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景观生态性思想成因

2021-11-24 00:16戴楚琪
今古文创 2021年44期
关键词:侗族

戴楚琪

【摘要】 侗族村寨依山傍水聚族而居,景观因地制宜,是集艺术与自然的巧妙结合,体现出其独具特色的生态性思想。这是侗族在探索自然,顺应自然的过程中,为求得自身可持续发展,通过漫长的历史融合变迁、自然地理环境、信仰文化观念和社会组织结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关键词】 侗族;侗族文化;生态性思想

【中图分类号】K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4-0107-02

侗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自治区)交界的毗邻地带,是我国少有的集中居住自成一体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变迁融合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侗族织锦刺绣、侗族大歌、侗族百家宴、侗族干阑式建筑等侗族文化艺术早已蜚声国内外。

侗族景观具有鲜明的生态性思想。传统的生态观是一种环境意识,可以看作是古人在长期探索自然谋求生存中,对生态平衡环境和谐的思考。在古代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儒家理论中有人与宇宙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家则讲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景观是将这种思想应用生产生活中最广泛的体现,侗族景观因山就势而建,对环境轻度开发,不扰动原本生态环境;建筑、水体、道路、植被形成一个彼此联系共同协作的有机整体,并长期在其空间尺度内保持自给自足状态。

文化的形成依赖于土地,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景观是生产生活的现实舞台和物质环境,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最普遍的存在,包含了巨大的信息。了解侗族景观生态性思想对了解侗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侗族景观风貌

侗族聚居地常选择在依山傍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临近水源地带,村寨坐北朝南、背山面水、海拔适中、通风良好、日照充足,兼顾林粮生产,具有深厚的稻作文化。

村寨整体布局根据周围自然环境展开。在生活空间上,侗族村寨整体以鼓楼为中心,民居环绕向周围扩散呈现内聚向心式布局,相近的建造技术和建筑外观,材质和色彩相互一致,在视觉上表现出高度和谐的统一性。为了节约耕地争取空间,村寨因山就势,沿着等高线按地形层层排列,房屋高度集中见缝插针,仅在鼓楼、风雨桥、萨堂周围有一些开放空间,人们的日常生活交际主要就集中在这些地方,在视觉上体现出统领和分界的作用。在生产空间上,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利用是侗族景观的核心。侗族聚居地土地肥沃、雨水充沛,为人们发展农、林、牧、畜、渔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人们在低处蓄水作田养鱼,平地河滩作为耕地,水塘、稻田、河流、沟渠、井泉组成了水循环系统,既能满足生活及灌溉所需,同时具备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能力,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和涵养能力达到人居环境相和谐的状态。住宅则退让到高一些的山坡上,山上根据情况选择开垦梯田或种植茶树,再往高处则种植防护林,林木不仅可以削弱极端自然天气的影响,还可以预防水土流失山体滑坡,同时又是村寨内建筑材料的来源。就这样侗族人通过对周围环境的合理规划,形成了一个立体生态系统(图1)。

二、侗族景观生态性思想成因

(一)历史融合变迁

侗族为百越人后裔,古“骆越”的一支。越人是我国古代南方势力强盛的族群之一,因支系繁多,分布广泛故称“百越”。据考古发现,今侗族聚居区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古越人的活动踪迹,秦汉之际的两次大规模战争,又使得大量越人迁徙至此,可溯为侗族形成之滥觞。

侗族聚居地西北始自云贵高原东部边缘,东南至湘桂丘陵盆地过渡地带,海拔范围在300~2000m之间,地势落差较大。区域内多丘陵山地而少有平原,崇山峻岭限制了其与中原地区的交通信息往来,自秦汉至隋唐的千余年,虽然在侗族地区建立了郡县,但始终处于“入版图者无实名,充府库者亡(无)实利”的状态;宋元之后中原王朝对其管理不断加强,推行改土归流形成“土流共治”的局面,经济文化发展出现了极不平衡的局面:交通便利靠近中原的地带受汉文化影响较大,但居大多数山区往来不便的侗寨则依旧保持自身文化特性,外来文化只是附庸和点缀。直至20世纪中叶,大多侗族聚居区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生态状况和自然景观的特征。

一方面,百越文化源远流长,这一地区地貌、地形丰富,地势落差较大,区域内又较为封闭隔绝,注重文化内化。另一方面,这一地区民族构成复杂,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一区域具有多元文化格局,每当中原地区发生战乱时,虽战火未实际波及侗族聚居地,但因战乱而产生的流民被迫向中原地区统治力量薄弱的这一地带迁移,致使各种文化都在此处集结、交流、碰撞、融汇。因此,侗族文化即能够较好的保留着本土文化的原生状态,又有着高度的包容性广泛的吸收周边文化纳为己用。

