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时期郁林州升格直隶州问题考论

2021-11-25 12:34陆凤兰
广西地方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直隶北流林州

陆凤兰

(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32)

有的学者认为,清雍正年间广泛存在一个所谓的“直隶州政策”。目前,已有不少学者结合地方个案,对此开展过相关的讨论。①(日)真水康树:《雍正年间的直隶州政策》[J].《历史档案》1995年第3期;傅林祥:《清初直隶州的推广与行政层级的简化》[J].《历史档案》2010年第4期;林涓:《清代统县政区的改革——以直隶州为中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4期;林涓:《清代行政区划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韩志方:《雍正年间山东政区改革》[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张雅萍:《雍正、乾隆时期赣闽粤地区直隶州增置情况探析》[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刘晓晓:《直隶太仓州成立的影响分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朱文通、丁钰津:《清代直隶省府州建制嬗变探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明代广西梧州府领一州九县。清雍正三年(1725),郁林州及博白、北流、陆川、兴业四县从梧州府中析出,改设郁林直隶州。郁林升直隶州是广西政区沿革史上的一件大事,但学界对此关注度有所不足,现有研究成果仅散见于一些研究著作之中,迄今尚未有人对此进行专门性研究。②笔者在研读史料的过程中,发现提及郁林升直隶州的相关史料。本文主要以清代郁林州为研究对象开展个案分析,对其在清雍正时期升为直隶州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初步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雍正年间的直隶州设置热潮与清代广西政区变动的关系。

一、设立郁林直隶州的历史背景

郁林州位于广西东南部,与广东接壤,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复杂多样,多山区、河谷,云开大山、大容山等山脉绵延数百里,复杂的地形影响了陆路交通的发展。且博白、兴业、陆川等县更为偏远,地势不便。郁林州境内有北流江、南流江两大南北流向的河流。北流江是西江水系的支流,从梧州沿着西江水路进入北流江,可以到达北流县,此后经过两江之间的必经之路鬼门关到达郁林州,之后进入南流江出海,

2○雷坚:《广西建置沿革考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裘晓刚:《清代广西政区变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这是一条重要的出海大道。而陆川、兴业等县受地形影响,河流航运价值极小。《郁林州志》对郁林州地理位置的描述为:“南接雷、化,至于琼管;西接廉、钦,达于横山,为海道之蔽翼,桂林之藩篱也。”[1]

清初,基本沿袭明代的地方行政管理体系,在地方建制上实行复式的三、四级政区层次。郁林州及博白等四县隶属梧州府长达两百余年,至雍正年间,弊端日显,地方大员遂倡议将一州四县从梧州府析出,升为直隶州。乾隆《郁林州志》收录了《巡抚李绂请设直隶州疏》[2],其文如下:

题为酌分大府以清政务事。窃惟郡县建置,历朝沿革不同,皆因时制宜,务求有裨政治。臣伏见近日直隶、山西、山东、江南等处府属地方过于辽阔,知府势难兼顾,以致政事壅滞者,各督(臣)抚(臣)请设直隶州,分辖数县俱蒙。皇上允行,钦遵各在案。(臣)查广西所属梧州府属一州九县,界连广东,为梧州府治设在东偏,其西南至鬱林州已三百余里,而北流、博白、陆川、兴业又在鬱林州西,距府四五百里不等。四县俱在山僻,不通水路,交移舖递维艰,又俱界连广东高、廉二府,盐枭出没,故武职防守亦于鬱林另设参将,专辖此一州四县,不并隶于梧协。诚以地势有不便也。请将鬱林亦改为直隶州,专辖博、北、陆、兴四县,而附府之苍梧,与近府之藤、岑溪、容、怀集等县,仍归府辖,庶各可就近综理。至直隶斟酌人地及一切考成责任,应听部覆照原议直隶等处一例遵行。(臣)为因地制宜起见,谨具疏会题,可否?伏乞皇上睿鉴,敕部议覆施行。

我们从此奏疏中不难解读、归纳出郁林升为直隶州的原因。首先,治理难度的增加,是促使郁林升直隶州的直接原因。在明清时期,梧州的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一跃成为广西四大中心城市之一。[3]在经济繁荣的同时,当地人口在急剧地增长,相关事务也日益繁杂,地方官府的治理难度随之增加,其治理能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李绂认为,政区设置应该符合“有裨政治”的理念,而梧州一府辖一州九县,幅员辽阔,地方官势必难以兼顾,以致于政事壅滞,不利于地方的治理。故地广而事繁,应该就近综理。将郁林升为直隶州,使其具有更大的自主性,既能够较好地治理地方,又能更大程度地提高梧州府的行政效率。

