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初期徐特立的抗战救国思想及其实践

2021-11-24 16:56
创造 2021年1期
关键词:湖南人民出版社徐特立长沙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加深对中国的侵略,在这些国家中,日本是侵略中国的急先锋。自明治维新后,日本就制定了大陆政策。在这一既定政策的指导下,日本不断加深对中国的侵略,特别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野心昭然若揭。如何抵抗日本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思考。在这些有识之士中,徐特立便是一位杰出代表。

徐特立(1877-1968),字师陶,湖南善化(今长沙县江背镇)人,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青年时期曾支持维新变法运动和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期间,曾参加湖南起义。五四运动爆发后,赴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后任长沙第一女师校长。北伐期间,他积极领导湖南的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又参与南昌起义。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在党中央的派遣下,与王凌波到长沙建立八路军驻湘通讯办事处,并担任驻湘代表,负责湖南地区的抗日救亡工作。在湖南工作期间,他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抗日救亡主张,并将其付诸实践,极大地推动了湖南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鉴于徐特立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近年来学者们对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学者们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徐特立的生平、他的人格精神、教育思想、科技思想、读书思想、健康思想以及革命活动等方面。对于他的抗战救国思想,尚无学者进行专门探讨,仅仅在一些相关成果中对其有所涉及。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在诸多方面还值得深入探讨,如他的抗战救国思想为什么会形成,其包括哪些内容,对其如何评价等。有鉴于此,笔者依据相关的档案文献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考察全面抗战初期徐特立的抗战救国思想及实践。

一、徐特立抗战救国思想形成的原因

徐特立的抗战救国思想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的形成有着深厚的思想来源,实践基础和时代背景。

(一)传统文化的熏陶

徐特立自九岁起进入蒙学馆读书,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在这期间,他先后阅读了《朱柏庐治家格言》和《杨淑山遗嘱》。朱柏庐和杨淑山是明朝著名的理学家和士大夫,他们都大力提倡儒家忠孝节义、为国为民、自强不息等理念。而他们的《治家格言》和遗嘱正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徐特立在阅读过程中,深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对于《朱柏庐治家格言》,他曾说:“这些道理既易懂又有用,对我的启发很大。”①武衡,谈天民.徐特立文存·第3卷[C].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328.对于《杨淑山遗嘱》,他也指出:“我读过要流泪,因为这遗嘱是杨淑山临到杀场前写给儿子的,极有感情。”②武衡,谈天民.徐特立文存·第3卷[C].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328.徐特立步入二十岁以后,又开始大量阅读八股文,在此过程中,他既接触到了明末投清汉奸的八股,如项水心的《心不正》,又阅读到了抗清英雄的八股,如黄淳耀的《见义不为无勇也》和金声的《井有人焉》。对于投敌汉奸的言论,他从中深深感受到了他们的丑恶嘴脸,认为他们华丽漂亮的说辞,不过“只是卖国烟雾弹”③武衡,谈天民.徐特立文存·第1卷[C].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141.。而对于民族英雄的言论,他深深感受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对此,他曾说:“他们为国牺牲的精神,给以我很大的刺激,使我增加了反满清的情绪。”④武衡,谈天民.徐特立文存·第1卷[C].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141.可以说,正是由于传统文化的熏陶,才使徐特立拥有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为民族生存而奋战的精神,为他日后抗战救国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丰富的实践经历