(二)自然地理环境

侗族聚居地区山谷纵横交错,河流盆地穿插其间,东有雪峰山,西有苗岭支脉,南有九万大山、越城岭,北有武夷山、佛顶山,雷公山横卧在中间,是长江、珠江大小水系的分水岭,渠水、潗水、清水江、都柳江、浔江贯穿其间,在高山和河流天然地貌的阻隔下,被分割成一个个区域,形成了空间上“大分散,小聚合”的格局。

“大分散”是指广大空间范围内聚落呈现出平面或垂直的远距离分布。早期人类择居山地,有利于防止洪涝灾害和野兽袭击,从高山走向平川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也与族群之间土地资源和空间争夺有关。民间素有“高山瑶,矮山苗,汉族住平地,壮、侗住山槽”的说法。因为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能力有限,所以侗民们开始摸索如何顺应自然,对环境进行轻度开发,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生态新陈代谢周期同步,更少扰动自然,维持區域内的稳定性,避免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在客观上,也回避了人口压力加大后带来的空间与资源问题造成的大规模生存斗争。“小聚合”是指被自然分隔出的空间内,人们固守其中,聚落形态呈现出空间上紧凑的集合聚居,并在其内部形成相应完备的生产关系、组织结构。聚合的目的早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采集和狩猎活动;随着生产力发展则更多体现在探索如何集约资源,利用资源上例如为了形适应复杂环境的干阑式建筑;为了更好地用水设计井泉多级系统,高处用于饮用,第二级用于清洗食品,最低一级用于浣洗。

(三)思想信仰体系

“万物有灵”是侗族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侗族村落在历史上长期保持着相对原始、质朴的社会生活形态,长期以来,人们的全部生活都与外界自然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在侗族地区所有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甚至是桥梁水井等,具象物体和自然现象都是崇拜的对象,人们不能随意地对他们进行改造和破坏。这并非是屈于敬畏,这些自然神并未被赋予无所不在强大的力量或全能全知完美的品格,甚至是没有人格的,因此,侗族人对他们与其说是崇拜不如说是笃信自然万物有其自身的规律,拥有与人一样的生命灵魂。

“萨岁”是侗族地区最为普遍的一种信仰,“萨堂”可以视作汉文化中的先母祠,用来祭祀侗族人共同尊奉的祖母神。相传这位祖母神名为杏妮,勤劳善良,面对强权,她勇敢抗争,最后跳下悬崖,人们为了纪念她将她奉为保佑一方的神灵。然而大多的萨堂内,没有特定的牌位或塑像,坛内设置的各种物件具有象征意义,“萨”崇拜并非是一个具体的偶像,但也绝非全是虚无缥缈的抽象概念,她是集保护、主宰、兴旺、启示多重功能于一体的,表达着侗族人不畏强暴,渴望幸福安宁的精神。

侗族思想信仰体系固然具有原始宗教的痕迹,它萌生于生产力极其低下之初,然而历经文化交流渗入后,依旧保持着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由平等、和谐共生的思想。

(四)社会组织结构

侗族以“款”组织为核心,形式接近氏族公社,以地缘划分血缘为纽带,范围有大有小,主要由家庭、房族、村寨、小款、大款组成。家庭是最小的单位,一般指一个家族或五代以内存在着血缘关系的成员;房族也称作“斗”,是有共同祖公的宗族组织,房族内拥有共同的田产、成员轮流耕种收入共有;几个“斗”共同居住组成一个寨,拥有全成员共有的鼓楼、风雨桥、鱼塘、风水林。“款”有歃血为盟,立约盟誓之意,是一种联盟组织形式“小款”由一二十个相邻的村寨组成;“大款”由若干个“小款”组成。

侗族各级组织结构中均无正式的首长,没有绝对的权威,通常辈分高、见识广、颇具威望的“宁老”(侗语即头人)负责主持公共事务的开展。议事是通过组织房族大会全员共同参与;全体成员对于公共财产的拥有是平等的,平均分配是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不发达人们为了共同生存留下的痕迹,宋代之后,侗族也逐渐出现私有制,建桥修路中集资捐赠的模式,生产劳动中的换工互助的方法,公共活动中分肉而食的习俗,还大量保存著侗族公有制的特性。

三、结语

侗族景观生态性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这是侗族在长期探索自然、顺应自然的过程中,为求得自身可持续发展下所形成的。了解研究其历史融合变迁、自然地理环境、思想信仰体系、社会组织结构等因素,可以从根本上了解其生态性思想的成因,从而指导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新时代生态人居理念。

参考文献:

[1]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2]冯祖贻.侗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3]孙明艳,胡璐瑶,郑文俊.传统侗族村寨景观营造的生态智慧[J].西安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7(06):23-33

[4]毛刚.生态视野·西南高海拔山区聚落据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侗族
侗族音乐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的现状及路径探究
侗族大歌在音乐课堂中的意义
风雨桥:处处桥亭避风雨
跑起来
侗乡学子爱家乡
侗族大歌: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与探索
侗族大歌文化内涵研究
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