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管理和深化企业改革的几点思考

2021-11-24 10:12李敏思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企业改革文化建设企业管理

李敏思

摘要:近年来,国有企业活力不足和经济效益持续下降的问题特别突出。从实际情况看,影响企业活力和经济效益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就企业本身来说,归根结底在于经营机制不健全,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强企业管理,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本文现就如何加强企业管理和深化改革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企业管理;企业改革;文化建设

引言:企业内部基础性管理与制度性管理之间既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又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规律。制度性管理的建立,受制于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方式及企业的各种内外部条件,但它是否切实可行,则必须以基础性管理为前提。如工资分配制度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能否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定额是否合理,质量标准、技术标准是否健全,台帐记录是否完备,现代化管理手段是否得以运用等。从国内外企业管理发展的实践看,人的积极性的调动,责任心的增强,进取行为的持久,固然离不开精神鼓励和教育感化,但如果没有利益关系的约束,没有一套以权利关系界定为内核的制度性规章来维系干部职工的责任心、事业心,就不可能长久稳定地运行。因此,以制度性管理为重点,通过强化制度性管理,带动基础性管理上水平、上台阶,才是加强企业管理的基本思路。

一、以强化制度性管理为重点,通过制度带动基础性管理

一般说来,企业管理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基础性管理,二是制度性管理。基础性管理的对象,主要是生产要素的调度、搭配,以及生产流程的技术质量监督和规范化,如人力调配、资金运用、物资消耗、生产要素组合、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劳动定额、流水线作业要求、安全操作规程和台帐记录等。制度性管理所涉及的,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主体部门、车间、班组、个人之间的权利关系界定,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及生产经营指挥系统的建立,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等。

二、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主线,深化企业改革

强化企业制度性管理,实质上是深化企业领导体制、干部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问题。根据既往的经验教训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现状及问题,企业改革绝不能走过去的老路,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瞎碰乱撞,也不能就事论事,仅仅从某个特殊的目的出发,而必须以轉换企业经营机制为主线,不断深入地进行。近两年来,面对宏观总量紧缩和市场疲软,不同类型的企业都遇到了较大的困难。由于宏观政策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应该说乡镇企业、集体企业所处的生产经营环境和条件更为严峻。不同类型企业有不同的经济运行效应,当然是宏观与微观、企业内部与外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究其根源,则在于经营机制构造不同。企业经营机制活了,懒人可以变勤快,“庸人”可以转化成“能人”,没有管理人才可以培养,没有技术可以开发,没有资源可以通过市场去组织,没有产品可以开发创新,没有市场可以开拓占领。因此,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主线推进企业改革,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进程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开拓经营、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内在要求。

三、企业管理的现状

所谓“管理”,即指通过组织人员、制定计划、指挥工作、监督和调节等行为活动,使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达到协调,高效完成整个组织活动。虽然我国国企在健全现代管理制度方面迈出了很大一步,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3.1管理不够规范,观念陈旧

目前,很多管理方法仍陈旧老套,如制度、报表、奖金等方面的管理。甚至有些领导仅注重听汇报、作报告等表面工作,而忽略更为实际的管理方法,这只会增加员工的不满情绪。管理规范的欠缺致使企业找不到前进目标,不能准确定位发展方向,企业内部各个步骤之间不连贯、脱节、互相推脱的情况屡屡发生。近年来,各私企日益发展壮大,而国企明显创新不够,竞争力不强,令人堪忧。加之金融危机和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许多企业没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滑。

3.2欠缺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部分企业目光短浅,只着眼于短期利益,没有长期规划,面对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趋势,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职工培训敷衍了事,造成职工工作态度不佳,热情度不高,员工素质参差不齐。没有形成完善的分配制度,不能调动高技能人才积极性。缺乏完善的职工晋升通道和考评机制,仅凭业绩和贡献进行考核。

3.3不注重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标志着一个企业的文化素养。对于整个企业发展和员工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其功能无可替代。文化可以熏陶其情操,约束邪念,激励思想。任何先进的管理理念都需要通过文化传递,得到员工的认可,以及产生强烈的共鸣才能够顺利开展。如果管理理念不能与员工产生共通,要想达到目标,取得相应成效,就有一定的难度。然而,我国的很多企业往往忽略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让员工产生了抵制情绪,使企业不能健康发展。

四、加强企业管理和深化改革的相互关系

4.1企业管理和改革的目标一致

加强管理与深化改革两者具有相同的立场,有一致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为了企业有效生产,合理配置,谋进步,促发展,使企业效益达到最大化。而企业改革最终目标是因时制宜,适时革旧换新,调整或者改变企业管理制度,寻求符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机制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新方法,或者为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开创新技术、新产品而建立新的管理运营机制。当前,我国逐步形成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同时,国家大力支持国有企业,不断释放相关发展和扶持政策,降低税收,如将建筑业等行业的税收下降1%,减少国有企业运营成本和开支等。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营企业和国企都承受巨大的竞争压力。面对这些挑战和机遇,国企要致力于企业战略规划,加强企业科学管理,明确改革方向,深化企业改革,共同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共谋改革发展,在解放和发展企业生产力的同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2深化改革促进企业管理,为管理铺就更宽阔的道路

建立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而管理科学作为现代化企业制度的特征之一,是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发现才能逐步达到目标的。而不断的探索发现,也是一个管理改革的体现。因此,国企建立制度,推行改革的过程,必将伴随着加强和完善管理,进一步实现管理科学的过程。所以,加强管理是企业开展工作的基本所在,是永恒不变的话题,也是深化改革涉及的关键内容。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在科学管理的道路上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虽有失败,但也取得了许多成就和经验。从总体来看,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企业管理和现代化经济体制还有一定的距离。管理的制度、思想、人事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监督、财务管理、服务和产品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都需要进一步革旧更新,不断创新。管理关系到企业方方面面,涉及许多的综合问题,而且有很多问题不仅仅是抓好管理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因此,深化改革为管理铺就了前进的道路。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只有靠改革创新,才能创建合理的管理体系,才可能根本性地提升管理水平。