徐特立生长于国家灾难日益深重的年代,由于“外力的压迫,政治黑暗,他就不自觉的转入爱国运动”⑤武衡,谈天民.徐特立文存·第3卷[C].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334.中,在救国的具体实践中,他逐渐成长为一位坚定的民族革命志士。甲午战后,维新派大力宣传维新思想,徐特立借助时机,阅读《湘学新报》和《湘报》等刊物,一度拥护维新变法,成为“康、梁的信徒”⑥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徐特立文集[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602.。维新变法失败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逐渐兴起,1905年徐特立来到长沙后,逐渐接触到《民报》《猛回头》《浙江潮》和《新湖南潮》等革命刊物,初步了解到革命思想,并逐渐“从康梁的信徒转为孙文的信徒”⑦武衡,谈天民.徐特立文存·第3卷[C].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143.。在革命思潮的影响下,徐特立组织长沙学生罢课,参与反对铁路国有运动,甚至不惜断指写血书,来表达自己对帝国主义的愤恨。武昌起义爆发后,徐特立积极响应,大力宣传革命思想并参加湖南起义。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后,徐特立积极响应,通过他所领导的教育会,组织教员深入民间进行反帝爱国宣传,以实际行动展开反帝斗争。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徐特立加入国民党并领导湖南农民广泛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大革命失败后,徐特立毅然与国民党右派决裂,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南昌起义。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后,他又回到湖南参加抗战。长期的革命实践经历,一方面使徐特立深刻感受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另一方面更加坚定了他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的决心。

(三)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徐特立与中国共产党的最早接触始于五四时期,从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后,他在办教育过程中结识了一大批共产党员,如陈章甫、罗学瓒和曹典奇等,在与他们的接触中,他深感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真正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奋斗的政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通过与毛泽东、何叔衡等人的进一步接触和参与湖南农民运动,他对中国共产党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并从真正意义上了解了共产主义。1930年,徐特立到中央苏区工作,在工作期间,他“向红军指战员学习军事知识,学习红军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参与部队骨干训练班,学文化,学军事,聆听毛泽东、朱德及其他部队领导干部的讲课”①长沙师范学校.徐特立传[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02-103.,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徐特立回到长沙参加抗战,他利用马列主义的观点,根据党的方针政策,结合具体实际,就抗日救亡问题提出了诸多见解。他指出:“我意想不到我亲眼看见帝国主义对我们革命发抖了,对我们的党和群众发抖了,我还有希望看到中国的独立和新社会的建立。”②武衡,谈天民.徐特立文存·第2卷[C].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195.他的这些见解和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形成的。正如他所说:“每一个人如果离开了中国共产党就莫想在政治上找出路。……所有这些政治上的安慰,只有革命的政党才能给它的党员和它的群众。”③武衡,谈天民.徐特立文存·第2卷[C].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194-195.

(四)时代发展的产物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中日军事冲突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进一步激起了日本的侵略气焰。东北沦陷后,日本又不断扩大侵略范围,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深深刺痛着徐特立,他指出:“目前正是日本帝国主义和卖国贼结合执行了最后灭亡中国的任务,在这方面是人类最悲惨的一幕。”④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徐特立文集[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61.基于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他从1937年12月13日到1938年3月20日的一百多天时间里结合抗战的具体情形撰写了大量文章,系统阐述了他的抗战救国方案。徐特立一生热爱教育,对于政治文章,他曾自述没有一点兴趣,但是在抗战的大时代背景下,为了救国救民,他不得不撰写文章,向人民宣传自己的抗战思想。对此,他曾说:“(抗战)逼得我不能不发表言论,不能不写文章。所以只在短短的三个月中写了超过有生以来十倍以上的文章。”⑤武衡,谈天民.徐特立文存·第2卷[C].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56.可以说,徐特立的抗战救国思想中的诸多内容直接来源于抗战的具体实践,是时代发展变革的产物。正如他所说:“因为革命空前的发展,帮助了我个人空前的发展,一切人都是时代的产物,我当然也不会例外。……目前整个中国社会便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和军事的学校。一切拯人救己复兴建国的大道理,也随着这一广大无边的学校发展起来。我的言论的内容和材料,是革命的环境给予我的,同时我的分析方法也是革命的环境给我的。”⑥武衡,谈天民.徐特立文存·第2卷[C].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56-57.

