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党校干部培训模式分析

2021-11-24 16:38王立娟
活力 2021年24期
关键词:讲师党校互联网+

王立娟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2442)

早在2015年的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互联网+”行动计划就被李克强总理提出。所谓“互联网+”,就是将完善的信息技术拓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应用到发展的每个步骤当中。在这6年多的发展过程当中,“互联网+”已经趋于完善,在诸多领域当中都可见其身影,将其应用于党校干部培训教育领域,对于后者而言有着重大利好。接下来,本文主要围绕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党校干部培训模式进行分析。

一、传统党校干部培训模式的弊端及“互联网+”党校培训的优势

(一)传统党校干部培训模式的弊端

1.培训体制僵化

培训体制僵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时间方面。现阶段,我国党员干部培训工作主要由各级党校负责,党校在实际的培训工作当中往往对时间进行统筹安排,按照党员干部级别分层次培训,并且多为一次性培训,培训时间少则几周,多则几个月,呈现出较大的固定化趋势,这种固定的培训时间与一直以来所提倡的终身学习原则是违背的。

第二,培训手段方面。现阶段,我国党员干部培训方式过于单一,并且培训形式也缺乏多样性,绝大部分都是采用集中培训的灌输性教育模式,这种培训模式无法有效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培训内容方面。现阶段我国党校培训内容更新速度过慢,并且不具备很强的实践性。虽然,在这些年来的工作当中,党校的讲师都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其理论基础却很难跟得上时代发展,甚至出现授课内容多年不变的现象。

第四,培训极度缺乏针对性。现阶段,我国党校干部培训模式很难注重学员差异,不能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员进行针对化教学,这就使培训难以保证效果。

2.考核机制不完善

完善的考核机制对于党校培训而言至关重要,能够实时检测培训效果,能够帮助讲师及时变更培训方式及内容,助力培训效果的提升。现阶段,我国党校培训对于考核并不十分重视,绝大部分的培训都只是采取授课的形式,在授课结束之后并没有针对授课内容进行考核,就算有考核制度,也只是在培训结束之后进行几次与课程相关的调研,或者要求学员写出培训心得,而学员所交的报告大多是应付了事,完全无法体现调研的有效性。

3.党校师资团队有待加强

现阶段,中央党校及各省级党校教师学历层次较高,但是下一级的市级党校及县级党校的教师水平大多偏低。从整个党校的师资系统角度来看,要远远落后于高等院校。目前,我国党校的培训对象已经是高学历的干部队伍,如果不能有效提高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很难适应培训对象年轻化、知识化、高学历的特点,无法满足培训要求,也就无法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二)“互联网+”党校培训的优势

1.摆脱培训教育时空限制

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打破教育培训的时空限制。教师可以使用各种网络终端设备,在互联网平台上随时随地地进行授课、布置任务、下发文件,学员的学习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不仅仅局限于某时某地,这对于讲师和学员而言都有着极大的便利,同时也能够创造更好的学习效果。此外,互联网下的党校培训能够对学员的碎片化时间进行最大限度的整合,对每一次学习机会进行利用,从而使部分学员再也没有了“没有时间学习”的借口,进而提高对课余时间的利用。

2.丰富培训教育资源

在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之下,讲师和学生获取教育资料的方式更为简单,更为快捷,渠道也更为广泛,随时随地都可以利用搜索引擎获取想要知道的信息,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平台,如微信群、QQ群、钉钉群当中分享自己的学习资料、学习心得、学习体会,同时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在遇到某些疑难问题的时候完全不需要麻烦老师,自己通过网络平台就可以完成问题的解答,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做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

3.增强教学趣味性

在传统党校干部培训模式之下,单一的知识传输型授课大行其道,学院只能被动地接收讲师传递的知识,这种枯燥的学习过程很容易催生学员内心的抵触情绪。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枯燥的文字变为有趣的图像,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使原本的单方面教学变为多方面的探讨,使学生的参与程度得到大大提升。这使教学的趣味性得到增强,能够有效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4.提高课上和课下互动性

互动性是教学效果提高的前提,是党校培训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能够使培训变得更加简单。得益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这种互动的难度得到了大大降低。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平台进行互动,通过互动来交换自身关于党校培训内容的思考,通过互动来联络感情、培养默契,通过互动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从而使学生在面对一些疑难的教育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合作的形式进行解决,同时还可以通过这种互动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得到培养,从而使其在生活和工作上与教师和同学有一定程度的交流,能够促使一些工作更好地完成。

5.对传统党校培训模式进行优化

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传统党校培训模式必定会受到冲击,无论是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思路等,都会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背景下的学员有着更多的获得信息的机会,这就表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甚至对教师提出质疑和反对,传统的教师主导的课堂在现阶段得到颠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且学生对于党校教学的要求也与传统教学模式下有着更多的不同。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必须不断地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以顺应时代的要求。这种优化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对于教师而言还是对于学生而言,都有着极大的好处。

