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21-11-24 10:32郑文亮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摘要】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与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因而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从当前农村土地管理工作来看,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较为尖锐的问题,对农村土地管理质量有较大的影响。针对于此,必须进一步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下的“三农”工作需求,精准去解决当前阶段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重点论述了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土地管理;问题;对策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6.004

从当前阶段的农村土地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来说,所存在的问题是较为尖锐的,比如农村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违法占地建房,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再比如土地管理缺乏合理性的规划,存在较为严重的土地浪费问题,这些土地管理问题的存在对农村建设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在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背景下,国家出台了较多的政策法规,这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农村土地管理方式,对强化农村土地管理与规划质量有十分大的裨益[1]。

1、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1 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当前农村地区的土地管理工作来看,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违法占地建房问题;二是因为随意使用土地资源,导致耕地的面积与质量骤降;三是土地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四是土地价格严重偏离土地价值。

①较为严重的违法占地建房问题:在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与政策下,一些农村地区在土地管理方面存在违法违规问题,比如乱征、乱建、乱占、乱转、乱卖,这导致土地管理工作质量受到较大的影响。除此之外,一些农村地区经常性的发生违法占地建房的情况,导致耕地资源大面积减少,无论是土地市场还是土地管理均受到影响。

②随意使用土地资源:在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背景下,乡镇企业获得了较为蓬勃的发展,这很好的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但也因此而引发了一些问题。具体来说,一些乡镇企业的法人代表将工厂建设在自家的耕地里,严重的污染和浪费了土地资源,导致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大大降低。另外,一些乡镇为了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任意征用农村土地资源,同样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甚至威胁到了农业生产与国家粮食安全。

③土地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从城镇化的角度来说,其战略目标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农村地区的就业问题和发展问题,助力农村經济。为实现这一目标,必然需要去利用农村地区现有的土地资源,借助土地资源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变农村形象,这涉及到农村土地管理与规划的相关知识,若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难免会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从当前一些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规划工作来看,存在着认识不清楚的问题,片面的理解城镇化,违背了城镇化的客观发展规律,在实际规划工作中缺乏先进指导思想[2]。在这样的工作模式下,城镇化建设用地不断扩大,引发了较为严重的土地浪费问题。

④土地价格严重偏离土地价值:农村土地经营管理理念所引发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土地管理一种亟需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说,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背景下,农村土地的经营管理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有着趋向于经营性用地与工业用地的发展形势,这导致土地价格严重偏离土地价值,势必造成土地效益的流失和土地资源浪费。

1.2 农村土地管理问题的发生原因

通过分析农村土地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这些问题的发生与土地管理制度不尽健全有着较大的关系。总的来说,农村土地管理问题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土地管理制度不尽健全、土地利用规划科学性亟需提升、土地管理缺乏监督与约束。

从土地管理制度不尽健全这一层面来说,当前的土地产权制度、规划制度、土地调查制度均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导致一些企业和个人利用制度缺陷来非法占用土地资源,浪费了较多的土地资源。除此之外,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权能不对等、土地产权界限不明、补偿安置不到位、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等影响着土地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从土地利用规划科学性亟需提升这一角度来说,部分农村地区的土地管理工作有较强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土地利用规划本身便有很大的难度,若是未能将土地利用与开发和耕地健康协调起来,势必会引起土地利用规划不合理、土地管理质量不佳的问题。另外还有一点问题就是土地管理改革工作中的土地管理职责仍然需要进一步去明确,严防出现工作不到位的问题。针对土地利用规划中所存在的问题,不仅需要提升重视程度,更要着手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和流程,以此确保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和规范。

从土地管理缺乏监督与约束这一角度来说,在土地管理改革的背景下,政策法规所发挥出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因为缺乏来自上级部门的监督管理,部分农村地区的土地管理工作并未做好与时俱进,从而引发了较多的土地管理问题。目前来看,在缺乏健全土地管理监督与约束机制时,农村地区的土地管理涌现了较多的新问题,这对当地相关单位的土地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决农村土地管理问题已经显得十分急迫[3]。

2、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进一步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制度改革是应对当前农村土地管理问题的强有力抓手,通过不断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可以很好的遏制当前所出现的土地管理问题。总的来说,在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工作时,要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①巩固完善承包地的“三权分置”制度:所讲的“三权分置”是承包地的所有权、经营权和承包权,在分置的状态下,集体土地所有权与用户承包权不发生变化,经营权需要从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可以说,通过落实“三权分置”制度,可以很好的满足农村地区当前的发展需求,是土地制度改革的一大创新。在“三权分置”制度落实下,广大农民可以在不失地的前提下去经营土地,这可以很好的解决耕地分散低效经营或撂荒问题,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但在执行“三权分置”制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点,要防止土地用途非法变更、土地炒作和非法买卖。总的来说,要去进一步深化“三权分置”制度,对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做好总结,确保可以全面稳妥的推进。