其次,原梧州府对郁林等地控制力薄弱,是促使郁林升为直隶州的另一重要原因。梧州府治所在苍梧县(今广西梧州市区),总体上位于区域内偏东北的位置,远离区域几何中心,因此对于偏远州县的控制力是较为薄弱的。例如,怀集县为飞地,需要通过平乐府辖境方能与本部沟通,路途遥远,辗转不便,故官府对此地的控制力薄弱。又如,郁林州及四县偏在府内南部一隅,“四县俱在山僻,不通水路,交移铺递维艰”。

控制力的薄弱首先体现在距离上。苍梧县距离其西南方向的郁林州有三百余里,距离博白、陆川、兴业等县更远,为四五百里。据志书记载,“(陆川县)县治至郁林州九十里,北流一百里,梧州府四百二十里。”[4]“博白县至郁林州一百二十里,至梧州府五百二十里。”[5]“(兴业县)陆路由县城至郁林七十里,至北流县一百二十里。”[6]

控制力的薄弱还体现在交通方面。从梧州府治所到郁林州水陆交通需要经过苍梧县、藤县、容县、北流县、郁林州,路途较为遥远,其路线大致为:从梧州沿西江水道至藤县,后逆北流江而上,经过容县到北流县为终点。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绣江,在(北流)县东南。一名北流江,源出广东高州,流入府境,经北流县始通舟楫”。[7]北流江在北流县以下的河段才可以通舟楫,北流县以上河段流经山区,不利于航行。从北流县开始改乘车马走陆路向西南行,经过鬼门关到达郁林州,后进入南流江可以抵达博白县。鬼门关是北流到郁林州的必经之路,“天门关在县西十里,高崖邃谷,路经其中”。[8]“天门山在城东三十五里。案:天门山双峰屹峙,路经其中,过此则北流县境也。一名鬼门关。唐十道志曰:鬼门关在北流县西三十里,两石相对,状若关形,阔三十余丈。昔马援征林邑经此,立碑,石碣尚存。昔时趋交阯,皆由此关。至南尤多瘴疠,去者罕得生还,故谚曰:鬼门关,十人去九不还。”[9]天门关也称鬼门关,取县志的说法,鬼门关应当是在县西十里。鬼门关两侧高崖邃谷,有道路经其中,但路途凶险,往南多瘴疠,故有“十人去九不还”的谚语,这是郁林州交通道路上的一大难题。郁林州多山区,水陆交通受到很大的限制。据《北流县志》记载:“北邑之山以大容山为最大,自郁浔梧郡,南及高雷罗琼等,环数千里,内凡都峤、白石、勾漏、高凉各名山奉为鼻祖……其余山则由容及藤,绵亘数百里,此容山之东支也。……至蒙山,特抽一条转而东向,名黄岭山,出作县治,为容山中支。其自金枝岭下分而左者,为勾漏诸山。居县东,偏分而左者,为歇马岭。天门山居县西偏,两山相对,俨若旗枪,共为掩护,县治特建于其间。”[10]

方志所记载的大容山“自郁浔梧郡,南及高雷罗琼等,环数千里”“其余山则由容及藤,绵亘数百里”,绵延的山脉影响了道路的发展。公文政令的传递主要以官路为主,在陆路崎岖且有些道路并无驿铺的情况下,更多的依靠水路传送,而“四县俱在山僻,不通水路,交移舖递维艰”,水陆交通均有不便。如位于东南端的陆川县,主要是丘陵地貌,驿道较少,驿站亦少。河流由于坡度较大,水流湍急,难以行船,水陆交通均不便利。兴业县内交通状况受地形影响也是如此。梧州府治所距离郁林州遥远,加之交通不便,传达政令困难,容易造成政事壅滞、管理困难,导致郁林州一州四县的行政管理效率降低。

第三,地方治安的混乱是导致郁林设为直隶州的重要因素。盐枭是影响地方治安的主要势力。郁林州与广东的高州、廉州接壤,经常有盐枭出没,“西省界多毗连,如廉州所属之白石等场,其私盐往往有水路并运,由博白县之沙河司及郁林州之船埠、横州之平塘等处偷越来西,梧厂相距窎远,势难兼顾。应如该抚所奏分饬各州县,凡有通道东省之私盐,处所履勘明確,绘图禀报,由省城另派委员,择要分设巡厂,以便稽查”。[11]

盐枭在两广交界处贩运私盐,给当地治安带来严重的问题,而且因为山区地形复杂,缉私难度大。而梧州府相距甚远,难以兼顾,政令传达与人员派遣均不便,又在客观上阻碍了地方官府对于盐枭势力的管控。