二、“互联网+”背景下党校干部培训应坚守的原则

(一)“党校姓党”原则

党校的性质与普通的高等院校有着较大的不同,虽然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革党校教育模式是大势所趋,但要切忌改革过程中的商业化和娱乐化。改革的目的是使党校成为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宣传的主阵地,应当时刻谨记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应当注重党性教育,提高党的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党风建设在党校干部培训当中所占的比例,严格按照《党校工作条例》要求施行,使党校真正成为干部再塑造的坚实阵地。

(二)“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主要指的是要重视“人”的作用。在“互联网+”干部培训模式的建设当中,要给予学员更大的自主性及可选择性,从干部需求出发,围绕每一位干部制定出相应的课程,使教育培训对其工作和生活有真正的帮助,以教育的实用性为准则,教授给学员真正有用的知识,而不是空空而谈,要重视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党校干部培训模式建设措施

(一)实体结合虚拟,理论结合实践

“互联网+”党校干部培训教育不应当是对传统的课堂教育整体摒弃,而应该是将互联网技术切实应用在教育当中,“实体”与“虚拟”结合。

首先,党校应当自研或者聘请第三方机构研发移动终端设备可承载的网络学习平台,促使碎片化学习、随时随地学习、跨平台学习成为可能。

其次,在课堂教学当中,应大范围应用互联网技术,享受互联网资源为课堂带来的便利,利用声像资源使知识形象化,利用网络监督手段全过程记录学员的学习情况,利用网络平台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最后,要强化终身学习,重视课余学习。党校要利用App随时向学员下发学习任务,激发其在脱离课堂之后的学习热情。

同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党校教育而言也至关重要。首先,党校在教育过程中可以举办集体出行活动,发挥红色教育资源的作用,使学员切实感受到党的发展历程,感受到“红”的魅力;其次,围绕“红”制定出一系列的娱乐活动,如党史大比拼、角色扮演、唱红歌等,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使党员干部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最后,注重教育培训与学员实际工作的结合,为每一位学员制定出有实际作用的培训方案,以理论教育促进学员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创新教学方式,完善考核制度

党校干部培训教育方式必然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可以采用高校教育当中应用力度较大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学生下发一系列的任务,对学员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都担当一定的任务,教导其自行解决自己所承担的问题,而教师在这种任务驱动法当中只是起到辅导的作用。这种方法可以强化学员的作用,激发学员的创新创造能力,提高学员的独立自主水平。也可以试用互联网背景下的情景体验教学法,使用3D情景模拟技术,使学员足不出户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党的发展,了解工作内容,模拟演练工作实况。此外,还可以选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社会事件,让学生扮演事件中的一些角色,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从而提升其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之下,考核制度将更加完善。可以利用互联网监督手段实时监督学员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以及平时的学习时间进行全程跟踪,并将学员的平时表现计入考核当中,对于其中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进行批评。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预判学员的学习方向,监督学员的学习内容,判断学员的学习效果。这种方式可以使教师全方面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掌握,从而更好地为学员“画像”,为考核提供依据。同时,这种大数据的使用还可以在研判每一位学生学习动态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可以受到高水平的教育。

(三)强化师资团队

是否有雄厚的师资团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党校干部培训的教学效果,而针对现阶段部分党校当中师资团队落后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党校师资团队进行强化。

首先,加大对内部讲师的培训力度。培训方式可以是讲座培训、交流培训、外出培训等,将互联网技术、教育方式、教学手段当中培训的重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当作培训的主要方向,通过这种形式提高讲师的互联网手段应用能力,提升讲师的综合教学水平。

其次,采用公务员招考手段扩大讲师队伍。对招考条件要严格限制,重视所招人员的学历、党性及综合素养,并且在招录完毕之后进行全方面的培训,不仅仅是实际教学内容的培训,还应当对其思想进行塑造,对其教学技术进行改良,对其心态进行调整,通过这种形式使刚进入单位的大学生摆脱“学生气”,使其能够更快地融入教学当中,更快地融入党校当中。

最后,采用聘请外部讲师授课的形式提高教学质量。可以从优质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当中选聘专业教师,这些所选取的高质量讲师在党校进行培训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和党校原有的讲师共同听课,学生可以有更优质的听课体验,教师可以学习到更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更明确的教学思路,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又可以对校内教师素质进行有效提高。

结 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党校干部培训的弊端及现代“互联网+”应用的优势,其次明确了“互联网+”背景下党校干部培训应当坚守的原则,最后探讨了“互联网+”党校干部培训模式建设的具体措施。总之,为了更好地培训出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顺应时代发展应用各种先进手段改良党校干部培训模式非常重要,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对实际工作的开展有一些帮助。

猜你喜欢
讲师党校互联网+
中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党校:加快发展,努力开创新局面
Research on College Education Based on VR Technology
党校人的忠诚
许珂作品
让“党校姓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肥豆豆的一天
实现党校科研工作“四个服务”目标的几点思考——以昌吉回族自治州党校为例
“戈德堡今天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