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初中道德与法治 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2021-11-24 13:08甘肃省兰州东方学校张丽萍
中学政史地 2021年25期
关键词:分析题答题试题

甘肃省兰州东方学校 张丽萍

材料分析题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一种常见题型,它能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材料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虽然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材料分析题对学生来讲还有很大的难度,但只要学生能运用正确的解题思路去解题就能取得好的成绩。

一、学生在解答道德与法治材料分析题时常见的问题

1.照搬照抄所给材料。

一些学生由于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在解答材料分析题时,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只要照抄试题材料内容就能得分。但是一旦遇到图形类或者表格类的材料分析题时,这些学生则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照搬照抄试题所给材料是非常不正确的解题方式。在照搬照抄试题材料时,学生缺乏对题目的有效思考,这有悖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中心思想。

2.脱离材料进行答题。

道德与法治材料分析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这其实就已经告知了学生要以材料为中心。但是很多学生在解答材料分析题时,往往脱离试题材料而只结合课本知识进行答题。脱离材料进行答题不符合要求,也没有将知识与材料联系起来。一般情况下,材料分析题要求我们既要对材料进行分析,还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试题提出的问题。解答材料分析题,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脱离材料泛泛而谈是不正确的。

3.答案表述缺乏逻辑。

道德与法治材料分析题是一种典型的主观题。解答材料分析题时,每个学生所站的角度不同,给出的答案也不尽相同。从这一点上来讲,材料分析题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很多学生明显语言表达能力欠缺,逻辑思维能力不足,解题的过程中存在“东拼西凑”的现象,所给出的答案不严谨,不符合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的解题要求。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材料分析题解答思路

1.提取材料关键信息,找准中心定位。

“读—审—找”是解答材料分析题这一题型的基本思路。解答材料分析题,首先是要认真读题。“读”是一个审题的过程,也是接下来解答问题的基础。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有助于我们在材料中快速找出答案。道德与法治材料分析题的每一个问题的中心定位都是有所不同的。我们要在找准题目的定位后,对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细分。例如,一些材料分析题会问“是什么”“为什么”。如果问题问的是“为什么”,我们就应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是因为……”“原因在于……”等特殊的关键词和段落。

2.明确解题方向,综合整理答案。

解答道德与法治材料分析题时,一定要避免出现跑题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读题时明确所给材料的方向。比如,阅读完材料后,我们应该在第一时间明确材料是经济方面的材料、政治方面的材料还是文化方面的材料。只要明确了材料的方向,无论试题再复杂、再新颖,我们都能从材料中找到突破点。找到解答材料分析题的突破点后,需要我们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整理答案。在整理答案时,要注意准确性和综合性。我们整理的答案要符合逻辑,内容要严谨,体现出对问题专业的认识和看法。另外,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学科术语回答问题,避免用大白话去回答问题。

3.结合时政热点,注重知识的外延性。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所涉及内容与国家的热点事件联系紧密。因此在解答材料分析题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知识的外延性,把答案与时政热点联系起来。例如,在一道材料分析题中,题中材料讲述了疫情期间某地的防疫政策及措施,让学生对该地政府的相关行为进行评价。这道试题不仅需要学生结合材料回答问题,还需要学生关注国家的方针、政策等。这是因为,某地地方性的政策和行为,实则与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关。

总之,解答材料分析题要正确定位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材料内容进行解题。无论是总结归纳类试题还是措施类试题,都需要紧密联系所给材料,根据解题规律找准材料中心思想,从而提高材料分析题的得分率。

猜你喜欢
分析题答题试题
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生物分析题解题能力的对策
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生物分析题解题能力的对策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答题、拍照、必微博、求关注…… 减了老负担,又练“新技能”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谈做好语文阅读分析题的策略
统计数据分析题的命题特点与能力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