②完善土地征收制度:针对农村土地管理的特殊性,在完善土地征收制度时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科学去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结合区域特点去逐步缩减土地征收规模;二是在土地征收审批的过程中,要考虑将“征地协商和补偿安置”作为前置性的條件,进一步去完善征地程序,全力保障土地征收的合理性与规范性;三是要进一步去完善补偿安置保障机制,打造更为合理和多元的补偿安置保障机制。在健全保障制度的过程中,要与被征地农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联系起来,以此发挥好土地征收制度的优势。

③改革完善宅基地制度:宅基地制度的改革目的在于有效解决农宅闲置浪费问题,最大限度拓宽宅基地的用途,以此帮助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在改革完善宅基地制度时,要始终将“三权分置”制度作为依托,重点从四个方面来着手。一是要对宅基地权益保障和取得方式加以改革完善,严格贯彻“一户一宅”的原则,对依法取得宅基地的给予确权登记发证;二是完善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对于存在一户多宅的问题,要尽力拓宽利用渠道,积极探索有偿使用的方法;三是完善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四是推进房地一体登记发证工作,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鼓励房屋出租、抵押和作价入股,帮助农民朋友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3]。

2.2 夯实农村土地管理基础

在土地制度改革与常态化的土地管理工作中,均需要有基础性的工作来加以保障,针对当前农村土地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所需要重点开展的基础工作包括三点:一是要加快确权登记发证;二是要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是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制度。

①加快确权登记发证: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继续延长30年”,这为广大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基于此,必须进一步加快确权登记发证,即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资格权、宅基地上自建房屋所有权,当顺利完成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后,广大农民的土地权益可以切实得到保障,可以依法享有土地和房屋财产权利。

②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管制土地用途中发挥着十分关键性的作用,且可以很有效的优化配置农村土地资源,因此,要高质量去落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具体来说,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过程中,要对基本农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现代农业发展、乡村建设布局等要素做好统筹规划,有效的去协调和统筹农村土地利用,确保所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满足农村土地管理需求,实现预期的土地管理目标[4]。

③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制度: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制度完善中,要将工作重点放在三点上:一是要完善制度,尤其是要确定出全国性规范土地流转的规范性制度,更为有效的去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决策程序,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的权益;二是要建立土地交易的市场,要最大限度去消除土地交易中所存在的消息不对称问题,确保土地交易的价格可以更加的合理,确保土地流转工作的规范性;三是为有效减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纠纷发生风险,需要考虑去建设提供流转服务和土地资产评估的中介组织,确保土地流转双方的利益[5]。另外,要对这些中介组织加强监管力度,落实好日常性的执法检查工作,确保土地流转可以按照秩序来开展。

2.3 保障好建设用地需求

为保障好建设用地需求,要重点去落实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支持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二是切实保障农村建设用地需求。

在支持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要严格秉承综合整治的原则,对耕地数量进行规划和调整,最大限度去提升耕地质量,为农村地区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具体来说,要做好土地开发与地块整合工作,以此有效补充耕地数量,在提升耕地质量中,可以通过土地平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工作来实现。除此之外,要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大力建设好新农村,比如要建设相对集中的农户居住区,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农村土地资源,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在切实保障农村建设用地需求这一工作中,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农村地区所需要的建设用地越来越多,这要求当地相关单位要切实做好农村建设用地的规划与管理。具体来说,要科学去编制乡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实际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和实事求是,适当性去调整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和指标。

结语: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农村土地管理过程中暴露出了较多的尖锐问题,这些问题对农村土地管理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必须积极的着手去优化和解决。在解决当前农村土地管理问题时,要将制度完善与创新作为重点,重点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夯实农村土地管理基础、保障好建设用地需求这三个方面的工作,以此完善农村土地管理方式,从而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赵羽.论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J].南方农机,2020,51(05):95-96.

[2]扈微.浅谈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中生态环境问题[J].绿色环保建材,2020,160(06):54+57.

[3]吴永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方式促进乡村振兴[J].农家参谋,2020,649(06):24.

[4]刘卫东.农村土地管理与规划中的核心问题例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4):271-272.

[5]刘同楠.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06):49-50.

作者简介:

郑文亮(1975-),男,汉族,湖北洪湖人,本科,工程师,从事土地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