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学理探索

2021-11-25 22:50窦可昀周露露
现代交际 2021年8期
关键词:外语思政课程

窦可昀 周露露

(德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山东 德州 253023)

近几年,全国高校逐渐涌起一股探讨“课程思政”建设的热潮。很多高校把“课程思政”纳入本校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建设中,希望通过“课程思政”建设摆脱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孤岛”困境,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之间实际存在的“两张皮”现象。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很多论证和实践探索都是就课论事,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和系统的建设方案;在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中存在与现有思政课程界限不清、一哄而上的形式主义和功利化作风。因此,我们在对“课程思政”做研究的同时,有必要对其概念内涵和学理基础做相应的梳理,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和专业特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优化课程,增强“课程思政”的效果,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方案。

一、“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和课程政策的关系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也指出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相互关系。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包含“课程”和“思政”两个词语,从字面上看仅仅是相互调换了位置。但思政课程实际上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简称,思政课程中“课程”是中心词,“思政”是修饰语,即其主要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和实践课程等形式。[1]“课程思政”其中心词是“思政”,“课程”是修饰语。课程是指以课堂为渠道、以教材为载体的知识(理论)传递程序或进程,是社会实践活动之一。高校里所说的“课程”应该包括高校的所有课程,既包括理论课程,又包括实践课程;既有显性课程,又有隐性课程。而“课程思政”里的“思政”从实际理解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由此得出“课程思政”是指依托或借助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等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可以总结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思政课程与高校其他专业课程和教育活动(包括隐性和显性的)都是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实践活动。其中思政课程所代表的是这一教育实践活动的主渠道,是理论依托,而高校其他课程应与主渠道在思想上一致,与理论课程一道完成“课程思政”主旨下的教育实践任务。因此“课程思政”不是课程名称,而是对借助课程施行的教育活动更高层次的价值引导,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制定课程政策的方针策略。

既然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我们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更应该注重上层课程设计,注重发挥教师主体意识,通过课程政策引导本学科内化“思政”理念于教学中,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课程政策包括作为意图指标的政策(表现为教育部门上层的计划课程)和作为行动的课程政策(表现为学校下级层面的实际课程行动)。[2]目前高校所进行的“课程思政”方面的探索应属于行动的课程政策层面的研究。

现阶段高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设计时着眼点多,重视细节设计,对于“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理解,集中于“深挖各门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政元素”[3]。这种研究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涉及具体学科和课程,有些研究设计未免牵强附会,流于形式。

二、外语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现状

外语学科作为中国高校人文学科教育的一部分,一直以来担负着引领中国大学生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和正确看待世界的教育任务,因此外语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对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意义不可低估。目前中国高校在外语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1.外语“课程思政”资料库建设

这部分建设内容大致包括三个外语“思政”模块,即“中国文化”“中国道路”和“中国外交”。之所以强调“中国”内容,是源于外语学科多年来只注重外来文化、价值观和语言文化的输入及外语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中国文化、中国观念的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当今的外语教育还应负起新的使命,即赋予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建设外语课程思政库可以帮助学生储备好“中国元素”的外文知识,培养未来的“民间大使”用流利的外语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介绍当代中国在经济、文化中取得的进步与成就。

2.外语“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

示范课程建设既起探索作用,又起引领作用。鉴于各个学科“课程思政”建设仍在探索中,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会有许多实际问题亟待待澄清与解决,因此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一般思路是先建几门“示范”课程,再由点到面,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便形成成熟完备的“课程思政”课程体系。

3.外语“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

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最终成果应是在示范课程的基础上,形成一套符合本地区本学校实际的较成熟的外语“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该体系应涵盖多语种各专业方向,并依、据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关思政教育元素,如用外文讲好“中国故事”讲清“中国道路”等,最后形成每门课程比较系统的教学指南和指导性教学方案。这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需要各语种所有外语专业教师的积极参与、总结实践教学的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达到目标。

4.外语“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成功与否与教师是否积极参与息息相关。建成一支具有较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意识、有较高外语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对成功建成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各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对如何培养师资的政治觉悟,提升教师对国家方针政策的正确把握,注重教师个人师德修养及提高外语业务水平等工作做了相关规划。具体措施如定期组织专业课教师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协同备课,交流教学经验,形成知识互补,开拓教学思路。定期举办“课程思政”普及讲座,就如何在专业课程中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包括“中国元素”“中国智慧”“中国道路”等进行讨论。另外,鼓励外语教师大胆尝试,运用理论知识做指导,探索多种“课程思政”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结合实践总结经验,逐步提高“思政”水平。

