喜欢
援疆双胞胎儿科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词语双胞胎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快乐的双胞胎
援疆的夜晚
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
双胞胎交朋友
有效发挥援疆干部作用刍议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
我国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