4.3企业改革与管理是一个整体,并且互相作用

当前有许多企业在活动中有一些误区,或重视管理忽视改革,或强调改革忽略管理,把两者孤立起来。没有把企业管理和改革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去对待。就国有企业来说,要深化改革,必须要创新制度,摒弃旧的和不合理的制度,引入新的制度,以达到解放生产力的目的。而强化管理就要科学改进管理模式,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各方面发展的环境,发挥企业资源的优势和潜力。加强管理和深化改革,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深化改革中加强管理,在加强管理中深化改革。但值得注意的是,强化管理和深化改革之间不能只做表面功夫,必须把行动落到实处,否则,还是在误区里走不出来。所以,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既内在相关联,又有所不同,不可替代。

4.4在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两者主次角色不断转化

企业生存、发展体现在管理和改革两个方面。它们能根据外界的客观形势和其所在地位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企业体制和经济制度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当生产力的发展受到阻碍时,改革主要作用于生产关系,深化改革也就成为主要矛盾,加强管理的作用,其矛盾也变成次要方。一旦生成新的生产关系,改革已经完成,这时,加强管理的角色变成了主要矛盾方,改革成为矛盾次要方,只是做一些局部的改良和调整。因此,我们要客观看待和处理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之间的角色转化,才能随时看清主次要矛盾,抓好工作重心,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五、如何在加强企业管理中深化改革

明确管理和改革的关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恰当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因此,在实际情况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5.1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控管理和改革之间的关系

要處理好改革与管理的关系,国有企业在实际行动中,要注意谨防出现以下两方面的情况。一方面,要防止出现轻视管理、重视改革的现象。改革所解决的问题是制度能否在企业管理中健康有效运行。但有了现代企业制度,并不等于有了相应的管理水平和管理基础。如据相关部门调查,某国有企业因经营不善,产品质量有问题,导致巨额亏损,当地领导及时止损,更换领导班子,积极改革管理机制,提高员工技能,更新设备,扭转了局面。由此可见,改革在国企的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管理是不可替代的。近些年来,总有一些企业没落或倒闭,虽然其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但基本都与管理不当有关。因此,要把控好改革与管理之间的关系,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避免重视管理,忽视改革。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存在的矛盾,还需要突破传统观念,更新观念,改革创新,规范管理制度,提高国企效益。

5.2结合文化建设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管理机制

一个企业是否拥有一支强大的职工队伍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生存发展和影响力。因此,结合文化建设,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管理机制势在必行。首先,完善管理机制,致力于人才的培养。要积极探索和培养创造性人才,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带动企业管理创新改革,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路子。其次,响应国家号召,推陈出新,改革管理机制,制定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出台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在工作中,赏罚分明,明确具体的责任,对贡献大的岗位员工予以奖励。要提升人才选拔的透明度,根据企业需求,开展竞争上岗,能者居之,从而选拔出大批优秀人;要及时提拔贡献大、能力突出、业绩显著的优秀人才,对在技术或者管理方面有革新创造的员工,及时破格录用。要做到对人才的充分利用。最后,要重视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企业的精神食粮,文化是企业管理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不断积累、建设形成的一系列管理思想和理论,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历史见证,也凸显了企业的文化精神,同时文化建设对人才的吸引和体制的改革都具有积极引导作用。因此,要致力于文化建设,优化人文素养,在发展过程中,总结和发扬一些优良的传统文化,使其为改革体制创造灵感,为企业发展更好地服务。归根结底,改革创新可以使企业有强大的竞争优势,更好地立足于社会,从而促使经济效益良性增长。

5.3必须坚持结合中国特色国情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统一

我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任何体制的管理和改革都离不开国情,脱离了国情,再好的管理体制和改革措施都是空谈。因此,要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要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相结合,奉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理念,坚持把企业党组织作为政治核心,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企业中讲文明,树新风,为企业的发展奉献一份力量。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情,迄今为止,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还没有一个国家的企业制度和管理科学有同样的特点。因此,我们不要故步自封,而要放宽眼界,虚心地研究、借鉴他国企业优秀的制度和管理经验,结合国情,从企业实际入手,在加强管理和深化改革中,抓住主要矛盾推动企业发展进步,全面发展中国经济,着重解决不平衡问题,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道路,共同为中国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企业发展的实践中,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在主次角色中相互转换。没有管理的改革是不成立的。反之,越是加强管理的企业,越能在改革中存活。国有企业经过长期的积累,已经具备充分的发展韧性,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潮流中,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要把改革与管理作为一个统一体,本着双方并重的原则,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抓住机遇,勇于挑战,在企业中落到实处,在加强管理和深化改革中促发展,把弱项做强,把劣势化优,做到改革与管理同提高,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西荣.加强企业管理和深化企业改革的几点思考[J].经济管理,1992(03):29-30.

[2]艾鹭江.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和加强企业管理的辩证关系的几点思考[J].港口科技动态,1996(05):20.

[3]陈英瑞.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思考[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0(03):51.

[4]陈亮.关于加强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12):37.

[5]孙长荣.国有企业的管理与改革[J].改革与战略,2014(02):12-13.

[6]梁中元.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J].企业研究,2013(11):33.

猜你喜欢
企业改革文化建设企业管理
充分发挥党员在企业改制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内部控制在企业改革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