二、徐特立抗战救国思想的主要内容

徐特立的抗战救国思想形成于全面抗战爆发初期的特殊历史环境下,其内容十分丰富,既包括他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和看法,还包含取得最后胜利的策略和方法。

(一)坚决抗战到底

全面抗战爆发后,围绕“和”与“战”,国内各阶层进行了激烈争论。针对此问题,徐特立指出:“‘和’的前途小,‘战’的前途大。因为‘和’是亡国问题,四万万群众是不会答应的。并且‘和’了之后,日本即成为世界第一等强国,谁都会发生恐惧。”①长沙师范学校.徐特立传[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61.徐特立之所以有此主张,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当时的国际形成了侵略与反侵略两种战争,与法西斯国家谈和平是不可能的。其次,当时世界均势已被破坏,没有国际的和平,只有侵略集团和反侵略集团内部的和平。如果想要世界和平,“必需用反侵略的战争来消灭战争,用殖民地谋独立的战争来消灭侵略的战争。如果被侵略者与侵略者和平,就是转化为侵略战争的扩大”②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徐特立文集[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70.。最后,他清晰认识到日本的最终目的是灭亡中国,对于在战争过程中其所提出的议和,只是缓兵之计,其真实目的是“帮助日本在中国军事根据地的巩固,准备第二步占领全中国。它所需要的和平,是为着战争,是战争的一部分”③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徐特立文集[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74.。因此,徐特立坚决反对投降的和平,强调对日抗战到底,他指出:“只有抗战到底才能消灭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只有抗战到底才能从抗战过程中消灭封建势力,所以只有抗战到底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④长沙师范学校.徐特立传[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29.

(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徐特立认为要想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必须开展全民抗战,“在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抗日战争精诚团结,共赴国难”⑤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徐特立文集[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86.。具体来看,他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实现国共合作。徐特立认为,国共两党的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前提和能否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如果两党继续对立,“必然要断送中国,同时也要断送国民党和共产党”⑥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徐特立文集[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89.,到那时“整个中华民族无分满汉蒙回藏苗瑶都成为日本的奴隶,不独任何一党派无独存之理,即任何中华之一民族都不能独立存在”⑦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徐特立文集[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191.。基于民族生存的道理,徐特立多次呼吁加强两党团结,减少摩擦。第二是发动群众参战。徐特立认为,全面抗战初期中国不断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发动人民参战。而这种情况发生的根源在于民众与政府互不信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徐特立提出了诸多方法。对于民众,他大力呼吁:“国家存亡匹夫有责,尽可不避嫌怨,起来协助政府充实抗战力量。”⑧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徐特立文集[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172.对于政府,他积极建议:“给予人民抗战爱国自由;废除一切束缚人民爱国运动的旧法令,颁布革命的新法令;释放一切爱国的革命的政治犯,开放党禁。”⑨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徐特立文集[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77-78.徐特立坚信,“只要举国上下紧密团结,组成坚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抗战进行到底,胜利是完全有把握的”⑩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八路军新四军驻各地办事机构(10)[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6:271-272.。

(三)全面抗战

“抗日战争绝不仅是中日军事实力的对抗,更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交织一起的全面战争。”[11]温静静.陈诚抗战思想及其实践[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28.通过对中日两国国情的具体分析,徐特立认为,只有开展全面抗战,“把一切力量,都和军事配合起来,这样抗战才有胜利的前途”①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徐特立文集[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98.。在军事上,他提出要进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海陆空所有军队都要参加抗战,实行义务服兵役制,保证兵员的补充;在军队开展政治教育,清除军队中的各种陋习;建立经常性的国防会议,由国人共同讨论国家大事,制定抗战方针;改变单纯的防御战作战方式,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采取独立自主的作战方针。②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徐特立文集[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75-77.在政治上,他主张改革政治机构,实行民主政治,召集真正代表人民的国民大会。大会的任务为通过真正的民主宪法,决定抗日救国方针和选取国防政府。在经济上,他主张实行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财政方面以有钱出钱,没收汉奸财产的方式筹集抗日经费。经济方面整顿与扩大国防生产及发展农村经济,保证战时农产品的供给,提倡国货;改良土产;禁绝日货;取缔奸商投机操纵,战争易引起生产的停顿及投机操纵。③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徐特立文集[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84.在教育上,他主张:“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必须实施义务的免费的教育方案,提高人民民族觉悟的程度;实行全国学生的武装训练,以作全国皆兵的模范与准备。”④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徐特立文集[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85.

