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笔墨不读书

2021-11-24 09:08彭超
兵团工运 2021年4期
关键词:空白处笔墨哥哥

□彭超

在父亲的影响下,我养成了夜读的习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来到书房,一个台灯、一本书、一本新华字典、一个摘抄本、一支红笔和一支钢笔,边读书边摘抄边注解。这种学习方法和读书习惯已经伴我度过了30年的时光,是我生活中不可改变的一部分。

一天,正在专心读李煜的词,母亲轻轻地推门进来,把泡好的一杯绿茶放在傍边,慈祥的目光流露出无尽的母爱,母亲坐在我身傍说:“你读书的样子跟你父亲一模一样,侧面和背影和你爸40岁时简直就是一个人。”听到母亲一番话,我有一种暖暖的幸福。这是我最想听的话,也是我今生听到最美丽的话。

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军娃,出生在新疆呼图壁县解放军第十五医院,成长在新疆呼图壁县军医学院。我的父亲是军医教授、母亲是十五医院的会计。受父亲的教育,我们姐弟三人早早地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而且,都按父亲的愿望走的从军路线,当兵、考军校、当军官,保家卫国。

父亲教我们的学习方法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那是发生在姐姐刚上初一的时候,父亲给姐姐辅导功课、一篇古文《两小儿辩日》,姐姐学的很吃力。父亲陪姐姐学完第一篇文章,看到书还是新的一点墨水也没有,语重心长地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把不认识的生字通过查字典的方法标上拼音,不懂的词语在课本的空白处写出它的意思,这样便于下一次更好地阅读和领会文章的意思。”古人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也是这个道理。姐姐按照父亲的方法开始认真学习,满书记的都是红红绿绿的字迹。

有一天,我借阅了姐姐的课本,家里人都以为我看不懂,其实第一遍真的没看懂,诘屈聱牙的文章读起来都费劲,当我看到姐姐在书的空白处写的解释时,突然对其中的意思颇感兴趣,那时候我才上小学四年级。当父亲讲到这一段故事的时候,父亲和母亲都幸福地笑了,而我的眼睛却湿润了。

陪着父母在小区里散步,偶然遇到两个小男孩在“打闹”。父亲又讲起了哥哥的故事。哥哥上初中的时候,迷恋上看武侠小说,金庸的《天龙八部》、古龙的《绝代双娇》等,经常如饥似渴地挑灯夜读,这影响了我的睡眠。于是兄弟俩就打了起来,打不过哥哥只好向父亲告状,本以为可以很严肃地训斥哥哥,没想到父亲翻了翻书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把书中好的句子,精美的段落摘抄下来,记在心里为自已所用。然后很慈祥地说了几句不要影响弟弟休息的话。直到现在,我都觉得委屈,我问父亲为何当时不好好地训斥哥哥,父亲说:读书总归是好现象,适当地约束一下时间的运用,再教一些学习的方法,孩子总会向好的一面发展。父亲说得对,也就是那时候,我们兄弟俩都学会了摘抄,每读一本书都会摘抄一些内容。

父亲问我是否还记得我参军的情景。我当然记得,临行前,父亲送我一支钢笔和一个笔记本,这两样礼物都是父亲年终被评为“优秀教官”的奖品。父亲叮嘱我:到部队不要忘记学习。在某师部直属队服役期间,师部有一个很大的图书馆,距离我们连队不远。每到休息日的时候,我都会带着自己的摘抄本去图书馆看书,晚上熄灯过后,自己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摘抄的内容,顺便把一天看的书梳理一下。有时候这些精美的段落会引起我某个细胞的共鸣,于是自己也提笔写一些小短篇。当第一篇豆腐块大小的文章在《人民军队报》发表的时候,我高兴得不知所措,那种成就感大大增加了我对学习的兴趣。当兵第三年顺利地考入了乌鲁木齐陆军学院。在军校的三年里,又苦又累,但是我从来没有放松读书和摘抄的习惯。

现在的我有儿子有女儿,在教育子女方面,依然是父亲教我的学习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把不认识的生字标上注音、把不懂词语的意思写在空白处,把精美的句子摘抄下来。30年过去了,我的摘抄本已经有20本,每每翻开总能找到成长的足迹,每每回味总能找到父母的爱。

猜你喜欢
空白处笔墨哥哥
哥哥
笔墨童年
哥哥什么都知道
叠方格
脑力对对碰
我永远是你的哥哥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