除了上述四个方面,各个学校还有更多的有益探索,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总之,“课程思政”建设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逐渐完善,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当前形势,运用本专业已经成熟的理论指导“思政”教学实践的开展。

三、以立德树人为学理基础的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了“九个坚持”,为新时代中国的教育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中要求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将价值引领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树立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

外语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思政”的育人格局下,高校外语专业应该首先将立德树人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指导,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上始终坚持以德育为根本开展教学相关活动。

以笔者所从事的高校俄语专业教学实践为例,在俄语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中,应做到如下三点:

1.将“立德”与外语教学内容相结合

语言、文学、文化知识的传授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融、互相促进的,语言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是集语言、文学和文化知识为一体的人文素养培育过程。高校外语专业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属性,决定了外语教学内容不仅要教授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习这门语言所蕴含的独特文化、民族精神以及运用外语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与技巧。而这种传播能力与技巧的形成要立足于国际视野,要有家国情怀,要建立在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之上。这就需要教师在外语课堂教学设计中根据所讲授内容灵活地将知识传授与德育结合起来,在讲课过程中通过文化对比、言语替换、情境代入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播能力。如在讲授作文课《健康的身体赋予健康的精神》时,教师结合当时全国上下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内容,要求学生在中华网和人民网俄文版网站上查找资料,并从自己及身边的人和事中挖掘写作素材,然后以“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培养良好卫生习惯、遵守国家防疫规定”等几个主题词为线索,将俄文写作任务与遵纪守规、提高素质和培养个人良好生活习惯相结合,在提高学生俄语写作能力的同时也进行了一场生动的德育教育。

2.将“立德”与外语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育部教指委202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中提出,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将任务式、启发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结合使用,在育人方面应促进学生全面与个性的发展。[4]20在外语教学中如何结合所授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育人”融入教学过程中,应该是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一环。在这方面,我校俄语专业做了有益的探索,如在讲授二年级基础俄语精读课文《俄罗斯的高等教育》时,教师首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课前上网了解中国的高等教育状况,并根据要求准备一些数据,在课上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课文中描述俄罗斯高等教育句式里的词语,用中国高教的数据替换,这样学生现学现用,既掌握了地道的俄文表达句式,又可以将自己找到的有关中国的内容套用到语言交流中。在将替换的句子组成一篇标准的用俄语介绍中国高等教育的文章时,学生们明显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也大大增加了,甚至在学习下一篇介绍俄罗斯著名高校的课文时,积极搜集材料,主动将有关中国高校尤其是本校的内容代入俄语课文中,形成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良性循环。在课后的讨论环节,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中俄高等教育对比的议题,学生们有深度、有思想、有技巧地用俄语完成了讨论的话题。

3.将“立德”与外语专业的培养目标相结合

外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的复合型专业型人才。[4]9因此,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占第一位,而综合素质应体现在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使命感,有责任心,有科学素养,有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学风、端正的学习态度与诚实的品质。如在完成教师要求的课外任务和作业时,有学生偷懒,照抄参考答案,不求甚解,这时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询问学生是否理解了参考答案的内容,教育学生应诚实认真地对待每一项任务,而不是投机取巧蒙蔽教师,这样最终会坑害自己。“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教师在讲授语言知识的同时牢记“树人”这一根本,以身示范,以德服人,培养能力与素养、情怀与格局兼备的外语人才。

四、结语

人文学科注重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注重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人文学科“人文”性的体现。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应将外语教育的“人文”性与思政的“育人”目的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全员育人理念,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课程思政”理念。外语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身为范,坚持立德树人,将德育为先作为课程建设理念,从职业道德的培育入手,强调科学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相互协作精神,高尚的科学情操,并始终保持探索新知的动力,将专业知识应用于为民造福、国家建设中,而不仅仅是为一己谋私利。

“课程思政”将立德树人视为教育基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新时代党对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新改革、新方向,它从根本上回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学理问题。

猜你喜欢
外语思政课程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山教你学外语