(四)联合友邦与自力更生相结合

在抗战过程中,徐特立深刻认识到要想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还必须联合友邦,“采取自主一元的与和平阵线进行外交”⑤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徐特立文集[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67.“决不能采取孤立的政策,孤立的外交就是取消外交。”⑥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徐特立文集[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94.他提出我们首先应分清敌友,在此基础上,对于“在某一特定的问题上,在某一特定的时期中,有共同利害的国家,在共同目标下,一定范围内,来和他们合作。有一分抗日的力量,不可嫌他太小,不可放弃,还要竭力争取”⑦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徐特立文集[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128.。具体来说,在外交过程中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一)在不丧失领土主权范围内与一切反对日本侵略主义的国家,订立反侵略的同盟及抗日的军事互助协定;(二)拥护和平阵线,反对德日意侵略战线;(三)联合朝鲜台湾及日本国内的工农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⑧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徐特立文集[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82.此外,徐特立还提出在外交过程中要坚持自力更生,将两者相结合。所谓自力更生,即“自己有独立的主权,用自己的力量并利用外交的力量复兴自己的国家”⑨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徐特立文集[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94.。他坚决反对“一切国家都靠不住的”畏惧思想,也反对坐等期待胜利的惰性思想,还反对过度依赖外援并由他国来代替我国抗战的侥幸思想。他认为这些不自振的心理严重违背自力更生的理念,其最终结果就是:“取消自己的独立,将来即使日本失败还不是我们中国的胜利,我们还要做帝国主义压迫的奴隶。”⑩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徐特立文集[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94.

三、徐特立抗战救国思想的具体实践

1937年12月9日,徐特立回到长沙后,在东长街徐家祠堂建立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他以此为依托,紧紧围绕中共中央提出的“动员一切力量取得抗战胜利”这一中心任务,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方针和政策,开展统战工作,坚决维护国共合作,为湖南的抗战做出了卓越贡献。

(一)以多种方式宣传党的抗日方针和政策

全面抗战初期,湖南在何键多年的反动统治下,人民思想禁锢,“亡国论”和“速胜论”甚嚣尘上,湖南人民对抗战前途和国家命运充满疑虑,他们迫切需要党的教育和引导。徐特立到达长沙后,他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消除湖南人民心中的各种疑虑。第一,解答疑惑。八路军驻湘办事处建立后,每天来拜访徐特立的人不计其数,他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疑惑:“(一)抗战将如何发展?结局怎样?(二)共产党的态度究竟如何?是真和国民党合作抗日?还是权宜之计?(三)国共合作后,会不会再次分裂?”①李龙如,李暄.一代师表徐特立[C].长沙:岳麓书社,1998:177-178.对于这些疑问,徐特立依据党中央的相关规定一一解答,他说:“我们共产党是坚决抗日的,是真诚讲团结的,这一点是不容怀疑的。……至于国共合作后,是否再次分裂?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不会循环的,而是会不断前进的,谁在搞分裂,只能自取灭亡。”②李龙如,李暄.一代师表徐特立[C].长沙:岳麓书社,1998:177-178.第二,公开演讲。徐特立认为公开演讲是更大范围宣传党的政策的最佳方式。从1937年12月到1938年12月,他先后应长沙临时大学、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湘雅医学院、湖南广播电台、中国青年记者学会长沙分会、南方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学联、妇联等单位邀请就团结抗日作公开演讲。徐特立的公开演讲,受到湖南人民的热烈欢迎,据原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秘书黄英博回忆:“徐老每次讲演,会场上总是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讲完后,总是不少听众不愿离去,有的挤上台,围绕徐老请教各种问题。有时徐老出了会场,仍有不少人同他边走边谈,十分亲切。”③李龙如,李暄.一代师表徐特立[C].长沙:岳麓书社,1998:170.

