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

2021-11-24 23:13高旭珂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培养策略

高旭珂

摘要:作为未来社会的优秀储备人才以及社会的中流砥柱,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现如今,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而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康教育成为社会性的问题。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与家长和家庭环境息息相关,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心理,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正确的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孩子;培养策略

前言: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改革发展,针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在不断的与时俱进,家庭教育作为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家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而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受到了社会的密切关注。

一、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心理的作用

家庭教育与孩子的一生都密不可分,早期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特征的影响以及心理健康的影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健康的心理代表着孩子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积极的去适应周围的环境变化以及社会的发展,正确的处理好人际关系,在社会中可以融入群体生活。首先,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使孩子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以及健康的心理,积极乐观的性格是孩子成功的基石。随着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日益严重,越来越多家庭开始注重家庭教育方法,也因此一些专家表明,家庭教育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效果即决定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其次,孩子除了学校的生活以外,其余时间大多数都处于家庭之中,所以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会通过家庭的环境氛围,在不断的改变自己,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孩子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最后,家庭教育作为家长的必修课,家长也必须承担起对孩子教育以及孩子健康心理引导的责任,与社会共同促进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

二、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健康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传统家庭教育观念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处于主导地位,甚至一些家长会对孩子存在偏见,认为孩子年幼,还不能决定自己的想法,更有甚者还存在着“我是你家长,你就应该听我的”的错误思想去左右孩子的想法。“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种传统观念显然已经不适合当今的教育观念了,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会促使一部分孩子产生反抗心理,导致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还会打击一部分孩子的积极性,不能更好的让孩子承担起自己本身的责任,自身责任感的缺失与决策能力的丧失会导致孩子在以后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所以传统家庭教育观念是孩子健康心理问题出现的一大原因。

(二)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也决定着孩子健康心理的问题,在不同的教养方式下所成长起来的孩子具有不同的性格及心理问题。如在溺爱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更容易变得骄纵,较为以自我为中心,出现不顾及他人的想法与感受的行为,导致融入群体困难的现象。而在缺少家庭的关爱的环境长大下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自卑、缺乏自信、胆怯或者懦弱的性格。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发现或者没有及时引导孩子向正确的心理发展,就会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导致孩子难以发展成健康的人格。

(三)心理知识匮乏

在过去的社会中,家长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以及理论知识,对孩子的心理知识及心理状况关注甚少,一些家长觉得成绩是唯一标榜孩子好坏的衡量标准,从而导致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并且埋下了严重的心理问题隐患。一些家长认为自己本身受教育水平较低,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与此同时将自己的孩子与周围的孩子进行攀比,否定孩子自身的潜力,以别人家的孩子为目标,让自己的孩子进行改变,磨灭孩子的积极性。这些家长从来不从自身上找原因,只将问题归结于自己受教育水平低,只懂得让孩子好好学习,缺乏心理知识的培养。而现如今家长与孩子更应该做到对心理知识的补充,如果不注重心理知识,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四)家庭环境不佳

家庭环境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重中之重的,孩子每天所处的环境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的心理,不同的家庭环境也会给孩子造成不一樣的影响,家庭环境不佳会导致孩子性格的缺陷以及孩子心理的不健康发展。如家庭中时常会出现暴力现象,就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暴力倾向,或者在受到暴力时会选择忍让从而导致心理逐渐扭曲。冷淡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与陪伴,使孩子感受到孤独和无助的心理,长期下去就会导致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三、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措施

(一)改变孩子教育观念

首先我们要从以家长为中心和重心改变成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自身的想法,不断的鼓励孩子去发现创造,对孩子自身的人生价值加以肯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着重进行培养。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需要受到应有的尊重与肯定,关爱孩子最好的表现是尊重孩子,由于孩子与家长存在年龄的差异,二者之间有一定的代沟,所以家长要学会聆听和善于聆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才能积极阳光健康向上的成长,孩子的心理才能不断的健康发展。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不同的孩子也应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如内向的孩子应采用热情积极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争取在交流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改变孩子的性格,对孩子的心理进行健康的积极的引导与矫正。

(二)重视自我反思,提高家长教育责任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与孩子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各位家长也要学会如何积极的去面对自己本身的缺点与不足,与此同时也不应否认自己的优点。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应不断的反思,同时不要对自己的爱加上筹码,父母给孩子的爱不应该加上条件。有条件的爱会使孩子缺少安全感,长久以来会压抑孩子天性,促使孩子去讨好身边的人从而得到一些爱的回报。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应客观的认识到自己,做到以自身为榜样,在生活中更要以身作则,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向孩子表明勇于承担自身责任的重要性,提升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不断的对自我进行调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加以积极的健康的引导。

(三)学习心理知识,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代替教学活动,也不是增加一个表面性的节日活动,而是在不断的积累学习下,在家庭教育中,不断的与孩子进行心灵的交流沟通。在基于正确的心理知识的基础下,对孩子进行健康的心理教育,与孩子相互沟通,共同成长。不是所有的家长天生就是家长,家长也需要学习与成长的空间。学习心理知识对家长来说十分重要,家长可以选择去阅读一些书籍资料或者去听一些关于孩子心理健康的讲座,从而丰富自己有关于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知识与经验。与此同时,当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有一定的了解时,还可以及时的发现与解决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避免孩子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在家长学习的同时也应让孩子了解一些简单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看一些简单的关于促进健康心理的读物,在自我管理与自我调节时学会与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更好的保障自己的心理健康。

(四)重视家庭氛围营造

家长应同时注重家庭的环境氛圍、情感氛围以及文化氛围。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下,孩子会产生不一样的性格特性,孩子不仅需要老师的重视,更需要家长的鼓励与陪伴。所以孩子性格的培养需要建立起与家长的情感依恋,而鼓励与陪伴是建立情感依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家长之间的关系越为融洽,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越长,越有益于对孩子积极健康的性格的养成。家长应了解,虽然在孩子的培养过程中离不开物质的支持,但孩子更需要的是精神的陪伴。孩子的家长需妥善处理好工作和家庭间的关系,当孩子需要家长的帮助及关怀时,在尊重孩子自身的意愿下,应及时给予回应,提供帮助,家长也应主动的去理解孩子,关怀孩子。“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典故被我国传颂千年,同样这一典故全面也客观的展现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而家庭作为可以直接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及性格塑造的重要环境,作为家长应更加重视家庭氛围的营造,给孩子一个温馨舒适,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结论:

在家庭教育中,每个家长都应重视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教学中不断研究的一个问题,在实际案例的调查分析中,得出家长更应承担起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与学校和社会相互配合,改变传统观念,不断的丰富自身的心理知识,积极的引导与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在孩子的成长环境中,家长充当着守护者的角色,当孩子在社会中遭受挫折与打击时,孩子最先想到的就是父母,同时,他们也最为希望父母能给与他们安慰与支持。所以,父母是孩子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父母对孩子的尊重与认可,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与鼓励以及在父母的影响下所营造的家庭氛围都与孩子的健康心理密不可分。只有不断的提高对孩子健康心理的重视,才能更好的培育出有责任、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社会的建设者和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蒋玉华.如何在家庭教育中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J].家教世界·现代幼教,2020(10):51-52.

[2]罗同.当前幼儿教育中应注重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95.

[3]贾岚.家庭教育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林区教学,2019(5):119-120.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培养策略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