为了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管理,因而需要在武职防守方面另设参将专辖郁林州一州四县,不隶属于梧州府。早在明朝时期,已有官员意识到驻兵于郁林州一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据《苍梧总督军门志》记载:“容县守御千户所,在容县西北。洪武二十三年设。调桂林中卫左所副千户龚实掌所事务,官三员,旗军二百一十九名。”“郁林守御千户所,在郁林州东,洪武三年设。调桂林中卫百户刘备、郭福守备。十九年调桂林右卫右所千户费忠掌所事务,官四员,旗军一百四十三名。”上述两个千户所初始的规模较小,设立之初官兵数量较少。其中,容县守御千户所的设立颇有研究的价值。崇祯年间的《梧州府志》记载:“(洪武)二十三年,设容县守御千户所。时寇扰邑民,牛文显赴阙奏调广西桂林中卫左所官军驻容县守御。”笔者据此可以推测,当时广西梧州府地区的社会治安还不是特别好,仍然有大量的寇盗出没。其次,容县的百姓极其需要驻军帮助维护地方治安。这反映了明朝时期梧州府以容县为代表的地区面临着寇盗的侵扰,这一时期军事布防体系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维护与稳定社会治安,维护明王朝的统治。

明万历八年(1580),开始设置兵巡道驻于梧州,后来巡抚吴文华上疏请移兵备驻于郁林州。[12]万历十一年,又增设郁林和陆川县营兵,“以郁林、陆川与广东石城、化州、信宜接界,盗贼越境流劫,兵巡佥事来经济,议郁林增设左右中三营;陆川增设南北二营,每营兵百名。”[13]因为郁林州与广东石城、化州、信宜交界处有盗贼越境流劫,所以在郁林、陆川增设兵力治理盗贼,加强地方治安。

基于梧州府距离郁林州较远,管控不便;北流、陆川、博白、兴业“四县俱在山僻,不通水路,交移铺递维艰”;加之受盐枭侵扰这三个原因,地方官员在处理政务上存在不便,可导致政务壅滞,因而在雍正三年(1725)将郁林州升为郁林直隶州,管辖郁林一州及北流、陆川、博白、兴业四县。这一决策的实行,对于清政府对广西东南部地区的统治与管理有重要的意义。

二、郁林直隶州设立后的影响

李绂提出将偏远的郁林州升为直隶州后,其影响是显著的。郁林州升为直隶州后,基本解决了广西梧州府辖区过于辽阔的而管理有所不逮的问题。于梧州府而言,梧州府减少了一州四县,可以将管理重心更多地回到其附近县级政区,在管理和政事处理上也更为便利,减少了事务,方便管理。

郁林州升格为直隶州后,对于郁林州本身也是极为有利的。例如,在学政方面的自主性加大。自从雍正三年(1725)将郁林州改为直隶州后,郁林州学子得以在当地考试。乾隆元年(1736),拨梧州府部分学额归郁林州,增加文童生入学五名、武童生入学三名。乾隆二年,增加文童生入学七名、武童生入学七名。[14]据《郁林州志》记载:

雍正三年间郁林改为直隶州,兼辖博白、北流、陆川、兴业四县。郁林文童额止二十名,较梧属之苍梧、怀集等县卷数犹多。陆川、兴业二县文童额止八名,较梧属之容、岑二县卷数犹多,而容、岑有府学可拨,郁林州及陆、兴二县既无拨学之例,应量为拨加,应将梧州府学文童二十名额内酌减五名,拨归直隶郁林州属。该学政于按试时统于该州,并所属文童各卷内一体较阅,凭文定数,取进仍照定例,如无佳文,宁缺无滥。其武童于梧州府学额内酌减三名,拨归直隶州属。该学政于按试时统于该州并所属各武童内考选文理精通、技勇可观者酌量取进。今郁林考试文童凡一千五六百人,入学二十名之外,或增拨二三名不等,较他县为多云。[15]

在郁林州归属梧州府管辖时,本州学子需要赴梧州府考试,而郁林州距离梧州府较为遥远,考生因路途遥远耽误更多时间。并且地区的落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导致教育的落后,也不利于郁林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升为直隶州之后,学政自主性扩大,得以自主考试,考试的公平性在本州内决断,“该学政于按试时统于该州并所属文童各卷内一体较阅,凭文定数,取进仍照定例,如无佳文,宁缺无滥。”增加郁林州学额,有利于选拔人才,推动科举文教事业的发展。郁林升为直隶州后,其行政效率显著提高,更方便因地制宜的管理,能够更好地加强对于地方的治理。因而对郁林州的调整实则是适应国家治理地方的需要,也确实达到了效果,无论是在哪一个方面都比此前要有所进步与发展。

通过本文的分析,清代雍正时期,在桂东南地区设置直隶州最主要的原因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即增强自主性,提高行政效率,降低治理成本,安定秩序。郁林州特殊的区位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导致清王朝对当地的控制有所不逮。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建制未必适合新的形势,有必要适时做出调整。因而将郁林州升为直隶州并管辖博白等四县。由此可见,行政建制变动既要考虑地方的实际,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因地制宜。

猜你喜欢
直隶北流林州
林白的北流书写及其价值
清代直隶铸钱史
李光地治理直隶水患始末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研究
北流河故事
迷情大丽花
24小时便利店已打烊
迷情大丽花
直隶、山东交界地带的八卦教研究
清代直隶旗地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