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区域城市群碳减排路径研究

2021-11-24 16:38徐文东
活力 2021年24期
关键词:能源区域经济

陈 佳 徐文东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北京 101300)

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先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这是我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必将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及发展方式产生深远影响,政学各界对此给予极大关注。因此,中国政府既要达到承诺的碳减排的预期目标,又要完成区域经济增长,就必须制定符合我国区域发展特点的碳减排战略决策,设计科学的碳减排策略实施空间。

一、区域经济发展及碳减排现状

碳中和愿景的实现要通过优化碳减排管理和国土空间治理增汇固碳两大方向的努力。我国区域差异大、资源禀赋迥异,从区域层面研究碳减排路径,需要根据我国各地区经济和资源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建立健全区域一体化协同机制,推动区域战略融合发展,探索制定区域碳中和路径将对整体碳中和愿景的实现有重要助益。

(一)区域经济发展及阶段差异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十分明显。我国区域经济按空间位置划分,东中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分地区来看,2019年,我国东部地区GDP占全国总体比例近57 %,超过全国总体量的一半,中部地区GDP占全国总体比例约26 %,而西部地区仅占17 %,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且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比较成熟,中西部地区仍在经济爬坡阶段,因此需要统筹考虑经济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在经济及资源方面的差异和特点。

(二)区域碳排放结构差异巨大

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使得各省(区)碳排放量及特征各不相同。数据显示,碳排放量较大的省(区)包括山东、内蒙古、河北、江苏、山西、广东、辽宁、新疆,全国碳排放量一半以上都来源于这些省(区)。我国中部和西部碳排放总量之和与东部碳排放总量大致相当。可见我国东部地区碳排放量之大,其中山东省以排放数近10亿吨,排名全国第一,中东部地区难凭一己之力实现碳中和。因为我国各区域碳排放结构迥异,所以要想早日完成碳中和的目标,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区域统筹协调。空间上东中西部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东部经济实力较强,丰富的劳动力、较高的先进生产技术,能够使能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中部和西部地区能源利用率远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提高中西部地区能源有效利用率是降低碳排放量的重要途径。

(三)区域生态资源差异明显

根据土地的用途,我国土地利用大致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建设用地的比例分别为14 %、6 %、3 %。东部区域土地的开发程度最大,远远超过中部和西部地区。因此,西部地区土地和资源存在较大的可开发空间。

二、影响区域碳排放的因素

由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这使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大。如何解决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碳排放的相关问题始终是关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因为我国各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城镇化程度差异较大,并且区域面积广阔,各区域碳排放的特征也各不相同。所以,准确掌握各区域的碳排放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是准确找到有效解决碳减排相关路径的前提。在查阅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可以得知,影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口规模与结构因素

人口与生态环境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们的生存和生活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方面,人们只有在环境中取得各种资源,才能保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人口数量与资源的需求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特征,人口基数越大势必要消耗更多的能源资源。另一方面,伴随着人口基数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的活动量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些过程都会消耗更多的能源。大量的能源消耗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上升。虽然近年来,我国的人口增长率有所降低,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仍然会导致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

(二)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社会发展包括农业经济发展阶段、工业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以各种服务业或商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经济发展阶段。首先,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规模和范围都较小。其次,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工业经济发展阶段对能源和物质的需求量迅速增长,导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随之增加。最后,第三产业经济发展阶段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社会的需求开始变化,促使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快速增长。这一阶段为保护生态资源和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了大量物质和技术支持,使得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成为可能。目前,中国GDP总量增长迅速,但中国大部分区域的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工业经济发展阶段,绝大部分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还在不断增加。

(三)城市化程度

城镇是具有一定工商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聚集区。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聚集、城市人口增多、规模扩大,因此引发相关经济社会的变化的过程,其本质是经济、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城镇化包括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城镇化是经济水平发展和人们需求不断变化的必然结果。一般用城镇中的人口占城乡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城镇化程度。城镇化水平越高,城镇人口的规模越大。城镇化程度极大地影响着生态环境,城镇人口大量增加,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对能源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进而产生大量的碳排放。所以,可通过加快城镇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提升城镇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发展水平、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动城镇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减少碳排放总量,降低碳排放强度,最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四)产业体系因素

产业构成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发展方式不同,对碳排放的影响也有所不同。第一产业对能源的使用量不高,其造成的碳排放几乎可以忽略,大力发展农业和林业还可以有效减碳增汇,对碳排放起到反向抑制作用。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国民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第二产业的增加会显著增多碳排放,目前我国进入快速工业化进程中,控制和削减碳排放形势仍十分严峻。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第三产业多属于低碳产业,多为溶入大量科学技术的服务行业,对碳排放影响有限,部分第三产业,如交通运输业会增加能耗,从而导致碳排放增多,但从整体上看,其不会造成碳排放量的明显增多。