(二)积极开展统战工作

全面抗战初期,湖南的政治派系和社会势力十分复杂,为了争取这些力量共同抗日,徐特立采取不同的方针,积极开展统战工作。首先,争取省政府主席张治中。1937年11月,张治中就任湖南省政府主席,他在政治上较为开明,大力支持国共合作以共同抗日,“是同我党有长期历史关系的亲密朋友。”④邓颖超.张治中回忆录(序)[J].新华文摘,1998(11).徐特立认为,如果能够争取他的支持,对于湖南的抗战事业将大有裨益。为了争取张治中,他制定了三种方案:“(一)利用省政府与省党部的矛盾;(二)亲自与其商谈抗日救亡问题,向其表明中共的抗日主张和对时局的看法;(三)派党员何涛良、黄时雨和夏康逵分别做夏维海与张素我的工作,再通过他们影响张治中。”⑤梁堂华.圣人风范徐特立[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69-71.经过徐特立的争取,张治中与通讯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其次,争取湖南国民党乙派。湖南国民党乙派以何键、刘岳厚、赵恒毅等人为代表,他们在湖南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一度成为日伪汉奸笼络的对象。为了防止他们投敌叛国,徐特立积极对他们展开了争取工作。对于何键,徐特立放弃历史恩怨,欣然接受其邀请赴宴,通过交谈争取他团结抗日。对于刘岳厚,徐特立与他交谈多次,并接受其邀请到湖南广播电视台做演讲,他在政治上与中共建立了合作关系。对于赵恒锡,徐特立加强同他的联络,推动其在政治上走向抗日。最后,帮助青红帮。青红帮是湖南的地方武装,他们多次派人要求加入八路军,但徐特立坚持“只与他们发生抗日的政治关系”①武衡,谈天民.徐特立文存·第2卷[C].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119.,明确声明:“八路军对任何军队,只是站在友军立场帮助,因此不收编任何部队。”②武衡,谈天民.徐特立文存·第2卷[C].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119.对于这些武装,徐特立大力支持他们的抗日态度和行动,并派党员聂昭良深入其中帮助他们开展政治工作。

(三)坚定维护国共合作

1937年12月薛岳主湘后,决定对中共采取“感化,融化,在必要时分化瓦解之”的政策,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对于国民党顽固派破坏国共合作的行径,徐特立进行了无情揭露和坚决斗争。1938年1月,国民党特务以解放出版社的名义在长沙发行《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的小丛书,企图歪曲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政策。对于这一事件,徐特立在湖南《大公报》和《观察日报》上连载声明,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2月,他们又在茶陵、攸县、安仁等地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徐特立三次赴省政府同国民党当局交涉,要求“首先制止继续杀人,已成的事实以不妨碍团结抗战条件下,用法律解决。”③武衡,谈天民.徐特立文存·第2卷[C].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128.4月,湖南国民党当局查封了中共在邵阳的民众书店,对此徐特立撰文愤怒指出:“贩卖抗战救国书籍的民众书店被查封,而许多贩卖汉奸汪精卫的书籍的书店竟还存在。”④李龙如,李暄.一代师表徐特立[C].长沙:岳麓书社,1998:196.6月,国民党杨森部武装袭击八路军驻平江通讯处,杀害中国共产党党员及家属一千余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平江惨案。惨案发生后,徐特立撰写《追悼正坤、梓铭等死难同志》一文,揭露平江惨案真相,严厉斥责国民党顽固派破坏国共合作抗日的罪行,并大力呼吁“要坚决执行我们抗战建国的政治路线,提高警惕性,对阴谋家严加戒备,防止他们阴谋的发展”⑤武衡,谈天民.徐特立文存·第2卷[C].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135.。此外,对于薛岳自上台后长期捕杀共产党党员及其家属的反动行为,徐特立多次予以抗议,并从维护国共合作和民族大义出发致电蒋介石,要求其明令制止薛岳滥杀抗战军人及其家属的行为。

