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佳 用模块化思维 做大家居市场

2021-11-24 17:21李刚
现代家电 2021年6期
关键词:家居上海客户

■ 李刚

2015年,对于沪佳而言,是转折元年。

这一年,国内互联网化程度已经非常高,并且开始渗透到家电和家居行业。与此同时,我们在思考和探索一种线下独立运作程度更高的模式,考察之后,橱柜+衣柜的家居行业成为重点考察和实施项目。并以此为切入点,沪佳正式挂牌成立,介入上海家居家装市场。

复杂事情简单化全面提升效率

公司成立伊始,我们与上游几个品牌达成合作,开始着力布局上海家装家居市场。在摆脱了互联网的行业掣肘之后,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矛盾主要集中在管理流程和管理效率上,矛盾的根源,是“复杂”。

一方面,是供应链的稳定和充沛问题。当订单逐渐增多,上游出现供应和品控问题。虽然在市场反应上足够灵活,但在品质方面,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上游供应链的原料采购和品质跟不上销售端和服务端。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单纯追求成本优势,就会出现对于整个项目的把控力不足。由于同时对接的品牌多达十几个,在安装、对接、配送、服务等等环节,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进行协调衔接,而且由于一些产品和服务衔接不畅,需要更加繁琐的售后服务介入。这对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沪佳而言,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效率和口碑。

同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客户的选择成本。

最早,我们根据客户的需求,采取个性化方案定制模式。十几个品牌、几十款款产品供客户选择,但实际上,效果并不好。面对诸多选择,第一客户的选择时间长;第二决策时间长;第三,综合服务周期长。

基于此,我们决定,将复杂的项目简单化。

首先,坚持全包模式,提高管理效率。

一方面,模式先转型,坚定全包方向,强化自我的资源整合能力。与此同时,梳理整个流程,精简对接环节,提高管理效率。

其次,产品模块化,提高流程效率。

产品的转型,压缩各个品类的数量,将每个品类的数量控制在六款之内。例如,我们将门的款式进行压缩,优中选精后只保留三款引导客户选择,并且采取模块化弹性安装,将门的尺寸固定在高两米、厚80厘米。这是一个与墙体最匹配的数值,如果客户墙体厚度有变化,在进行微调即可。

将品类、流程精简之后,在原有品类之上提出几套标准化方案,实施时将产品按照模块化进行拼接,提高流程效率。

同时,进行品牌优化,提高供应效率。

过去,我们的供应伙伴绝大多数体量不大,虽然在市场反应上灵活度更高,但品控以及品牌力等方面无法满足沪佳发展需求。从2019年开始,我们提出模块化的运营方案,更是对供应商的一大挑战。于是,我们开始寻找品牌力更强、与沪佳发展匹配度更高、全屋提案能力更优的合作伙伴。

经过一年时间的考察摸索,作为国内家居领先品牌,欧派对我们提出的模块化继而规模化发展的思路非常认可,在上游供应方面,品控更成熟稳定。2020年,我们与欧派达成战略合作,作为全屋定制上海区域合作伙伴,开始向品牌化发展迈进。

至此,沪佳在管理效率、流程效率、品牌效率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今年,保守估计全年规模增幅超过40%。

谋事在品牌方成事在服务商

实际上,全屋定制在上海的发展,一直有着品牌认知先行的烙印,一旦品牌信任度建立,也就在一方市场站稳了脚。

作为超一线城市,上海市场一直是品牌的天下。头部品牌的发展逐年保持着稳步递增,新晋品牌在初期起步阶段,如果将品控和服务做好,加上品牌力足够的话,能够得到迅速成长。可以说,从零到三千万的规模,是一个阶段。三千万之后再继续向上发展,无论从规模还是增速上,都将放缓。

对于沪佳而言,我们与欧派达成合作,建立在双方多年市场积淀基础上,起步伊始,品牌和服务的合力可以得到最大化的释放。后续,品牌与区域商家在各自负责的版块齐头并进,才能持续发展。例如,在品牌力宣传、推广和品牌形象的树立上,以及核心技术、产品创新以及品质精进方面,需要品牌方多发力筹谋全局。而品牌在地方市场的落地,以及落地效果是否理想,则完全取决于本地服务运营商。

上海沪佳装饰有限公司(简称沪佳)成立于2015年,一直致力于提供家居全套整合方案。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目前沪佳已经跻身为上海家装市场的龙头地位。实际上,作为体系化的全包家居服务商,沪佳已经开始着手探索从“全包家装”到“家政”、“婚庆”、“教育”等“家庭综合服务模式”发展之路。致力打造“上海乃至全国第一家综合服务商”的战略目标。沪佳董事长李刚告诉记者,在大家居行业,要想做大市场,既要具备“产品简单、极致、聚焦的模块化”的思维,又必须要做到各种产品的相互交叉赋能。