(五)能源强度因素

能源消耗是经济增长最关键的必备条件,也是生成二氧化碳的最主要来源。能源强度是指能源消耗量与经济产出之比,体现了国家或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高低,也代表了能源技术水平的先进与否,它不仅能直接衡量经济增长对能源使用的相关程度,同时也能间接体现经济成长中技术水平的进步程度。因此,能源强度是碳减排技术水平发展程度的衡量指标,低则代表碳排放量少。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削减能源消耗强度势必成为碳减排的决定性因素。

三、京津冀区域碳减排路径分析

从地区层面来讲,达到碳减排目标要以国家级视角进行顶层设计,综合目前土地空间规划现状,对国土等资源的利用进行“一盘棋”考虑规划,个性化地制定减排方案。要利用城市群整体性优势,协调推进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在区域层面还要跨地区统筹利用电网、碳额调配的调控优势。

(一)从国家层面因地制宜制定碳减排方案

从国家层面因地制宜地制定碳减排方案需要加快推进碳减排顶层设计相关工作,评估区域发展阶段、经济实力、能源结构、资源禀赋等各方面的差距,对各区域分阶段碳减排战略进行研究,对各区域完成碳减排目标提出具体时间表,明确各地区重点任务。依据区域发展现状,因地施策,沿海地区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可替代能源,增加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可再生能源,加快能源转型。内陆地区要重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将能源消耗与资源相结合,调整能源结构。各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发展路径,如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提出煤矿绿色开采、煤炭分质分级利用。西部地区可以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践行低碳绿色交通和生活方式,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低碳发展。

(二)与国家区域规划相匹配

受全球经济发展和经济空间作用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统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推进各地区间经济的融合互动、转换布局,在各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区域内碳排放总量达标,实现低碳发展的转型升级。城市群的发展是区域一体化的有效路径,可以形成规模效应,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完成温室气体结构性减排目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绿色发展的核心区域,对我国几大重点区域协调发展规划中设定的目标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规划发展目标与低碳减排转型密不可分。大湾区发展规划中对能源、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建设绿色智慧节能的低碳生活方式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目标,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的改变势在必行。结合已发布的几大国家重点区域战略,发挥城市群辐射、协同作用,推进区域低碳发展。发挥核心城市的示范作用,先行开展高效的碳减排举措。国家电网在2021年投资大量资金,在长三角地区优化改造换点网络,优化充换电网络布局,并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建设能源充电网络,在重点地区实施相应试点项目,全面提升新能源充电设施覆盖率。

(三)发挥国土空间规划优势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国土空间规划必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顺应国土空间规划全方位管控的特点,从交通、建筑、工业、能源领域全面推动城市碳达峰,提升碳汇能力,从减排和增汇两个角度促进实现碳中和。

第一,构建低碳国土空间格局体系。在空间布局上构建紧凑型、多中心的空间形态,形成公共交通导向、生态优先的低碳生活模式;在土地管理上引导集约用地、适当加强开发强度、混合用地功能;以碳汇能力提升为导向,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以主要碳汇空间保护为重点,强化对东南地区的国土空间管制。

第二,创新生态城镇发展。近三十年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城镇化率已从1990年的26.41 %发展至2020年的63.89 %,预计到2050年前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超过75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注意把握降碳与绿色发展的战略方向,确保土地资源、能源、水资源、环境资源的供给与合理规划,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相融合,共同致力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第三,重构能源的供给方式。从能源的需求、供给、传输方面着手,既要从供给侧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也要从需求侧实现低碳约束,加快研究跨地区能源传输的国土空间利用问题。

第四,为温室气体封存及可再生能源发展预留空间。考虑地下空间规划,为温室气体存储预留空间。研究可再生能源用地与农业用地、林业用地等的关系,对资源进行深入分析,为新能源发展预留土地空间。

(四)发展低碳能源产业

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首先,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改变现阶段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低碳能源在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其次,促进能源供给结构低碳转型,着力提高能源供给质量和效率,立足多元化能源供应,促进多能互补、协调发展。最后,着力加快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积极推动能源投资多元化,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和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完善能源统计制度,推动能源领域法律法规立改废工作。协同畅通国际能源贸易投资,协同促进欠发达地区能源可及性,推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

结 语

首先,本文对区域城市群经济发展和碳排放总量当前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在经济协同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各区域存在的差异;其次,本文进一步明确了区域城市群在碳减排方面存在的改善空间;再次,本文对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减排路径。

猜你喜欢
能源区域经济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分割区域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擦桌子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区域发展篇
经济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