四、徐特立的抗战救国思想及其实践的影响

徐特立的抗战救国思想深刻体现了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他对如何挽救民族危亡、复兴国家的思考,其具体实践是他对有效救国救民方案的积极探索。他的思想及实践不仅感染了湖南民众,也对湖南抗战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为抗战指明了方向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使一部分国人认为侵略战线力量不断强化,和平战线在逐渐分裂,中国在外交上遭到重大失败,再加上国内党派纷争不断,全民抗战还未发动,失败主义情绪甚嚣尘上,他们对中国抗战产生了各种疑虑和怀疑。为了消除国人的疑虑,增强他们的抗战自信,徐特立运用马列主义的分析方法,结合中国抗战的具体实际,先后撰写了《国际与国内的政治形势》《国共合作与抗战前途》《抗战到底与自力更生》和《目前政治形势与今后抗战的任务》等文章,系统回答了有关抗战的诸多问题,为中国的抗战指明了前进方向。如关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徐特立表示:“现在法西斯国家的进一步侵略,并不是表示它本身力量的强化,而正是表现在它内部矛盾的加深,所以过高估计法西斯的力量,是错误的。只要中国抗战到底的国策不动摇,国际间的变化终是有利于我们的。”⑥武衡,谈天民.徐特立文存·第2卷[C].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78-79.再如关于抗日战争的性质和结局,他指出:“我们这一次的抗战,是长期抗战,不会短期结束的,最快也要三五年,但并不是继续不断一直打下去,停一下又打,打一下又停,是这样的一种长期抗战,是一种有胜有败的长期的抗战。虽然总的胜利,最后的胜利,是属于我们,但说不定某一次的战役会失败。”①武衡,谈天民.徐特立文存·第2卷[C].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28.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徐特立还提出了今后抗战的任务,即“(一)积极动员、教育和组织群众严防日本法西斯散布失败主义和挑拨离间的阴谋;(二)消除内部的党派摩擦;(三)要保证我们政略上和战略上不失败和减少有生力量的牺牲。”②武衡,谈天民.徐特立文存·第2卷[C].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86.徐特立的这些分析,科学地回答了“中国抗战应走向何处”这一重大问题,从理论上为中国抗战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国抗战最后胜利的实践证明,徐特立的这一系列精辟的分析是正确的。

(二)推动了湖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全面抗战初期,徐特立遵循中共中央的有关指示,在湖南开展统战工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统战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建立并得到迅速发展。其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坚持联共抗日。张治中一向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经过徐特立等人对他的争取,更坚定了他联共抗日的主张。在他主湘期间,张治中在各种方针政策中贯穿联共抗日原则,积极支持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开展的各种救亡工作,允许徐特立和其他人员在长沙自由开展抗日宣传和演讲,并经常对省政府工作人员强调:“我们应该和共产党在工作中竞赛,不应该压制共产党。”③湖南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湖南地下党历史文献选编[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231.他还释放被国民党当局关押的乔信明、王自申等三十多名共产党员,极力消除国共摩擦,大力谴责和揭露国民党顽固派阴谋破坏团结抗战的行为,并向蒋介石积极建议:“承认中共合法地位,允许中共公开活动,以减少无谓摩擦,加强两党团结,必有利于抗战大业。”④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4:480.张治中的这些作为,极大地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发展,正如任作民所说:“张治中的联共抗日,给了民众以多少希望,给了抗战以多少推动,给了党的发展和工作多少便利处。”⑤萧栋梁,余应彬.湖南抗日战争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99.其次,国民党乙派也积极与中共保持良好合作。刘岳厚积极争取湖南省党部批准湖南文抗会和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的成立并任用共产党员黎澍创办《开明日报》开展抗日救亡宣传。赵恒锡在支持组织地方自卫力量、安定地方秩序和反映人民意见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赵君迈听从徐特立的建议,开放私盐买卖,举办官盐销售所,积极解决战时盐荒问题。总之,正是由于徐特立的积极争取,才使得湖南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并快速发展,它的建立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湖南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正如聂洪均在总结湖南党的工作时所说:“在张治中政权时期,国民党的反共顽固分子与托匪的活动,一般都被淹没在上升的抗日运动中,不发生什么影响,只能达到一般抗日人们的唾骂与鄙视。这是抗战与统一战线在湖南发展之黄金的发展和上涨时期。”⑥梁堂华.圣人风范徐特立[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74.