在上海,要想在大家居市场有所作为,作为承接品牌具体运营的商家,四方面的能力,缺一不可。

首先,具备品牌宣传能力。

虽然品牌力和品牌形象的树立,需要品牌方多发力,但在区域市场提升品牌合力,同样需要商家的着力推广,通过门店形象、活动推广,不断进行品牌理念的灌输和品牌形象的传播。这对于尤其注重品牌的上海市场而言,非常重要。

其次,具备终端渠道开发能力。

过去,上海家居市场主要依靠以红星美凯龙为代表的家居建材卖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渗透,现在线上的销售也有了一席之地,但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家居产品的特殊属性和上海本地客户的理性消费观念,线上销售的家居产品,多以低价单品为主。客单值高的产品以及全屋定制的选购,依然在线下成交。所以,在大家居的渠道中,线上(拉动)+线下(体验)相结合的模式将成为常态。

同时,加大终端门店的建设力度,既包括进驻家居建材渠道,也包括开设独立运营门店。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上海开设独立门店或体验店,前提一定是开在市中心。现在,沪佳的六家独立门店均开在核心商圈,一方面可以吸引客流,另一方面加大品牌曝光率。

第三,具备团队销售和服务能力。

对于品牌和公司发展而言,销售和服务能力是最为核心的能力。

销售能力需要团队对自身的产品足够专业,足够自信,在上海,品牌和产品自信非常重要,只有在内部树立品牌信心,才能够在向客户推荐时形成品牌气场。所以,一名成功的销售人员,前提一定是具备足够的品牌信心和品牌定力,这是打动和说服客户的能力。关于产品的专业度,可以通过不间断的培训强化训练而成。

关于服务,除了强化硬件专业之外,在沪佳,我们更注重服务的软实力打造,提出“客户是亲人”的服务理念。

实际上,常规的商业逻辑,是将客户形容成“上帝”,但对于沪佳而言,我们称客人为“亲人”,有两个维度的解释。一方面,内部人员将客户当做亲人对待,童叟无欺;另一方面,客户也给予我们有温度的反馈,例如售后一些小问题往往是客户主动自己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们的时间成本。由于上海地域广大,一次售后服务的时间成本基本在两个小时左右,要解决时间与效率问题,服务是一条捷径。

同时,服务也催生了口碑传播和口碑带货。大家居行业因为重体验,所以口碑非常重要,往往得到一名客户的认可,就会产生裂变效应。

对于每名客户,我们都会制定拜访计划。每年,沪佳都会举办答谢团拜会,现场邀请一万多名沪佳新老客户,加深与客户的沟通、连接和互动。

对于大商而言,品牌、渠道、销售和服务的加持,成功几率非常高。对于中小商家而言,尤其在前期创业阶段,在诸多成功因素不完全具备情况下,服务是唯一胜算,所以,一定要锻造好自身服务能力。

第四,具备活动策划运营能力。

活动不能断,是做大家居市场的一贯逻辑。

无论大活动,还是小推广,总之,让品牌在终端,在客户群中始终保持热度和活跃度。同样是强化用户粘性和互动的有效方式。

可以说,得上海市场,得江浙市场;得江浙市场,得全国市场。上海作为我国现代化程度最早、也是最高的城市,各个行业的准入门槛非常高,这与上海消费市场的高要求密不可分。也正是这种更为严苛的要求,让在上海发展的家居品牌商和服务商们,必须锻造自己的综合竞争能力,尤其是像沪佳这种集运营和服务于一身的商家,要想持续发展,实现我们自己的战略目标,即做上海、乃至全国排名第一的综合服务商,还要尝试更多。

未来:综合服务第一商

如何将公司不断做强,做大,实现发展的规模化和持续化?

对于沪佳而言,这一问题的答案,并不仅仅囿于大家居行业,从家居行业起步,实际上我们可以做的更多,以服务为核心,不断扩大其外延,做服务产业的“全科医生”,是沪佳的发展方向。

实际上,对于公司发展而言,在家居行业做到50亿的规模,已然达到了天花板。但我们的战略目标是持续实现公司的规模化,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从家居行业的核心能力,即服务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上海的发展高度现代化,对服务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高,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以服务为着力点的行业将越来越多,尤其是高端服务市场。

现在,沪佳一方面在夯实家居市场、尤其是服务板块的不断优化升级;另一方面,我们将以服务为圆心画圆,即与家居和服务相关的行业都将纳入这个“圆”里,例如,婚庆、家政等这些服务高频产业,既与服务相关,也与家居相连,将这些带有服务属性的行业进行串联,采取综合交叉打法,将一个客单值的内容做大、做深、做透,实现更高的客单值和提升整体规模。

目前,沪佳正在尝试更多的探索。从单一家居行业到服务产业,从单一服务商到综合服务商,实现100亿乃至更高的规模化发展前景,并不遥远。

猜你喜欢
家居上海客户
上海电力大学
打造日常家居“氛围感”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台北家居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