(三)动员了湖湘青年抗战

在八路军驻湘通讯办事处工作期间,徐特立十分重视对青年的抗战动员,他一方面在通讯处接待来访青年,一方面又深入民间开展演讲,同他们深切交谈,他的每次演讲都受到了青年们的热烈欢迎。如朱铁蓉在回忆1937年徐特立在青年会大礼堂作公开演讲时所说:“是日,礼堂里座无虚席,走道和窗台上都挤满了人。徐老的精彩演讲,不时被雷鸣般的掌声所中断。”①湖南省新闻出版局,湖南省文化厅史志办.长沙文化城:抗战初期长沙抗日救亡文化运动实录[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632.徐特立多次精彩的演讲动员,对长沙的许多青年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激起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抗日觉悟。受他影响而走上抗日道路的青年学生彦涵曾回忆说:“有一次我私自去到一所中学,聆听八路军驻湘代表徐特立的报告,知道抗日统一战线的形势,八路军华北抗战的胜利,延安学校的情况,使我思路大开,心潮澎湃,认识到国家濒于危亡之际,人民遭到杀戮,凡是有热血,爱国的青年,应该走出课堂,到抗日最前线去,到革命队伍中去。从此立下决心,以求实现自己愿望而寻找门径。”②湖南省新闻出版局,湖南省文化厅史志办.长沙文化城:抗战初期长沙抗日救亡文化运动实录[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661.随着抗战形势的严峻和徐特立宣传动员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青年受到鼓舞,他们不再满足于抗战后方的安于现状,纷纷要求加入军队到前线作战。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救国之志,许多青年来到八路军驻湘通讯处,要求通讯处将他们送往延安。对于这批青年抗日力量,徐特立深思熟虑后,根据党中央的有关指示和抗日救亡工作的实际需要,对他们进行了妥善安排。第一,将大部分青年送往延安。1938年6月至8月,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成立“抗大、陕北公学长沙招生委员会”,以委员会的名义将莫立本、赵绿吟、易华川等600多人送至延安,并安排他们进入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校等校学习。第二,选送部分青年到前线八路军和新四军等革命队伍中,负责军队中的医疗卫生工作。第三,对于未去延安或前线的青年,一部分前往塘田战时讲学院学习,一部分留在长沙,在通讯处的领导下参加抗日救亡工作。这些青年有些在前线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还有些经过党的培养,成为党的重要干部,并在各个职位上负责抗日救亡的具体工作。

结 语

徐特立是一位有着丰富革命经历的共产党员,在全面抗战初期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他不顾劳苦,毅然接受党中央的安排长途跋涉回到家乡湖南长沙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在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工作期间,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抗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抗战救国思想。为了推动湖南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和高涨,他运用多种方式宣传党的抗日方针和政策,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坚决同国民党顽固派作斗争。他的这一系列丰富的思想与实践,不仅消除了湖南人民心中的各种疑虑,为抗战指明了方向,而且还充分动员了民众抗战,有力地推动了湖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对湖南抗战的发展和胜利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猜你喜欢
湖南人民出版社徐特立长沙
《中餐厅5》官宣,长沙又要火了!
打卡长沙网红地
长沙之旅
《大中华文库》与地方出版社传统经典外译项目的锻造升级
如何得道
How to Improve Pupils’ Learning Interest in English Classroom Activities
章亮基南昌起义后三见徐特立
徐特立长征中发明“拉着马尾巴行军”
做最好的自己
七十老将水中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